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慕课的《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2020-04-27 08:45张国帅
科技视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组态控制技术知识点

张国帅

摘 要

针对目前我校《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堂形式单调、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匮乏等現状提出了以慕课和微课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改革新途径,探索了一条针对上机操作、模拟仿真、实操比较多的课程课堂教学的途径,为电气专业其他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课堂教学;微课;慕课;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 F230-4;G43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06 . 16

0 引言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是一门仿真模拟与实训相结合的课程。课程以MCGS组态软件为基础,以图片、动画等演示手段为依托,构建出较为完善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组态软件进行编程仿真模拟,经PLC实现对输入的反馈和对输出的控制。

1 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内容以电脑仿真和实际操作为主,动手性强,可操作性强。以往教学中,有的老师将教学的侧重点更加偏向PLC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MCGS组态软件的编程能力和控制能力;有的老师侧重于将MCGS组态软件向工业靠拢,讲了很多工业中的应用,将组态软件控制技术上成了《工业网络控制》,偏离了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知识点重复,造成同一个知识点讲了很多遍的尴尬情况;有的老师照本宣科,将MCGS组态软件的理论知识讲的过多,忽视了仿真实操的课程特点,没有将MCGS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的本质有效的讲解出来,造成了虽然讲了很多东西,理论很扎实,但是还是不知道如何操作的尴尬情况。为有效改进《组态软件控制技术》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设计了基于慕课、微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式。

2 微课、慕课的优点及缺点

微课是将课程内容的核心知识点以8-10分钟的视频形式展现给同学[1],让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直接学到本堂课最重要的内容。其视频的拍摄方式比较多样化,既可以以新闻联播的形式录制,也可以通过制作flash动画、拍摄情景剧、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凭借其“高大上”的操作模式及“接地气”的演示风格,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发学生的思考[2]。

慕课虽然与微课的形式比较类似,但却有明显的不同[3]。微课是针对某一门课或者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将知识点制成视频,供学生学习。如果说微课是点的学习的话,慕课就是面的学习而慕课的应用面更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4]:

(1)知识面广。学生通过慕课的学习,不止可以学习某一门课,也可以学习这个专业的所有课程。这样学的就比较系统,很容易梳理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

(2)受众面广。慕课多是公开的发表在大型学习平台上,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国学生学习,如果说微课的学习人数可以达到几百、几千人的话,那么慕课的学习人数可以轻松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人。

但微课、慕课教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的局限性[5-6],比如:由于只是面对视频进行学习而缺少教学环节,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由于视频多是10分钟以内的,所以针对知识内容量比较大的大型知识点而言,难以利用仅有的10分钟进行详尽、全面的阐述,如果将大型知识点分解为多个小知识点,又存在知识点之间难以很好衔接的情况[7]。因此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利用微课、慕课的优点,克服缺点就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3 微课、慕课的应用实践

3.1 整体设计

为了最大化地利用微课、慕课的特点,弱化其缺点,采用超星学习平台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在整体设计上要求教师应该先对整本教材的教学大纲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以《组态软件控制技术》为例,在实践操作中会用到PLC和《工业网络控制》的知识,但是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的学习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作为一门模拟实践较多的“工具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不是利用一种方式(PLC)达到控制效果就好,而是可以通过组态软件不同的编程方式与PLC进行配合,以达到最优效果。

3.2 单元设计

在单元设计中,多利用微课、慕课的教学手段优势,吸引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自学的目的。教学环节可分为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下复习三个环节。

(1)课前预习环节。教师要依托教学大纲要求,做好剧本中铺垫环节与微课课程设计,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标准力求视频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同时关注学生在超星学习平台学习的情况,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思路。

(2)课堂讲授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可以做得很丰富,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融合教学的方式,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学习汇报、知识竞猜、翻转课堂、讲授等方式进行。通过设置问题、项目,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将视频中没有讲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扩充,将新、旧知识整合贯通,提升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下复习环节。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可以设置课后习题、课后读物等作业,也可通过直播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增进师生情感的同时也加深了学习效果。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课程的进度及教学方法。

4 结论

借助于微课、慕课手段,经过一学期《组态软件控制技术》课程的讲授,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思考、积极互动,在仿真和实操环节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期末考试中也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逐渐学会学习,会有意识自己找一些慕课、微课等平台主动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这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意义重大,有助于其在高竞争压力下的未来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中立足。

参考文献

[1]丁伟.教学改革动态初探—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为中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2).

[2]龚燕飞.高职院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18(12):63-64.

[3]赵珩君,夏兰,衡若愚.基于慕课的协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8):129-131.

[4]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5]徐连霞.我国高职院校慕课教学现状及问题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9(33):133.

[6]段宁.基于“慕课”思想对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9(19):127-129.

[7] 李慧慧,肖湘平,吴承春,等.MOOC建设的着力点和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以无机及分析化学MOOC建设与SPOC教学实践为例[J].化学教育,2018,39(16):5-8.

猜你喜欢
组态控制技术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基于PLC和组态的智能电动拧紧系统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关于G20 的知识点
PLC组态控制在水箱控制系统的应用
铸造行业三维组态软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