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20-04-29 03:26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兽药农村部机械化

农业农村部:加强长江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工作

近日,在湖北武汉召开的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研讨会上获悉,农业农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全力拯救和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及其生存环境,遏制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衰退趋势。

据悉,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分布有4 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鱼类400多种,170多种为长江特有种,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由于受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长江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急剧衰退趋势,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等珍稀濒危物种的自然栖息生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形势严峻。

针对近期社会关注的白鲟多年未见的问题,与会专家指出,白鲟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级保护物种。1983年以来,国家采取禁止商业捕捞利用、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一系列保护措施来试图挽救该物种,遗憾的是,2003年以后长江流域没有再发现白鲟。专家认为,洄游通道阻隔、产卵场消失、过度捕捞、航运、水污染和饵料鱼类资源下降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导致白鲟数量减少,繁殖规模下降,繁殖频次降低,当繁殖活动停止且高龄个体逐步趋近生理寿命后,种群逐步走向衰退。

针对中华鲟自然繁殖连续中断、繁殖群体数量急剧下降,长江鲟自然种群野外绝迹,长江特有鱼类现存种类减少以及长江渔业资源下降的困境,与会专家提出了落实中华鲟陆-海-陆接力保种工程、积极改善中华鲟产卵场环境、系统开展长江鲟野外种群重建工程、加强鱼类生殖细胞移植技术储备、加大受胁物种监测预警、强化渔政执法等具体措施。

据了解,近年来,为全面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农业农村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先后发布中华鲟、长江江豚、长江鲟等多个物种的拯救行动计划,并以这些旗舰物种为抓手,完善保护制度、推进常年禁捕、构建保护网络、规范经营利用、扩大宣传影响,取得明显成效。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推动全面落实濒危物种拯救行动计划、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迁地保护行动,实施自然种群与栖息地就地保护工程,加强长江水域网格化监测站点布局建设,强化重点物种人工繁育技术攻关,全力遏制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衰退趋势。同时还将稳步推进长江禁捕工作、系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持续加大保障投入力度,全力拯救和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558个相关兽药产品被注销“兽药添字”转改“兽药字”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246号公告,这是继饲料“禁抗令”(第194号公告)后发布的用于指导饲料“禁抗”工作的细化规则。

据悉,根据《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按照《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部署,农业农村部已在第194号公告中叫停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此次公告旨在对相关兽药产品质量标准修订和批准文号变更等事项做出具体实施要求。

第246号公告中指出,自2020年1月1日起,废止仅有促生长用途的15项药物饲料添加剂等品种质量标准,注销558个相关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3个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公告还给出金霉素预混剂等15个兽药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说明书范本,以及拉沙洛西钠预混剂等5个进口兽药产品质量标准和标签、说明书样稿。

农业农村部已完成既有促生长又有防治用途药物饲料添加剂、抗球虫和中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的质量标准和说明书范本修订工作,此次共发布15个修订后的质量标准和说明书范本,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原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同品种质量标准和说明书范本同时废止。相关兽药生产企业按照修订后的说明书范本自行修改相关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内容,标签内容不得超过说明书规定的内容范围。标签和说明书上的产品批准文号由“兽药添字”变为“兽药字”,其他信息不变。

农业农村部已完成抗球虫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相关进口兽药品种的质量标准、标签和说明书样稿修订工作,发布5个修订后的质量标准、标签和说明书样稿,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原农业部发布的同品种质量标准、标签和说明书样稿同时废止。相关进口兽药生产企业按照修订后的标签和说明书样稿印制相关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标签和说明书上的进口兽药注册证书号不变。

农业农村部已于2020年1月15日前统一组织完成相关兽药产品“兽药添字”转“兽药字”批准文号批件变更和发放工作。

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养殖用药行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农业农村部又发布了第250号公告,修订了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原农业部公告第193号、235号、560号等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同时废止。

全国公益性饲料粮专场交易会在长春举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北粮南运工作切实保障玉米等饲料粮供应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玉米南北方产销衔接,更好地服务粮食市场流通,1月6日-7日,“全国公益性饲料粮专场交易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据初步统计,本次交易会共组织粮源2 045万吨,最终成交858.5万吨,成交金额153亿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景波介绍,举办这次公益性饲料粮专场交易活动,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做好北粮南运工作,保障南方地区生猪养殖饲料粮供应的重要举措;也是运用市场化手段,统筹抓好粮食购销,促进粮食产购储加销各环节协同联动,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的创新实践。

会议强调,当前正值秋粮收购高峰,收购总体平稳有序,预计春节前农民售粮进度有望进一步加快。同时,在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市场行情的带动下,全国生猪生产形势全面向好,饲料粮需求也将逐步回升。各地粮食主管部门要抓住秋粮丰收的有利条件,用好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体系,充分发挥专场交易会的引领带动效应,促进销区与产区精准对接,既有效满足南方饲料养殖企业的用粮需求,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提供支持;又积极推动主产区粮食向主销区顺畅流通,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基本稳定,为促进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交易会上,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开设了挂牌交易和协商交易两个饲料粮交易专场,各类会员企业均可通过专场进行采购和销售。通过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成交的饲料玉米,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免收交易手续费,国铁集团、农业发展银行也将为之提供重点、优先运输保障和融资贷款服务。

我国农业机械化迈进全域赋能的新阶段

1月12日,202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罗锡文、赵春江及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农业机械化迈进全域赋能的新阶段,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满足亿万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面对机具技术供给、农艺农田配套、政策管理改革创新等方面的供不足需、供不适需,专家建议,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科技、机制、政策同步创新,推动农机生产智能化、田间作业精准化、农机管理数字化、经营服务网络化,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聚合增值、倍增替代、全域赋能,加速优化农机生产、服务、管理,全面构建高效机械化生产体系,促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去除堵点、痛点、难点,释放发展空间、潜力和活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将以新阶段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为总抓手,全力打造高质量的农机产品与服务,推动宜机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队伍,探索适度的土地经营管理模式,推动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品种、种养方式、土地、机具集成,前茬、后茬工艺兼顾,产前、产中、产后机具配套,技术、主体、规模、机制统筹的全程机械化体系与高效作业服务格局;力争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迈上新台阶,薄弱环节机械化全面突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粮棉油糖主产县(市、区)基本实现机械化,丘陵山区县(市、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

首届猪冷冻精液实用技术应用推广研讨会召开

由北京农学院等主办的“首届猪冷冻精液实用技术应用推广研讨会”暨“助力稳产保供恢复生猪生产新技术交流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国家生猪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瑶生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立贤研究员等专家参与研讨交流,倡导大力推广猪冷冻精液实用技术,为生猪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全国畜牧总站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王俊勋副局长、印遇龙院士、陈瑶生教授、北京农学院倪和民教授等围绕稳产保供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分别作主题报告。

据倪和民教授介绍,北京田园奥瑞公司以北京农学院的技术支撑为依托,创新研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全套猪冷冻精液技术、设备和试剂,获4项冷冻精液相关技术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冷冻精液设备试剂生产空白,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倪和民表示,非洲猪瘟疫情短期内难以根除,做好安全防疫是当前稳定生猪产能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要加快补上种猪和配种精液供应缺口。猪冷冻精液具有可永久保存、生物安全性更高、配送使用方便快捷等特点优势,可以补齐猪人工授精技术短板。

据悉,2017年以来,北京田园奥瑞与上海祥欣、湖北襄大等合作企业已生产储备合格猪冷冻精液100多万支,可配种母猪10余万头,繁育仔猪100余万头,将在后续生猪生产快速扩繁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猪冷冻精液技术,可使生猪生产快速扩繁比常规技术提高300%,值得大力推广。

渔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京召开

1月15日,渔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京召开,总结2019年渔业渔政工作经验成效,谋划部署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19年渔业发展稳中有进,形势良好,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捕捞减量明显,水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质量安全,为“菜篮子”产品稳价保供做出突出贡献,为持续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2020年渔业渔政工作要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目标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制度、补短板、抓落实,坚持不懈稳数量、提质量、转方式,持之以恒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要抓高质量发展,促保供提质,大力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推进渔业“三产”融合发展;要抓渔业扶贫,促全面小康;要抓资源保护,促生态文明,坚决打赢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攻坚战,继续巩固渔业资源总量控制成果,坚决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要抓改革创新,促转型升级,稳慎推动新一轮渔业油价补贴改革,加快推动渔港建设与管理改革;要抓制度建设,促长效机制;要抓渔政执法,促依法兴渔;要抓对外开放,促合作共赢。

科技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赋能

近日,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南开大学农业保险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天津市举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银行保险监管部门、地方政府、保险业界和学界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2019年9月,《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由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和林草局四部委联合下发,这是继《农业保险条例》颁布实施之后我国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又一重要纲领性文件,也标志着我国的农业保险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2007年的51.8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680亿元,被服务的农户从4981万户次增长到2019年的1.8亿户次,业务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中央财政补贴的品种从6个扩大到现在的16个;全国农险承保的农作物品种达270余种;全国建成基层保险服务网点近4万个,基层服务人员近50万人,覆盖了县级行政区域95%以上的乡镇。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指出,坚持把增加农民的获得感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优先目标,支持农业保险领域新技术的应用。一些保险公司建立了气象预警服务平台和人工干预队伍,运用了卫星定位、遥感等高新科技,大幅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农民的获得感。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持续加大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查勘、人工智能、水下探测技术的应用,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是科技引领发展,科技创新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天空地一体化实现了5大转变:文本描述位置变为标的空间定位,粗放测产手段变为标准评估体系,人工丈量面积变为遥感影像判读,经验判断损失变为光谱数据分析,手工统计台账变为自动智能统计。”农险部总经理张海军说。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建国介绍,太保公司高度重视农业保险中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015年,太保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农险移动运营体系“太保e农险”,通过移动互联、遥感测绘、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全面提升保险服务的能力,有效改善客户的服务体验。

同样,宋建国也认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宋建国说:“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太保将充分发挥“太保e农险”的优势,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继续创新和完善移动作业、标的管理、客户管理、风险管控、大数据服务、产品创新和增殖服务等农业科技体系的运用,进一步提质增效降本,改善客户的体验。”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2%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论文总体竞争力和专利总体竞争力均居全球第二。

“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到农业农村各领域,全球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表示,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努力抢占制高点、抓住发展主动权、打通科技与经济通道,不断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益,引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实现整体跃升。

唐华俊说,农科院将系统梳理全院科技创新重点任务,突出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性、颠覆性、关键共性技术,建立“使命清单”,组织实施30项左右重大科技任务联合攻关,推动优势科技资源集聚和重大成果产出。

猜你喜欢
兽药农村部机械化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兽药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