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全国预科学生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和解决方案探究

2020-04-27 08:45解全颖王礼祥
科技视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预科信息管理数据挖掘

解全颖 王礼祥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信息的管理工作需求,也已经由原来的“能管好”,向“高效率、低成本管好”的方向轉变。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可能,为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个人提供高效准确的数据,提高预科日常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信息共享、安全保密、兼容开放的目的,达到“一次查阅,预科全晓”的效果。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为研究原型,分析当前全国预科学生信息管理现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差异化现象”,针对当前面临最严峻的“差异化现象”,探究解决方案。

关键词

预科学生信息管理;差异化现象;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 G252;G258.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06 . 55

预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上级部门高度重视预科管理和发展。近年来,国家民委、教育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目标院校对于学生信息共享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了解学生在某一事项中的表现,而是希望通过一次查阅,就能了解一个学生在整个预科期间的所有表现。目前,为了收集整理得到完整、准确的数据,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过程中存在很多重复冗余的工作。这些数据一般包括:预科新生报到数据,在读学生基本数据,奖助学金评选及发放数据,全国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会考考生及成绩数据,直升成绩及排名数据,毕业生数据等。

1 全国预科学生信息管理现状分析

国内高校为了更高效地管理学生信息,开发或购买学生信息管理评价系统,其中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的成果较为突出,但仍不能达到“一次查阅,预科全晓”的目的和效果。我校学工网也能够管理预科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评奖评优信息,但基于预科教育学院的特殊性,现将当前全国预科学生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1.1 预科学生信息差异化现象严重

所谓预科学生信息的差异化现象是指,预科学生由于存在生源地域不同、学年制不同、报考院校不同、考试方式不同、学生结业成绩计算规则不同等问题,导致的信息管理人员必须区别处理的现象。这些区别于本科学生的数据信息被称之为“差异化数据”,这种现象称之为“差异化现象”。基于此,普通学生信息管理和评价体系不适用于预科阶段,差异化数据只能手动加工处理。

1.2 从信息管理人员层面看,各高校信息管理人员差异大

信息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将学生数据管理过程中的大量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日常交流信息,转换为结构化的表格数据。各高校管理人员在业务水平上,IT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不一,且过程中存在重复劳动、时效差、效率低等问题。

1.3 从现有处理技术层面看存在很多问题

1.3.1 信息化程度不高,处理信息量较大,信息查找过程烦琐

预科差异数据通常手动处理,通过办公软件将数据整理分类,但仍然存在一些非结构化数据无法在工作表里面直接体现,即使所有数据分类整理完成后,信息的查找过程也是很烦琐的。例如要查找某个学生的直升学校和专业,直升考试的成绩和名次,以及相对入学时的排名变化,就要查找三个表,每个表里面根据学号查找一次。

1.3.2 数据缺少规范性和统一性,数据挖掘难度大

各高校在处理数据时都有自己的一套习惯操作方法和数据结构,不利于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如有人习惯用高等数学、民族理论作为表头,而有人习惯用高数、民理这样的简称作为表头,虽然是同一件事情,但是计算机在处理这两个表格时,是要区别对待的。想要统筹处理两个高校的数据,则需要信息工作人员将两个表的表头字段统一。另外,数据结构的不确定性给信息管理带来了更多挑战。学生的证件照、违纪处分、参赛作品,参赛音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对于数据挖掘是很大的助力,但是由于不能被高效、智能化的管理,反而成为信息管理人员“乱七八糟文件”的主力军。

1.3.3 信息传输过程长、效率低

目前信息的传输过程实际上是要经过一层层的中间环节,所有的环节都联系着“信息管理专员”这个至关重要的角色。预指委领导想了解学校新生报到情况,需要给学院领导指示,学院领导指示信息管理专员将新生报到情况信息整理打印,经学院领导审核签字后传真给预指委领导。

2 全国预科学生信息管理方案探究

首先,各高校需要配备具有一定IT素质的信息专员,以提高人工操作部分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其次是管理部门通过对各高校民族预科单位进行大量调研,归纳整理预科学生信息管理需求,由专业团队负责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统一的标准。最后,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统筹。

2.1 顶层设计数据重构原则

顶层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对全国预科学生信息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统一的规划,设定建设和管理标准,重构学生数据格式。重构的数据需要具备以下性质。一、统筹性。由统一的管理部门(如教育部、预指委)牵头,由专门的研发团队负责,经过对全国范围内大部分高校预科部门进行大量周密的调研,归纳整理预科学生信息管理的需求。二、保密性。由于全国预科学生信息涉及个人信息、民族团结等众多敏感问题,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必须对数据保持高度的机密性。开发团队在使用技术手段保证平台免受黑客攻击的前提下,职能部门也要采取安保措施,避免网络入侵和泄密事件,保护高校和师生数据安全,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三、信息共享。这是实现全国预科学生信息管理方案的核心,实现信息共享,才能实现“一次查阅,预科全晓”的目的。四、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预科学生信息的管理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更多的要求,这要求我们的管理平台具备良好的扩展性。

2.2 统一数据管理云平台总体设计

对于统一的数据管理云平台,在此仅给出总体设计。管理和维护系统平台数据的人员有五种身份角色:系统管理员,各高校信息专员,辅导员,上级领导(各高校院校领导和教育部、国家民委的领导)。每类人员有自己的一份ID,密码,权限和昵称。根据不同的权限管理或查询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平台的E-R图如图1所示。各类角色人员处理事物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3 结论及后续工作

本文在分析全国预科学生信息管理现状的同时,第一次提出“差异化现象”这一概念。一个全国性质的预科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信息共享状况,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实现“一次查阅,预科全晓”的目标;统一规划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设计也可以为数据挖掘、智慧校园贡献力量。本文重在分析国内预科学生信息管理现状,虽就平台的功能给出了实体-属性图,也给出了系统流程图,但仍然较为笼统。在后续的工作中会对平台可行性给出分析,做出详细设计,并在数据挖掘算法方面做更多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解全颖.Web访问控制推理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0(05):729-734.

[2]李雪莹.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J].现代交际,2019(04):192-193.

[3]刘珊珊,尹光华.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J].才智,2018(32):120.

猜你喜欢
预科信息管理数据挖掘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跟踪导练(二)(6)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
新疆高校“后预科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基于GPGPU的离散数据挖掘研究
留学生预科教育的管理——以北京大学预科教育管理经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