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究

2020-04-30 07:31夏莺莺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夏莺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高阶思维能力

高阶思维能力是进行高阶思维活动所需的一种综合能力。目前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思维,开展分析、评价、创造活动所需的能力即为高阶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往往表现为统整提炼、实践应用和批判创新等能力,同时需要学习者行为和情感的高投入。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

近日,笔者观摩了一节精彩的道德与法治复习课。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处于持续活跃的状态,或是动脑思考,或是动手书写,或是踊跃表达,参与度很高。观摩教师都对这节课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节“研究型”复习课。笔者也认为,这节课为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有益的路径探索。

一、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和统整能力

在这节“依宪治国”专题复习课开始,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在课前根据复习主题绘制的思维导图,并依据它带领大家回顾相关知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對复习主题的“再解读”。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并形成整体认知。

在一般课堂上,总结所学知识这一环节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学生只是听和记。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生难以真正地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因此,教师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培养他们的自主构建能力。

思维导图的绘制不是对课本内容的照搬照抄,而需要学生围绕主题,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重整,发现并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把学习活动从浅层推向深层。同时,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让思维形象化、可视化的过程,可促使自己对认知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和调节,在反思中提高认知水平。

二、提供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可据此设置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科素养。

在这节复习课的一个环节,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案例——一位司机因着急将病人送往医院而逆行,结果被交警依法处罚。司机不服,拿出手机对着交警拍摄,并说:“我是因为着急送病人去医院,迫不得已逆行。你们执法也要讲人情,我不怕你!我要拍下视频曝光你!”交警回应道:“你拍吧,我也不怕你!”学生阅读完材料后,教师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车主的‘不怕和交警的‘不怕?”不少学生认为,交警的“不怕”是依法办事带来的硬气执法,车主的“不怕”是因为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自己逆行送病人去医院,做的是正确的事情。而另外一些学生持有不同的观点。

不同学生基于各自的认知对这一案例产生不同的看法,使得课堂上自然地出现了激烈辩论。经过一番争论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最后基本达成共识: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有边界;依法执政体现了宪法的核心价值和追求。还有学生补充:交警依法办事时既要合法也要合理,在依法处罚逆行司机后,应协助其送病人到医院就医。听课教师纷纷为这位补充回答的学生点赞。毫无疑问,经过这场辩论,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辩证思维以及合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提供真实案例,并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创设和谐氛围,助推学生行为和情感的高投入

该复习课授课教师是外校教师,与授课班级学生并不认识。在上课前,刚上完体育课的学生满头大汗地走进教室。教师赶紧将窗户关上,并提醒学生穿起外套,以防感冒。教师语言温和、态度亲切,立马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课上,教师力求关注到每一位学生,通过设问、追问、鼓励学生补充回答等多种方式创造和学生互动的机会。对于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其大胆质疑,将其思维引向深处;对于不甚理想的答案,教师在肯定合理之处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缺漏,以及时修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很容易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和认可。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涉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习者的行为和情感高度投入,而课堂上这种平等和谐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得他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首先需要教师认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敢于“放手”,为学生搭建舞台,鼓励他们从台下走到台上,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教师的尊重和自我创造的价值,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其次,教师要在全面分析教材和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具备梯度性,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避免课堂成为某几位优秀学生的“专场演出”。最后,舞台上的“表演者们”还需要“热烈的掌声”。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给以及时的反馈。即使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教师也可以把这些瞬间作为课堂生成性资源加以利用,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迷途。当然,反馈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来自同伴的肯定或质疑对学生高阶思维的激发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担起培养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责任,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课堂探究中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与学习迁移,从掌握知识走向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学校)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能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搭建智慧“脚手架”,提升“高阶思维力”
促进《中国地理》课程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基于实验探究教学,培育高阶思维能力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