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集中回应“零号病人”话题

2020-04-28 04:16赵觉珵
环球时报 2020-04-28
关键词:宿主疫苗肺炎

本报记者 赵觉珵

本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实现“清零”。对于在中国打响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而言,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里程碑,但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研发、病毒溯源、“零号病人追踪”等依然任重道远。27日,多位中国医学专家通过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吹风会,就新冠肺炎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集中回应了舆论关切。

在发布会上,中国专家集中回应了外媒普遍关注的两个问题:病毒来源与“零号病人”。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学者刘培培针对一些“新冠病毒人造论”回应称,科学界对这种可能性已经有一个普遍共识,新冠病毒是人造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在《柳叶刀》上面,有多国科学家公开发表的一个通讯文章,就此说明了这个问题。最大的可能性还是这种病毒由天然宿主跨种传播到中间宿主,最后再由中间宿主跨种传播给人。

刘培培提到,各国都在积极开展有关“零号病人”的追踪工作,这项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因为牵涉到的数据量很繁杂,头绪也非常多。疫情持续到现在,人群当中血清阳性本底是存在的,这些人很难明确感染的时间。对于零号病人,尤其是早期这批病例,很有可能是处于无症状感染状态,没有就诊记录可查,也增加了零号病人追踪难度。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所所长金奇当日也提到,“零号病人”是从疫情的追溯来讲不能回避的问题,但也确实是个很难的问题。历史上,1918年大流感、H1N1等大规模传染病都没有找到明确的“零号病人”,这难在需要大量的工作,多学科交叉。“‘零号病人对溯源、疾病流行的起源都很重要,对下一步的疫情控制,以后可能出现的再次疫情是至关重要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零号病人不仅仅在中国,实际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零号病人,都需要很好地溯源。”

疫苗的研发进度是目前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王贵强27日介绍称,中国政府从第一时间就开始启动了疫苗研发的计划,目前在中国已经支持了5个线路的研究,包括腺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核酸疫苗等,目前这些疫苗都在有序推进中。其中陈薇院士团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最早进入临床一期,现在正在开展二期临床研究。还有中国生物和科兴分别研发的疫苗也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王贵强还透露,目前中国和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在疫苗研发上都有一些合作。

王贵强认为,对新冠肺炎这种呼吸道的传染病来讲,现在还不能排除常态化可能性。金奇当日也表示,新冠病毒很可能和SARS不一样,成为长期与人类共存的流行性疾病,成为季节性的像其他冠状病毒在人间慢慢持续下去,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猜你喜欢
宿主疫苗肺炎
来势汹汹的肺炎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穿山甲和新型冠状病毒到底啥关系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
鸟界“神偷”——大杜鹃公审案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