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省级森林县城建设总体思路研究

2020-04-27 06:13余志飞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姚县绿化公园

余志飞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趋提高,从森林中走出的人类开始意识到城市与森林共存才是人类最宜居的场所,“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城市森林使人们在精神感受、知识获取、美学体验、主观映象、消遣娱乐等方面得到非物质享受[1],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竞争力,人们在森林城市里找到宜居、宜业的归属感。世界城市发展大致要经历生态迁居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生态文化城市等几个阶段,生态文化高度发达代表了城市生态建设的高端,森林城市是其中必须经历的阶段[2]。

1 背景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并入国家“五位一体”的发展总布局,建设森林城市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4年,国家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建设森林城市,“云南省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森林城市建设列为主要建设内容,至2019年已成功创建昆明、普洱、临沧、楚雄、曲靖、景洪6个“国家森林城市”。

云南省委、省政府先后提出建设森林云南、建成全国最美丽省份的战略目标,无疑森林城市将承载着城市生态及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2014年,云南省林业厅启动了“省级森林城市”评定,目前已成功创建凤庆、双柏等5个“省级森林县城”,2017年大姚县启动森林县城创建工作。

2 研究范围与内容

依据《云南省森林城市、县城、城镇申报与评选考核办法》要求,森林县城考核范围为行政区域的全部范围,因此,大姚县森林县城建设研究范围确定为县辖区全部国土范围。

依据《考核办法》指标分类,考核内容涉及森林网络、森林健康、林业经济、生态文化、森林管理等5个大类共37项。

3 研究区现状分析

3.1 有利条件

大姚县气候资源优良,适宜发展林业。境内气候属低纬度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温15.7℃,≥10℃活动积温4875℃,年均降雨量786.8 mm,年均相对湿度65%。大姚县林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全县林地面积 320 293.7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9.4%;有林地面积263 993.9 hm2,占林地面积的82.4%;森林覆盖率达67.0%。

大姚县经济林木总面积 142 440.8 hm2,林农人均经济林面积超过0.7 hm2,人均林业产值超过 5 000 元,且呈逐年持续增长趋势,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较高。区域内可挖掘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大姚县自西汉时期就有食盐开发,元、明、清时期盐业兴盛,中、西文化及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文化在大姚县相互交融积淀,现保存有唐代印度僧人始建的磬棰白塔,明朝始建的“石羊孔庙”及世界上最大的孔子铜像(1708年铸就)等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十八历、十月太阳历观象台遗址和彝族创世史诗《梅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彝剧》的诞生地。现已查明的旅游资源有7个种类129个景观,其中自然景观44个,人文景观85个,包括古迹建筑29个。2017年,大姚县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等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

3.2 不利条件

大姚县位于楚雄州北部,县城驻地金碧镇距州府楚雄市107km。从全省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布局看,大姚县处于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边缘化地带,交通区位处于劣势。

大姚县的森林质量、健康等级不高。全县纯林、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为67.1 m3/ hm2,均低于全国(89.8 m3/hm2)及全省 (94.8 m3/hm2)平均水平;针叶纯林面积占比高,云南松纯林面积 134 081.5 hm2,占乔木林总面积的54.3%,潜在的森林病虫害危害风险和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大姚县经济欠发达,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 645 565万元,人均GDP 3.3万元。县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深切割地貌分布广,占比达51.8%,县域的地形、地貌限制了社会农业经济发展,经济开发处于劣势。

3.3 达标情况分析

通过收集现状指标,并与省级森林县城评选考核办法评价指标体系逐项对比分析,结果达标29项,不达标8项(表1)。

4 建设总体思路及布局重点

4.1 建设总体思路

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竖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突出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建设原则。根据大姚县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积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优势以及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工程建设项目为抓手,从提增建成区绿地、城镇面山和乡村绿化美化,改善人居环境;加强交通干道两侧及面山、河道两岸绿化,增强防护功能和美化城乡连接扭带;加速推进生态旅游、林产基地、绿化苗木建设,促进经济惠民;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基础建设和名木古树保护投入,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投入,提升生态文化内涵,建成宜居、宜业、美丽大姚。

表1 达标情况分析

4.2 建设布局重点

从大姚县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特点、社会发展条件出发,建设方案以点、线、面协同推进,重点以“一城、二带、三圈、四河”建设构筑起大姚县生态安全体系,以发展 “四大”重点林产业促进林农增收,以“五园”为基础创建生态文化,引领大姚森林县城建设(图1)。

图1 大姚县森林县城建设重点布局示意Fig.1 Layout of forest county key construction in Dayao County

1)“一城”:包括县城和各乡(镇)所在地,重点开展建成区绿地系统建设和面山绿化美化,创建城镇宜居空间。并以“一核五小”为建设重点,“一核”即以县城所在地金碧镇为核心,“五小”即石羊、昙华、赵家店、桂花、湾碧等5个重点旅游小镇。

2)二带:南华—永仁、元谋—祥云2条主要过境交通干线经济带。沿交通线两侧营造护路林,开展面山森林生态景观和质量精准提升,增强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

3)三圈:远山区生态圈、半山与低山生产圈、城镇与乡村生活圈。生态圈重点实施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生产圈重点打造核桃、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四大产业,生活圈主要以村村四旁绿化美化为抓手,构筑立体生态体系。

4)四河:北部金沙江(含湾碧河)、西部渔泡江、南部蜻蛉河及东部龙街河4个水区主要河流,构建两岸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森林防护系统。

5)四大重点林产业:木本油料(核桃)、特色经济林(板栗、花椒、芒果等)、林下经济、森林湿地生态旅游。

6)五园:白塔公园、东塔公园、南塔山公园、老西山公园、永丰湖公园等5个森林、湿地公园。在公园建设的基础上,建成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5 建设重点思路

重点围绕不达标项开展建设内容规划,并紧扣县域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及行业发展规划,多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突出重心,精准发力[3]。

5.1 森林网络建设

5.1.1公园建设

进一步确立县城所在地的旅游发展核心地位,围绕近郊加大生态旅游休闲公园建设,公园建设类型定位准确,特色鲜明。

1)对南塔山、老西山2个公园开展提质改造:重点进行公园景观功能分区规划、分区造景,对现有森林开展抚育,分区补植季象分明的观叶、观花、观果景观树,全面提升森林景观质量,完善浏览步道、休息、公共卫生、游乐等设施。

2)扩建白塔公园:公园中有磬棰白塔和人民英雄纪念碑、革命先驱赵祚传烈士铜像,磬棰白塔是唐代印度僧人始建,具有较高的佛教文化研究价值,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白塔山下的白塔湖纳入公园整体规划建设,打造公园山水交相辉映的景观效果,增加景观丰富度,并对其中的柏树林抚育,补植景观树,增加文化走廊建设,增强其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3)新建东塔山公园:东塔山位于县城开发新区,东塔山公园建设是塑造新城区居住环境画龙点睛之作,东塔山和水体景观相得益彰,以现代园林理念打造山水相依的园林景观。

4)永丰湖湿地公园休闲景观提升:永丰湖地处县城北郊,水体面积1.2 km2,水质良好,湿地多样性丰富,吸引了多种水鸟和候鸟前来栖息,面山宽广,四周村庄稀疏分布,错落有致,田园风光别具一格。以建造人工湿地、人工小岛美化水景,在面山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多样性果园、特色景观小区,多层次渲染湖光山色景致,营造四季花果飘香,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建设休闲步道、栈道,方便游人散步休闲,将公园建成公众亲近自然,提升休闲品质,增强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场所。

5.1.2廊道绿化

交通、河道干线绿化与乡村振兴、旅游线路、经济带发展、面山绿化美化等建设相结合。以建成美丽公路为目标,在公路两侧种植乡土绿化树种,乔灌结合,合理配置色彩明快、季象分明景观树和花期各异的美化树,且通道建设不仅着眼公路两侧,同时开展两侧面山森林科学经营及景观质量提升,完成大通道绿化美化,并以省、县、乡道分级规划建设,重点建设南华—永仁、元谋—祥云2条主要过境交通干线。

强化河道干线两侧的绿化,以深根乡土乔木树种为主,多树种配置,加固河岸的防护功能。重点开展北部金沙江(含碧湾河)、西部渔泡江、南部蜻蛉河、东部龙街河4条重要河流两岸绿化。

5.1.3乡村绿化

城镇面山的绿化美化以面山绿化和森林景观改造相结合,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开展森林经营,改善森林健康状况,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景观质量等为主要手段,补植季象分明的观叶、观花、观果景观绿化树种,增强面山景观功能。结合县域旅游小镇建设规划,重点加强“一核五小”(即:金碧镇、石羊镇、昙华乡、赵家店乡、桂花镇、湾碧乡)6个乡镇的城镇面山绿化美化。

村庄绿化与乡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以村庄绿化带动林产品、林下经济、乡村旅游发展,并突出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4]。重点做好石羊村、永丰村、龙街村、六苴村等15个乡村旅游开发条件较好村庄绿化美化。

5.1.4建成区绿化

大姚县是“国家园林县城”,建成区绿化系统建设具备较高水平,在今后的建设中重点把握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与新区规划建设同步,同时开展老城区局部景观的提升,将建成区绿化美化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和品质,不断提升大姚县城的形象和魅力。

5.2 促进森林健康度

5.2.1推进绿化乡土树种使用率

使用绿化乡土树种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森林健康度,提高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降低建设成本。建设区绿化树种要求丰富度高,乔、灌、草配置模式多样,大量使用外来树种会存在较大风险,为此,提倡加大对绿化乡土树种的使用率。为便于指导树种选择的科学性,有效控制外来树种使用率,有必要对绿化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一般使用树种进行规范,树立黄连木、滇朴、滇润楠、桂花、香樟、天竺桂等一批传统乡土树种的绿化主体地位,扩建绿化苗木基地建设规模,加大传统乡土树种在本地的培育力度。

5.2.2加强森林保护力度

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对天保工程重点管护区15.2万 hm2森林的严格管护,继续实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不断推进生态公益林有效补偿机制,推进补偿标准合理递进和州县级公益林纳入补偿范围机制;加强森林防火及设施建设,提高森林防火管控能力;不断完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体系和机制,提升监测预报和防治水平;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古树名木保护,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循序渐进推进现代森林经营,大姚县可供增加林地的空间已非常小,且大姚县森林质量总体较低,应把提高森林质量当作一项重要长期的工作来抓,引入健康经营、目标树经营、恒续林经营等现代森林经营理念,从试点示范入手,探索一套适宜大姚县现有森林高质量经营的技术方法,并逐步向规模开展森林经营推进。

5.3 林业经济建设

5.3.1特色经济林

金沙江一带青花椒品质好,且市场价格逐年走高,在金沙江及支流沿线低海拔区适度加大花椒种植规模,壮大经济林基地;大力开展已建成经济林(以核桃为主)的提质增效,对低产核桃园采取高枝稼接改良品种,因地制宜,以建设水窑、架设滴灌设施等措施改善灌溉条件,适时开展修枝整形、松土除草、施肥及有害生物防治,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

5.3.2林下经济

重点抓好林蜂和林蓄养殖。养蜂是大姚传统产业,经济林面积大,林花资源丰富,宜加大养蜂产业的投入,并对森林、农业病虫害防治手段进行必要的控制,鼓励使用生物杀虫,给林蜂养殖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山羊和肉牛养殖也是大姚县传统产业之一,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随着经济林灌溉设施的改善,鼓励林农开展林下种草发展生态养殖,并推行圈养模式,改变传统放养习惯,有效减少牲畜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5.3.3森林生态旅游

围绕以县城为核心、多点开发的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大姚县森林生态旅游重点建设永丰湖湿地生态旅游景区、三潭瀑布大峡谷景区、昙华山—百草岭千里彝山森林公园、妙峰山佛教文化旅游区、石羊古镇森林公园等5个森林、湿地旅游景区。永丰湖湿地生态旅游突出水上游乐和田园旅游开发;三潭瀑布大峡谷景区突出瀑布、森林和丹霞地质景观,开发瀑布寻踪、峡谷溜索、峡谷攀岩、峡谷漂流等探险体验项目;昙华山—百草岭千里彝山森林公园突出森林风貌、自然奇异景观与彝乡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妙峰山德云寺始建于明朝末年,是滇中佛教圣地之一,是大姚古八景之一的“妙峰晚翠”,依托妙峰山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宗教文化基础,打造佛教文化旅游区;石羊古镇是云南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现存的文物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是著名的“滇国盐都,祭孔圣地”,儒家文化、盐文化、历史文化、彝族文化、佛教文化构成石羊古镇的特色旅游文化,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建设石羊古镇森林公园,增加古镇宜居度,助推古镇旅游业发展。

5.4 生态文化建设

借助白塔公园文化多样性,增加生态文化宣传展示基础设施,建成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并在各类公园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和提升科普标识、宣传标识系统;借助石羊古镇森林公园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历史上的石羊古镇因盐而兴,随着人口聚集和盐业工艺需要,大量消耗薪柴,导致周围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对石山区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通过公园森林植被恢复建设,警示人们在建设发展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彝族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中国核桃之乡”等为背景,采用影视、摄影、诗歌、书画等多种手段创作生态文化作品,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开展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社区示范建设,使生态文明思想走进千家万户;加大核桃、黄连木、马樱花、桂花作为候选县树县花的宣传工作,按程序完成县树县花议定工作,为保障县树县花在城市绿化美化中的地位,开展县树县花人工培育新技术及快速繁殖研究,切实发挥县树县花在县城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5.5 森林管理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林业科技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森林资源及各类保护地监测体系建设,提升监测水平,实现森林资源有效管理和合理开发,使各类保护地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强化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林业各项工作信息化水平;规范森林县城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制定有效推进创建工作的部门协作、资金融合及投入保障机制和高效的工作制度,促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6 结束语

大姚县森林县城建设思路研究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建设思路和内容体现生态建设与林业经济建设有机融合,并从点、线、面合理规划建设布局,突出建设重点,精准发力,以期高效提升县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综合效益的发挥,把大姚建成美丽、宜居、宜业的森林县城。

猜你喜欢
大姚县绿化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在公园里玩
大姚县总工会: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大姚县总工会:助推贫困户产业脱贫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