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应用和管理

2020-04-30 02:12王海琴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8期
关键词:起重机械起重机施工现场

王海琴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辽宁辽阳 111000)

0 引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建筑业持续发展,导致建筑业总产值高位波动,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建筑业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人们对建筑的数量质量等提出新的要求,建筑施工队伍不断壮大,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建筑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工程质量是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实现的保障,施工中由于质量控制能力较差,造成质量水平不稳定,导致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高层建筑物大量出现,大型起重机受到建筑行业的推广。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高层建筑物大量出现,大型起重机受到建筑行业的推广。建筑物高度不断增加,增加了建筑起重机械的研发应用需要,如何使建筑起重机械具有本质安全性,成为建筑行业管理的关键点。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水平得不到提高,会严重制约建筑业的发展,要求施工企业,监理机构等各方加强质量控制力度,对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建筑工程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应用特点

起重机械是通过起重吊钩升降运移重物的机械设备,起重机械装配能力是反映施工企业实力的指标,现代起重机械发展迅速,人们制造出各种起重机械设备,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很多吊装设备,工程施工速度主要取决于起重机装配水平[1]。

建筑工程领域广泛使用各种起重机械设备,主要包括葫芦吊、物料提升机,轮胎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起重机械设备多为大型设备,一些小型设备由于起吊重量小,事件影响范围小等特点,企业可对相关安全风险因素自行控制。塔吊等大型起重机械设备由于起重重量大,安全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大等特点,是国家严格控制管理的特种设备。

起重机械具有较大的金属结构,能完成起降及水平运动,要求操作技术较高。起重机械种类多,对施工场地要求严格,大多数起重机械需在大空间范围内运行,有的要装上轮胎。大多数起重机械机构涉及传动、电气、自动控制等,任何方面不可靠都可能导致故障。设备就位吊装易造成设备斜拉斜吊,设备传递中易出现斜拉吊现象,增加起重机械钢丝脱槽的风险。起重机械施工受风力影响大,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很多点焊作业,起重机吊装时钩绳经常摩擦,易引起接地起弧,产生断丝现象。起重机移动中易产生晃动,破坏起重机平衡发生倾覆,施工现场作业处于交叉状态,施工现场起重机伸臂林立,可能被高空落物砸坏起重机,施工现场需注意保护起重机,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大多数起重机械需在较大范围内运行,技术难度大,发生事故影响面较大。

起重机安全使用与人身设备安全有关,要求指挥、操作等作业人员配合熟练,作业中指挥不当易造成被吊物件绊倒周围固定设备,如造成过载易破坏起重机的稳定性。很多起重机带病运行,为事故埋下隐患。

2 建筑工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理论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安全工作计划,有效使用人力为达到预定安全防范进行各种活动。安全管理是综合性科学,研究对象包含生产中人环境,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划,保证生产安全处于最佳状态。安全管理中为有效控制安全生产因素,需坚持预防为主的仿真,管理重点控制,有明确的目的性。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对象是相关的人、机、料、法、环[2]。

精细化管理是从不断变化的管理方式中精炼出的管理思想,是在分工精细化趋势下,将服务质量精细化转化为管理的精细化。将常规的管理方式带入深入的思维模式。精细化管理的意义是将企业管理目标分解细化,可将企业战略分散到各环节,更好的提高企业的整体执行力。企业科学管理需要经历人制、法制与人本管理(图1)。在粗放式管理中,管理缺乏针对性规范性,导致操作不规范等现象。法制管理是科学管理的进步,细化管理岗位分工,要求达到一定的标准,特点是精细化。人本管理是在每位员工达到应有素质前提下,注重以人本理念增加员工的积极性。

精细化管理需要在管理工作中实施细化、量化、优化、协同化。细化要分清主次,每个细微环节要责任到人,在建筑起重机械管理中要落实设备安装使用中的各项任务。精细化管理要求量化标准,研究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价是对安全程度进行量化评定。不断改进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环境与信息不断变化,需要不断优化原本设计好的既定路线,建筑起重机械每段时间都会发生变化,必须及时更新信息,优化管理流程。

精细化管理考虑管理工作中员工的协调关系,管理中必须注意每个参与者的和谐关系,建筑起重机管理中涉及的单位有设备产权单位及项目监理单位。标准化是对生产企业输出产品关键节点输出形式要求与模板一致,管理中很多资料需要模板化,如定期维护保养表,操作人员交接班记录等。严格是一种约束,制定计划,优化流程要严格执行才能取得成绩,企业必须利用严格措施确保生产顺利[3]。

图1 科学管理的发展

3 建筑工程起重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施工企业采用低价竞标的做法,使得企业盈利困难,机械装备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施工机械费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很多企业机械设备管理难以满足施工生产,导致发生施工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严重的人员伤亡。

目前建筑企业起重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施工作业环境差,机械管理力量薄弱,机械使用不均衡,设备老化严重,机械检查流于形式。施工企业管理中虽然机构健全,但普遍存在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导致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难以实施。建筑市场快速发展,施工企业面临多个项目同时施工,由于机械管理为附属工种,企业设备管理人才储备较少,大量缺少机械管理知识的人员进入机械队伍,未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责任心差,违章作业时有发生,无法落实安全管理工作[4]。

施工机械大部分在野外露天作业,经常遭受恶劣气候条件影响,作业场地有时过于狭小,交叉作业多,夜间作业照明度不足等因素造成施工现场工作环境恶劣。由于企业各施工项目分布不均,同台机械在同一项目施工未结束,要在下一项目使用,使得企业内部不少机械设备在项目间的调运频繁,无法对机械设备及时保养维护。建筑企业压缩工期,当地社会干扰、设备、施工图纸等原因误工,造成工程施工工期缩短,施工机械经常满负荷运行,为机械安全施工带来严重隐患。

我国施工管理模式推行项目法施工,多个项目部调控生产要素资源,但企业承揽工程后承包各项目部施工,重使用轻维护,导致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性能下降,为机械的安全留下安全隐患。当前建筑企业拥有机械设备型号繁多,技术资料短缺,市场竞争激励,为生存而亏本承包工程,经营管理粗放造成企业盈利少,致使机械设备更新不足,项目普遍存在机械报废再用现象。

各施工企业对施工安全高度重视,但对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停留于口头,施工现场无专职安全员,机械管理人员不懂设备原理及管理流程,对设备监管停留于查资料,填写表格,普遍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企业监管部门只能通过对项目部使用设备进行年检发现问题,难以从根源上消除事故隐患。

4 建筑工程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设备选型论证,维护保养,改造维修等全过程管理。探讨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方法,分析起重机械作业安全管理对策。安全管理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流程

企业选购起重机械要对使用范围,利用率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单位使用要求工程级别的起重机,选择供货厂家必须是具备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的制造企业。考察厂家加工设备配套性,比较选择价格合理性能优良的产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规定、定额指标等,建筑施工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细则。建筑施工企业应参照起重机械设备行业管理标准,对设备操作保养制定详细的要求。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使用中应制定详细的交接班制度,做好台班记录工作,记录内容包括作业内容,操作者,指挥者,设备运行情况等。及时排除施工现场机械故障。全面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建筑企业应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对各级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加强考核,强化安全专职人员工作职责,确保施工安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引进先进设备,淘汰陈旧设备,减少设备安全隐患。设备安装中要严格把关,对安装人员进行严格培训,按照设备说明书规定对设备主体等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建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预防制度,落实责任人及预控措施。

根据设备使用规范要求,编制设备保养计划,健全机械设备维修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设备保养后,填写《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验收记录》,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企业按规范严格审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督促按专项方案实施。施工现场危险点要实施旁站建立,查找安全事故隐患,认真履行复查工作。实施监理中对施工现场设备及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严格管理,旁站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猜你喜欢
起重机械起重机施工现场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层次分析法在起重机械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接地的理解与检验
起重机接地问题整改方式的探讨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分析
起重机械电气设备接地的理解与检验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