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琵琶艺术的“流”与“行”

2020-04-28 01:17王思霄
剧影月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琵琶音乐艺术

■王思霄

历经千年沧桑的琵琶艺术在悠久的音乐长河中,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在中华乐坛中独树一帜,深受人们喜爱。从宫廷雅乐的坐部伎,到民间小巷的街头弹唱,从青楼酒肆的《昭君怨》《塞上曲》到边戎大漠的《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从江南闹市的《行街》《云庆》到冰封雪漫的《飞花点翠》《海青拿天鹅》,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日的一带一路,琵琶艺术“流”与“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并且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乃至不同地域国度的人们又用不同的手段为琵琶艺术的“流”与“行”推波助澜。

然而,由于传播方式的局限,千百年来,琵琶的“流”与“行”几乎都是基于人对人、点对点、面对面、点对面在固定的场所、恒定的时间内进行,以至于有很多精美的琵琶音乐只能是为少数人服务,或琵琶人自娱自乐、孤芳自赏,“养在闺中人未识”,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失淡忘。如曾经盛行一时的隋唐琵琶曲《泛龙舟》《倾杯乐》因无音响或谱例资料而成绝响。人们只能在诗词歌赋中感受它的“银瓶乍破水浆迸”了。直到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开启了音乐电子传播的序幕。琵琶的流行才和其它的音乐一样有了部分的改变。朱自清先生曾在他的《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一文中这样描述“一个人背了话匣子(即留声机)和唱片沿街叫卖,若要买,就喊他进屋里,让他开唱几片,照价给他铜子—唱完了,他仍旧将那话匣子等用蓝布包起,背了出门去”,而正是这些走街串巷的小生意人,却成为那个时代音乐流行的先锋与功臣。然而,这种传播流行方式仍属于小众的,时效差、速度慢、范围小、受众有限。到了21世纪,互联网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音乐的电子传播方式推向了成熟,琵琶艺术的“流”与“行”方式也随之有了迅速的改变,尤其是到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网络的新媒体时代,琵琶艺术传播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通过电脑、手机、电视机终端等推介或获取,这使得千年历史的琵琶艺术在当今瞬间可触、可摸、可听、可赏、可教、可学。

一、新媒体让琵琶艺术“流”得更通畅,“行”得更快捷

新媒体的出现,消解了传媒边界,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为琵琶艺术传播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人们可以不受国界时空的限制,随时发布并获得自己需要的与琵琶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利用手中的利器——手机,从一个“朋友圈”转到另一个“朋友圈”,还可以跟帖、评点、互动。优秀的青年琵琶演奏家赵聪在一带一路的“G20”晚会演出中,全球就有亿万观众同时欣赏了唯美动听的《春江花月夜》,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作曲家陈音的《山之舞》在网上发布后,有无数人跟帖、点赞,并被国家省级专业琵琶大赛作为必弹曲目,国乐大师方锦龙用他那神奇的五弦琵琶演奏的《忆江南》打动了无数国内外琵琶爱好者与演奏者。美籍华人琵琶演奏家教育家高虹定期在微信上发布她的即兴琵琶作品,吴蛮、刘桂莲、杨静等演奏家们分别从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地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她们的演奏实况。

以前一场琵琶的音乐会只能在音乐厅、剧场或某一固定场所举办,欣赏者一定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所才能听到音乐会。而今,人们可通过网络欣赏“空中琵琶音乐会”。“中原琵琶风”的主办者梁格非就曾先后邀请过国内一流琵琶大师们到他的网络“空中剧场”为全国琵琶人演奏,全国上百万听众在他创办的网上平台欣赏了吴玉霞、陈音、张强、樊薇、方锦龙、江洋等大师们的演奏风采。

由广东卫视携手山西卫视制作的大型原创中国经典民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以最开放的文化精神、宽松的音乐环境、精尖的科技手段、广泛的平民情结及独具魅力的民族乐器,给观众带来民乐文化熏陶和多元艺术享受,极大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该节目对琵琶艺术的“流”与“行”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广东卫视公布的收视数据,自开播以来就一直位居全国网、城市网等同时段文艺节目的前列,且后期基本保持一定的收视份额,2018 年3 月榜单位居第一,2018年5月被广电总局评为第一季度创新创优节目。“国乐大典”在每一期播出前,都会在网上发布各种相关信息,让节目“未成曲调先有情”,宣传先行,音乐爱好者们可以每天在微博、微信平台及各种网络媒体看到节目动态并可以即刻转载与乐友们分享。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国乐巅峰盛典”的最后一个节目,由获得竞演第一名的青年琵琶演奏家余斌与“国乐大典”发起者之一五弦琵琶大师方锦龙合奏的新编《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把“盛典”推向高潮。那激情飞扬,意境深长的演奏,穿越历史时空,一路鸣响,扣动人们的心弦。

在2020年哔哩哔哩网的新年跨年晚会上,方锦龙先生运用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方法,演奏并讲述着琵琶艺术生成发展的前世今生,引爆了百万粉丝的热情,线上观看演出的就有3.2万人次,线下点击转载接近百万人次。方先生还多次利用他的影响力在各类综艺节目中推广演示琵琶艺术,用他自己的话说“要通过当代的新媒体形式让国乐走进国人,走出国门。”

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追溯琵琶艺术“昨天的故事”。新媒体让人们可以从海量的信息中通过搜索功能获得一些极其难得的已故琵琶演奏家、作曲家与教育家的资料与作品。如琵琶泰斗林石城先生的演奏视频,李廷松、李光华等先生的一些代表作品,通过这些视频的观摩学习,人们可以观澜溯源,振业兴根。

二、新媒体让琵琶艺术“流”得更丰满,“行”得更立体

数字、网络、移动媒体的高度融合是新媒体依托的基础。移动终端是新媒体发展的趋势,而今已经可以向着可穿戴设备快速发展着,所以数字技术是各类新媒体生成发展的源泉。数字化使得琵琶艺术传播的内容与组合方式更加多样化,各类与琵琶艺术相关的网站建立与运用为琵琶的“流”与“行”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使琵琶艺术的传播更丰满更立体。

自1999年“九天”等第一批音乐网站成立后,中国数字音乐正式起航。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人们通过互联网为途径获取音乐的用户占比是97.6%。现如今,打开网络即可看到一批批与琵琶艺术相关的网站:中国琵琶网、金琵琶网、琵琶社网、中国民乐网、满瑞兴琵琶制作网、中国曲谱网、中乐图鉴网等。只要是注册会员,即可享受所有与琵琶相关的作品、演奏、教学、图像、制作等知识与信息。除此以外还有诸如弹拨吧、琵琶景观公众号、琵琶订阅号、微博、微信、QQ群、抖音等多种网络平台,精彩纷呈。今日琵琶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已到了“无往不胜、数可逢生”的喜人态势。

新媒体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也给琵琶艺术打开了一扇窗。由民族器乐学家沈正国先生创办的“中乐图鉴”网站,将古代遗存下的与琵琶相关的艺术图像,结合史料文献来互证有关琵琶学术研究中的问题。人们可以通过该网站看到琵琶千年发展历程。从横弹琵琶到竖弹琵琶、从波斯琵琶到敦煌琵琶、从曲项琵琶到直项琵琶、从四相十二品琵琶到六相二十四品琵琶。在“中乐图鉴”网站还可以看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正仓院:中国唐代五弦直项琵琶和四弦曲项琵琶,这是日本保存下来的中国琵琶文脉具有坐标性的历史遗存。这几张图让人们遗失的记忆再现。沈先生的中乐图鉴网开通时间不久,已有70多万人次浏览学习。

中国文字源于原始图像,造字术“六书”之首即“象形”。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极少的“图像加文字”并存互融而延绵至今的国家。沈先生用数字图像技术把“中乐图鉴”在网上办的如此成功,一方面宣传推介了琵琶,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当代新媒体数字技术的高度发达。

由中央电视台定期举办的“CCTV民族器乐大赛”是中华民乐之声高水准的一次集中展现。人们通过央视直播,多媒体转载等方式可以看到比赛的过程。大赛不仅普及了民族器乐,推出民族乐器新人新作,促进民族音乐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可以通过专家评委的点评获得当代琵琶艺术发展前行的概况及观众当下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

“唱吧”是一种免费音乐软件,具有自动混响和回声功能,支持音视频同步分享至微信朋友圈、QQ、微博。这一软件深得青年人的喜爱,很多琵琶演奏者与爱好者乐于在唱吧里,跟随里面的歌曲伴奏,弹奏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

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很多专业琵琶工作者挣脱了舞台与乐队的束缚,贴近生活走向大众。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能通过新媒体网络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还有一些琵琶人借助流行音乐元素来丰富琵琶语汇,使琵琶艺术更具时尚性。由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第二季播出的任嘉伦与方锦龙合作的流行音乐“琵琶行”嗨翻了整个央视大厅,网络播放量高达845 万次。把高雅音乐和流行音乐相结合,更加贴近时代潮流,通俗易懂的流行艺术更有利于音乐的“流”与“行”。

三、新媒体让琵琶艺术“流”得更多彩,“行”得更新美

新媒体曾经催生过很多网络创作歌手与乐手,新媒体同样也将琵琶艺术的音乐创作与音乐制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境地。首先,新媒体的海量资源,为琵琶作品创作打开了一座金矿。创作者可在这艺海中畅游拾贝,可以在金矿中挖掘淘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民间戏曲、地方音乐及爵士摇滚蓝调等不同类型音乐中的元素与琵琶语汇交融碰撞,必然产生多彩的艺术火花,激发出更新更美的创作灵感。今天的琵琶音乐创作已经走出小专业融入大文化之中了。其次,数字音乐门槛低,音乐制作不再神秘,制作者可以摆脱过去在制作过程中过多的依附形式,直接通过网络软件获得理想的音源,有的则是创作制作同步在网络上完成,如青年作曲家崔安强的琵琶协奏曲《长干行》就是在电脑上完成初创的。

“数字音乐及以数字格式储存、并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等各种有线或无线方式传播的音乐产品,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目前,国际上最著名的专业音乐视频平台VEVO 每月向全球4.15亿用户提供36 亿个/次音乐视频。‘云播放’的全新系统为用户提供了iTunes Match 服务只需要用户话费25 美元的年费就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访问自己的音乐库”。如此丰富多彩的数字音乐无疑给琵琶音乐的创作提供了无尽的宝藏。作曲家可以从数字音乐中“拟态优选”,丰富琵琶作品中的新音色新元素。“拟态是生物学的概念,一般都是弱者通过对强者的模仿或是对更适于生存的方式进行仿像以获得物种保护和生存进化的手段。这种因循适者生存的法则形成的‘拟态——生存’的行为生态,在大众文化的风格形成以及传播中能够产生类似的因效。”琵琶艺术要发展就应该扬长避短,博采众收,在保证原有特色的同时,通过在数字音海中拟态模仿创新创优。当下深受人们喜爱的《云想花想》《山之舞》《楼兰姑娘》《丝路飞天》等一批琵琶新作品正是新媒体语境中极为出色的优秀佳作。“创新性是作曲家的追求,也是作曲思维的归宿,突破传统是作曲创新的必然,回归传统也是作曲家创新的方式;但是作曲家尤其是中国民族器乐作曲家的创新,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必须有所限定,超越‘度’的限定的作曲创新将异化为非音乐或非中国民族乐器。可听性是音乐听觉感知判断,也应该是作曲家创作追求的主要目标。音乐的可听性在于音乐的可理解性……听众音乐审美期待的实现相于作曲家对传统的尊重与遵守并适时地满足听众的期待……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尚在‘情理之中’也就是音乐创新性与可听性的辩证统一”。再则,在拟态、借鉴、跨界及融合的过程中,琵琶音乐的创作更加重视受众的感受与心理,逐步从创作自我中心论向受众中心论转移。在考虑作品本身情感需求的同时,作曲家也兼顾到听众的审美心理与审美需求。如琵琶曲《琵琶语》《忆江南》《飞天乐舞》等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及精美的制作,瞬间叩击受众心弦,迅速传遍千家万户。

新媒体时代创作的琵琶作品不可能是没有缺点的,但它一定是要有自己特点的。人们对优美的琵琶作品有本能的审美取向,从历史发展规律看,凡是能长期流行的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音乐可听性与较深的人文内涵,还必定要散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然而当下人们还是不无遗憾的听到个别琵琶作品只是网络娱乐碎片的堆积,或完全没有典型风格的东摘西抄,甚至过分追求新奇怪异,把琵琶这一优美的弹拨乐器几乎写成毫无旋律,对噪音模仿的“打击乐”了。这种“呕哑嘲哳难为听”的杂音令人不知其意,却也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以新作品的名义,无可抵挡的方式渗透琵琶作品里。“通过重复,流行的类型会不知不觉地成为我们自己生活存在结构的组成部分。”琵琶自身特色意义被消减,剩下的是故弄玄虚的表象,无形中成了人们耳朵和心灵的噪音。

四、新媒体让琵琶艺术“流”得更灵活,“行”得更久远

新媒体经历了从精英阶段,仅为少数人或专业人士与拥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人所使用,到大众媒体阶段,普通百姓成了传媒的主体,直至今日自媒体阶段,传媒主动性增强、个性化突出、信息发布实时、储存量大、易检索、可查找,受众选择性增多,强大的软件和网页呈现内容可以轻松实现24小时在线,交互性极强,独特的网络介质使得信息传播与受众关系逐步走向平等。这种灵活便捷的新媒体彻底改变了琵琶传统的教育模式。人们可以把课堂移动至网上,形成网络“空中课堂”。这对身处异地向往跟随大师学习的琵琶人来说,无疑是最为受益的事情。只要通过一定的链接方式打开电脑或手机便可以随时随地“师从”某某老师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虽然不是直接面对面的学习,但却可以广泛多选优选更适合自己发展方式的学习。

长期以来,琵琶的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无论是专业学院还是普及教学,大多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上课模式,这种一人、一言、一琴、一师的教学,让学生很难有突破性的成功与发展。因教师教学风格不尽相同,有的重技巧、有的重音色、有的重感觉、有的重流派、有的重即兴发挥,有的甚至一招一式乃至一个动作一个角度都要让学生精准模仿,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僵化的复制。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琵琶教育家演奏家要求学生拓展视野,多学多看多听,取长补短全面提升自己。这对学习琵琶艺术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更多的学习与听辨,才能有鉴别才能有突破。著名琵琶教育家林石诚先生曾对学生说过:听觉的训练是学习音乐的世界标准,主导着一首乐曲的生命。网络上的琵琶“空中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听了再听,学无止境。由中原琵琶风在网上创办的“中原琵琶大讲堂”就曾多次邀请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与教育家吴玉霞、陈音、樊薇、张强等在网上为国内外几百万名琵琶爱好者上课。

“iart school 爱艺术+”是由浙江艺高文化创艺有限公司搭建的文化艺术优质内容专业云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该平台零距离跟全世界艺术家学艺术。自2016年成立起,先后有五百多名国内外一流艺术家教育家录制了5万多条独家版权视频,深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外先后有一千多万学子在该云平台学习。2020“新冠病毒”来袭,“iart school 爱艺术+”推出了“百门名家公益免费线上艺术课程”,得到中小学和高校的呼应,特别是偏远山区的艺术学习者更是欣喜不已,云平台学习人数一下子增长了5 倍。“iart school 爱艺术+”在2019 年举办了浙江省首届琵琶展演、柳琴艺术大赛等活动。作为网络线上教学的先行者,“iart school 爱艺术+”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经典艺术、探索新媒体时代网上艺术教学模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创始人蔡懿荣获2017 年度中国网络视听年度内容创新人物。2020年2月5号,教育部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各大院校积极响应,很多琵琶老师都在利用各种智慧教学工具给学生上课,做到了学校停课网上不停学。清华大学的于歆杰教授也专门就此发表了《直播还是不直播?这是个问题》的文章,提出“成效为道,数据为器;交互为体,直播为用”的观点。新媒体的发展给我们原有的琵琶教学模式拓展了新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的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思路,更主动积极的以新媒体为平台,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促进琵琶艺术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新媒体为琵琶艺术带来了新机遇新发展与新天地。然而面对多元共生,多种话语相竞对话显现出来的某种“杂糅共生”特征,如何分辨出差异性、特殊性与趋同性,从而全面系统的认识把握琵琶艺术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点,对它的发展方式方法前景进行一定的研究,将琵琶艺术至于一个更广阔而强大的时代语境中来综合考量与跨界比较,并利用好琵琶艺术的特色化(近视)和全球艺术的多元化(远视)“双焦点”探索琵琶艺术的价值意义,构建新媒体框架下,琵琶艺术“流”与“行”的新视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掌握未来。

总之,琵琶艺术作为弹拨乐器,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即以颗粒性的“点”为基本元素来连结、拓展、延伸乐曲的。新媒体时代的琵琶发展只是在这音乐长河中的一个点,只有点点相接,才能延绵不断,源远流长。让琵琶艺术借助于科技网络的翅膀“流”得更快“行”得更远。

注释:

[1]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朱自清经典作品(第二版)》,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页。

[2]侯琳琦、郑晓慧:《三网融合带给中国数字音乐的机遇和挑战》,《人民音乐》,2013年9月。

[3]聂莺:《留声技术上中国市民音乐文化的拟态传播》,《人民音乐》,2013年6月。

[4]田耀农:《现代传媒条件下中国民族器乐发展的几个问题》,《人民音乐》,2014年4月。

[5]Susan Fast,Kip Pegley (Edited)Music,Politics,and Music,Weleyan University Press,2012.

[6]于歆杰:《直播还是不直播?这是个好问题》,慕华教育研究院2020年2月18日微信。

猜你喜欢
琵琶音乐艺术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琵琶”和“枇杷”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