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丰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0-04-28 13:19黄贵义李鹏李红周娟饶英明付君
江西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位数流行病学武汉

黄贵义,李鹏,李红,周娟,饶英明,付君

(江西省南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丰3445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飞沫和接触传播,不排除通过气溶胶传播。传染源主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2020年1月20日,COVID-19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截至2月15日,南丰县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6例,现对这6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了解COVID-19流行特征,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20年1月22日-2月15日南丰县传染病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6例COVID-19确诊病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1]。

1.2 方法 由南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专业人员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方式收集的6例COVID-19确诊病例一般情况、发病及诊疗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暴露史和密切接触者等资料。描述性分析病例的临床特征、感染途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病例流行病学关联及病例发现途径等特征。

以病例最近在武汉居住、旅游,或与曾到过武汉的人员有密切接触归类为与武汉有关的暴露;病例最近在非武汉地区和非南丰地区COVID-19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则归类为与外地(非武汉)病例有关的暴露。

2 结果

2.1 病例基本情况 截至2月15日24时,南丰县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6例(编号1-6),其中男性4例(66.67%),女性2例(33.33%),男女比例2:1;病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6岁,中位数38岁;20-40岁3例(50%),40-60岁2例(33.33%),>60岁1例(16.67%)。

2.2 发病就诊情况 6例确诊病例从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最短为0d,最长为6d,中位数2d;潜伏期最短为1d,最长为12d,平均5.5d,中位数6d;6例确诊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病程最短11d,最长20d,中位数16d。见表1。

2.3 病例临床特征 6例COVID-19确诊病例中,首发症状表现为发热6例(100%),37.0-37.3℃者3例(50%)、37.3-38℃者3例(50%);咳嗽3例(50%);肌肉酸痛1例(16.67%);轻度腹泻1例(16.67%);胸部CT显示:6例病例肺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磨玻璃样阴影。均为普通型。

表1 南丰县6例COVID-19确诊病例发病及诊疗时间

2.4 感染途径 6例COVID-19确诊病例中,武汉居住史5例(83.33%),其中1例在武汉期间已发病,4例为武汉返丰后发病,不详接触史1例(16.67%);6例确诊患者均无家禽和野生动物接触史;聚集性发病5例(83.33%),共同居住生活的4例(66.67%)。

2.5 病例发现途径 6例COVID-19确诊病例中,2例出现发热症状被乡村干部和医生在对武汉返丰人员排查时发现;2例在出现临床症状后主动就诊发现;2例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主动搜索发现。其中1例于出现临床症状后连续检测2次才检出病毒核酸阳性,1例连续检测3次才检出病毒核酸阳性,前期无明显症状,血常规和CT检查无明显异常。

3 讨论

通过病例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例COVID-19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肺部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磨玻璃样阴影,与武汉地区报道的病例临床表现一致。但胸部CT检查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磨玻璃样阴影,提示胸部CT检查在COVID-19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5例有武汉居住史,与武汉暴露有关,提示多数患者感染发病原因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疫情有关联,属于输入性一代或二代病例,均无家禽和野生动物等接触史,且5例聚集性病例分别具有共同居住生活、共同聚餐以及出入公共场等高风险行为,进一步证明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传播且传染力较强[1];其中疫情早期警惕性不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意识等较差以及社交活动频繁等是导致聚集性发病的重要原因,武汉等重点疫区人员应列入重点防控监测对象,外防输入工作非常重要。1例确诊病例否认武汉暴露史,在外地住院,流行病学调查时患者拒绝提供相关信息,协查函不能及时到位,给流行病学调查增加了难度,也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必须通过防控指挥部协调,采取必要的手段。

病例发现过程中,2例为我县对武汉等重点疫情的返丰(南丰县)在丰人员的排查和监测中发现,提示重点人群的主动排查和医学监测,网格化管理有利于早期发现病人,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不易造成疫情扩散。同时加强排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疫情防控业务知识和警惕性非常重要。其中2例通过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排查发现,提示密切接触者的早期集中医学隔离对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分析结果显示,我县6例病例从发病到就诊最短时间0d,最长间隔时间6d,中位数为2d,临床分型均为普通型,未发展至重型或危重型,无死亡病例。可能与患者早期得到治疗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研究[2]表明COVID-19人平均潜伏期为5.2d,南丰县病例分析的结果与研究报道较为一致。

病例5和6在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血常规和肺部CT无异常,上呼吸道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现多次阴性,已排除临床诊断。8d后,改为采集下呼吸道痰液标本才检出阳性。提示部分病例出现阳性时间较晚,下呼吸道样本阳性率高于上呼吸道,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医学观察和采样监测有利于病例早期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易漏诊和误诊,必须引起重视。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正值返工复工和返乡返校高峰时期,人群相互传播的风险加大。公众仍应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有关要求,严格遵守居家隔离观察、减少外出、杜绝聚集性活动。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并及时做好手卫生,办公场所和居家环境应经常开窗通风;社区应加强外来人员管控,严格开展体温监和症状询问;重点做好家庭、社区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等聚集性病例发生的防控工作;及时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实施集中隔离观察。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控制疫情最有效的办法,早期病例发现尤其重要。

猜你喜欢
中位数流行病学武汉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中位数计算公式及数学性质的新认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