金黄熊猫树在福建南亚热带引种适应性试验研究

2020-04-27 06:13陈国彪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2期
关键词:仙游寒流生长量

陈国彪

(福建省龙海九龙岭国有林场,福建 漳州 363112)

金黄熊猫树(Xanthostemonchrysanthus(F.Muell.) Benth.)又名金蒲桃,别名澳洲黄花树,系桃金娘科蒲桃属常绿小乔木,是澳洲特有的代表性植物之一,为昆士兰州凯恩斯市(Cairns)市树[1-2]。其树形优美,木质坚硬,花为金黄色,花色、花形独特,开花时其鲜黄色的花朵聚生在枝条的顶端,近观如绒球,远看仿佛一个个憨态可掬的熊猫脸,故称为“金黄熊猫”。适宜作园景树木、行道树以及房前屋后等非规划林地造林,幼株可盆栽,具有较高的绿化景观和经济开发价值[3]。金黄熊猫树为热带植物,性喜光照充足、温湿的环境,目前在国内引种的范围有限,仅在广东、福建等少部分地区有栽种,尚未大面积推广种植[4-7]。本项目在少量试种基础上,于2017年在福建的漳州、莆田等南亚热带气候区同时开展引种试验,目前有关金黄熊猫的引种适应性方面,仅见该树种在深圳以及本项目引种在福建莆田的基本情况的简单介绍[5-6]。文中对金黄熊猫树在福建南亚热带气候区引种的适应性、抗逆性进行分析评价,为金黄熊猫树的引种栽培与种质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同时设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九龙岭国有林场北径工区2-5小班(117°37′~117°45′E,24°20′~24°25′N)、莆田市仙游溪口国有林场场部工区21-16小班(118°34′E,25°40′N)和莆田市仙游大济镇虎垄村(118°37′44″E,25°25′49″N)。3个试验地的气候及立地条件见表1。

表1 试验点气候及立地基本情况

其中龙海九龙岭国有林场试验地小班面积12 hm2,试验面积1.67 hm2,试验地为桉树采伐迹地,林下植被主要有芒萁骨(Dicranopterislinearis)、乌毛蕨(BlechnumorientaleLinn.)、华南鳞盖蕨(MicrolepiahanceiPrantl)、悬勾子(RubuscorchorifoliusL.f.)、野牡丹 (MelastomacandidumD.Don)、葛藤(Puerarialobata(Willd.)Ohwi)等;仙游溪口国有林场试验面积0.67 hm2,试验地为桉树采伐迹地,林下植被主要有芒萁骨、小刚竹(PhyllostachysbambusoidesSieb.et Zucc)、五节芒(Miscanthusfloridulus(Labill) Wano)等;仙游大济镇虎垄村试验面积2 hm2,试验地为四边环山的山垄田农用地(周边山地海拔450~530 m,试验地海拔148 m),种植过水稻、花生、地瓜等农作物。3个试验地的地理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土壤均为花岗岩发育的红壤。

2 材料与方法

2.1 种质材料及试验设计

试验材料为广东深圳早期引种的20 a生大树采收的种子(原产地澳洲的具体情况难以考究,本试验属二次引种),造林苗木为莆田市仙游县满光花木苗圃专业合作社繁育的1 a生实生容器苗,苗高40~50 cm,地径0.3~0.4 cm。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按地形走势和坡位设置3个重复。

2.2 营造与管护

2017年春季试验地经清杂后块状整地并挖明穴,穴规格为50 cm×40 cm×30 cm,造林前每穴施钙镁磷肥150 g作为基肥。漳州九龙岭国有林场和莆田市仙游溪口国有林场的造林密度为 2 250株/hm2(株行距2.0 m×2.2 m),莆田市仙游大济镇虎垄村是租赁的农用地,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种植密度较大,为 10 000 株/hm2(株行距1.0 m×1.0 m)。3个点的管护措施一样,造林后幼树期每年5月和11月各全面锄草抚育1次并每年(连续3年)5月结合抚育进行追肥1次,每株追施48%的NPK复合肥100 g。仙游大济镇虎垄村试验林于2018年1月受冻全枯死,2018年3月采用全切干恢复补救措施,并在萌芽2个月后的5月去萌芽条(每树桩保留1株)并培土施肥,施肥与其它试验点一样,即施48%的NPK复合肥100 g。

2.3 数据调查与处理

引种后每年调查存活率、树高、地径(胸径)、冠幅等生长指标,观察记载物候特征,以及对不良气候如台风、低温寒流、高温、病虫害的反应情况,并收集自然灾害气候资料。其中寒害情况分析,参照国家林木寒害分级标准(表2)。在调查中,每个试验点设置20 m×20 m的临时样地各1个,对照桉树冻害分级标准逐株调查评定冻害级并统计平均受冻级代表值[8-9]。

表2 寒害等级参考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金黄熊猫树引种适应性分析

引种过程中,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对逆境的适应性以及开花物候特性可以反映出该物种对引种环境的适应程度及遗传差异[9]。成活率和保存率调查表明,3个试验点造林当年的保存率均较高,达96%以上,2 a生时的保存率也达95%以上。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点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没有差异。虽然仙游大济镇虎垄村试验林2018年1月受冻全切干后萌芽,但保存率也在95%以上。说明金黄熊猫树的适应性较强,种植容易且萌芽力很强。

在速生性方面,种植当年整体平均树高、地径、冠幅分别达0.73~0.88 m、1.16~1.46 cm和0.81~0.93 m。随后,受种植当年冬春(2018年1月)连续长时间低温霜冻的影响,因为试验地四面环山,寒流沉积造成仙游大济镇虎垄村试验林全部冻枯至基部,其它2个试验点的受冻很轻微而生长没有受太大影响。2 a生时除仙游大济镇虎垄村点外,轻微或未受霜冻的林分树高、胸径、冠幅分别可达1.96~2.32 m、2.52~3.12 cm和1.04~1.06 m,且大约有50%的植株开始进入开花结实期,即在未受冻或轻微受冻的情况下,种植2 a(含苗期3 a生)即可正常开花结实。对3个试验点1 a生的生长量进行多重比较与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结果表明,种植当年,3个地点的树高达显著差异,而地径、冠幅生长量没有差异,漳州和仙游山地种植的树高生长量显著高于仙游虎垄村农用平地。金黄熊猫树与桉树一样同属于桃金娘科喜光喜热的树种,虽然虎垄村农用平地的土壤肥力(Ⅱ类地)高于其它2个试验地(Ⅲ类地),但是其试验地四周环山,光照时间较短,由此其树高生长量低于其它2个试验点。2 a生时漳州九龙岭国有林场与仙游溪口国有林场间的树高、胸径、冠幅经成对双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地间的生长没有差异(t树高=3.650 6,

表3 各试验点金黄熊猫树幼树生长情况

注:1 a生的数据为冻害前调查(仙游调查时间为2017年12月28日,漳州调查时间为2018年3月15日);虎垄村2 a生的数据为2018年1月受冻全切干后萌芽的,实际为1 a生。

表4 不同试验点金黄熊猫1 a生幼树生长量方差分析

注:F(2,4)0.05/0.01=6.94/18.00

t地径=3.107,t冠幅=0.283,df=2,T0.05/0.01=4.302 7/9.924 8)。因为漳州龙海和仙游溪口林场的林地气候、立地等生境条件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相当,因此2地的生长量没有差异。

总体上,金黄熊猫树可以适应福建南亚热带地区气候环境,其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生长迅速,幼树的生长速度与该树种在深圳种植的生长量相当[6],尤其在低海拔(300 m以下)山地不受冻或轻微受冻的情况下,其速生性较为明显。此外,金黄熊猫树在福建莆田、漳州等南亚热带气候区引种,种植2 a,即3 a生即可正常开花结实,花期从9月初到12月底持续3个月,相比在广东、深圳提前3个月开花[6](华南地区温度高、热量足,营养生长持续时间更长)。

3.2 金黄熊猫树引种抗逆性分析

在福建南亚热带区域,限制热带树种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夏季台风和冬春低温寒流危害。从抗风性看,2017年种植以来,经历了2017年2号台风“苗柏”(登陆深圳)、7号“洛克”(登陆香港)、9号“纳沙”(登陆台湾宜兰、福建福清)、10号“海棠”(登陆福建福清)和13号台风“天鸽”(登陆广东珠海),2018年8号台风“玛莉亚”( 在福建连江沿海登陆)、26号超强台风“玉兔”(在广东登陆)以及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在温州苍南一带登陆)等多次台风袭击,尤其是在福建登陆的2017年9号“纳沙”、10号“海棠”、2018年8号台风“玛莉亚”及周边省区登陆的2018年26号超强台风“玉兔”以及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的袭击。台风登陆期间,3个试验地的风力在10级以上,阵风12级以上,周边的桉树、杉木、马尾松等出现严重的风害现象,而金黄熊猫试验林均未出现风折、倒伏问题,说明金黄熊猫树有很强的抗风性,这与其根系发达、树干粗壮、枝条柔韧的特性有关。此外,种植以来,3地的试验林均未发现病虫危害及旱害现象,说明其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也较强。

在耐寒性方面,福建每年的低温寒流基本出现在冬春季节,即阳历的12月25日至翌年1月25日。2017年冬至2018年早春福建出现了寒流低温天气,3个试验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极端低温寒流,其中漳州九龙岭国有林场和仙游溪口国有林场的试验地出现-1.5℃,经调查有20%~25%的林木顶梢受冻约5~10 cm,受害平均等级达0.5级。而在仙游大济镇虎垄村,由于地形因素,四面环山,造成寒流沉积,试验地出现5 h以上-2.5℃的低温霜冻,试验林全部受冻枯死,后采取全截干萌芽。2 a生时,仙游大济镇虎垄村在-1.0℃低温下,有12%的植株顶梢嫩叶少量受冻变黄、叶尖萎卷,平均受害等级0.15。其它2个点的试验林没有冻害,生长正常(表5)。

表5 不同试验点金黄熊猫的寒害情况

注:2017年的寒流指2017年12月25日—2018年1月25日间的低温霜冻;2018年的寒流指2018年12月25日—2019年1月25日间的低温霜冻。

综合这2年的冻害及金黄熊猫树恢复生长情况调查看,其幼树可耐-1.5℃的低温,即在不低于-1.5℃的情况,不会受冻或仅轻微受冻而不影响生长,适合在福建南亚热带气候区海拔300 m以下、极端低温不低于-1.5℃的区域种植,但在山谷、低洼等有寒流沉积的地段不宜种植。

4 结论与讨论

1)金黄熊猫树在福建南亚热带气候区引种适应性强、种植容易且萌芽力很强,生长较快,在Ⅲ类以上立地质量等级下,当年平均树高、地径、冠幅分别达0.73~0.88 m、1.16~1.46 cm和0.81~0.93 m。在没有受冻或轻微受冻的情况下,2 a生树高、地径、冠幅分别可达1.96~2.32 m、2.52~3.12 cm和1.04~1.06 m,幼树的生长速度与该树种在深圳种植的生长量相当,而且3 a生即可正常开花结实,花期从9月初到12月底持续3个月,相比在广东、深圳提前3个月开花。

2)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金黄熊猫树具有较强的抗风性、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但耐寒性有限。幼树可耐-1.5℃的低温,即在不低于 -1.5℃的情况,不会受冻或仅轻微受冻而不影响生长,该树种适合在福建南亚热带气候区极端低温不低于 -1.5℃、海拔300 m以下的地段种植,但不宜在山谷、低洼等有寒流沉积的地段种植。

3)由于试验时间尚短,关于该树种适应性与立地、气候间的互作效应、稳定性、开花结实特性以及抗逆性的生理机制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仙游寒流生长量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谁言寒流衬暖阳都说暖风驱寒冬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仙游百松村劲摇“清风”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研究
法律服务新窗口群众诉求好帮手——仙游度尾镇成立全市首家村级司法室
贡茶第一寨仙游伍家台
寒流来了,父母如何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