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病房噪音同质化管理模式构建

2020-04-30 06:45赖妙娟潘玉勤陈爱杨娥陈雪萍柯燕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噪音病房构建

赖妙娟 潘玉勤 陈爱 杨娥 陈雪萍 柯燕霞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在降低全院病房噪音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病房噪音为主题的同质化管理活动,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实施等一系列的PDCA活动,对比观察全院病房实施降低噪音的同质化管理后患者对噪音主观不良评价与患者满意度两项内容。结果:全院病房实施降低噪音的同质化管理后患者对噪音主观不良评价较改善前数据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后患者对病房安静程度满意度高于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质化管理模式构建后能有效地降低病房的噪音。

【关键词】 病房 噪音 同质化管理 构建

doi:10.14033/j.cnki.cfmr.2020.08.0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08-0-03

Construction of Homogeneous Management Mode of Reducing Ward Noise/LAI Miaojuan, PAN Yuqin, CHEN Ai, YANG E, CHEN Xueping, KE Yanxia.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8): -161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omogeneous management mode in reducing the noise of the whole hospital ward. Method: Homogeneous management activities with the theme of reducing ward noise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a series of PDCA activities such as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etc., the subjective noise of patien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mogeneous management of noise reduction in the hospital ward bad evalua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mogeneous management of noise reduction in the whole hospital ward, patients subjective bad evaluation of noise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rove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mprovement,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ward quiet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rove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homogeneous management mod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oise of the ward.

[Key words] Ward Noise Homogeniza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Zhanjiang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Zhanjiang 524045, China

随着人们就医需求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改变,涉及噪音、光线、空气质量等就医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病房噪音管理是病房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很多医院病房管理的难点[1]。临床研究表明,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3个方面,在生理方面包括休息、睡眠及听力下降;心理方面则出现焦躁、愤怒、不满、激动、挫折;而在社会方面呈现表情淡漠及社会隔离[2]。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10月搬至现在的新院区,住院环境大大改观,为了给患者创造更好的就医环境,不断提高患者的就医感受,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成立了“静音病房”活动小组,对医院病房的噪音进行调查、原因分析、制定對策,在全院病房构建降低病房噪音的同质化管理模式,取得显著的效果,现把医院降低病房噪音同质化管理,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及其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静音病房”活动小组共有11人,其中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5人,护理师1人,设备科1人,总务科1人,人事科1人,护理部1人。平均年龄36岁。

1.2 方法

1.2.1 组建小组 为了给患者创造安静的住院环境,医院拟成立“静音病房”活动小组,小组成员是通过与各科开协商会后,成员以各科自愿报名的形式组合一起,其中组长1人,副组长1人,辅导员1员,组长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协调各部门工作,辅导员负责指导项目开展工作。所有的组员需要参与制定流程标准、培训、质控、收集资料等等。

1.2.2 活动计划安排 按照戴明循环PDCA的工作步骤,选定主题,现状检查、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对策,效果确认[3]。

1.3 过程

1.3.1 拟定活动计划 根据主题,制定了活动步骤计划书,绘制甘特图,将每一环节及步骤在表格中表达出来。

1.3.2 现状把握 2018年5月对全院病房采用现状调查方法,对每个病房的噪音采用噪音仪监测,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检测,检测的时间段为昼间9:00-11:00,12:00-14:00,15:00-17:00;夜间18:00-22:00,23:00-2:00,4:00-6:00,每隔15 min记录一次。结果病房的噪音,昼间53~98.3 dB,夜间45~81 dB,自行设定调查问卷,发放520份,收回500份,患者对病房噪音主观判断调查结果的不良值为:认为噪音最大的是走廊脚步声、交谈声,占73.6%;走廊呼叫铃声音占42.4%;治疗车发出声音、陪护人员声音占36.4%,清洁工人声音20.0%,手机铃声13.6%,椅子移动声音7.0%。病房最严重时段9:00-12:00占32.5%,噪音最严重地段是走廊占45.0%,对科室环境安静程度满意度为77.6%。由固定的人员在病房监听呼叫铃呼叫的次数,发现上午呼叫铃平均每小时呼叫次数为190次。

1.3.3 原因分析 病房噪音产生原因分析见图1。

1.3.4 目标设定 根据现况值及圈能力得出目标值是总共635次不良值。

1.3.5 制定对策及实施 由护理部、临床科室护士长、“静音病房”小组成员、总务科、设备科、外联办、保卫科等人员参与的会议,利用头脑风暴法,针对噪音的存在问题拟定了对策,把对策需要参与的负责人一起制定,由小组人员监督执行并不断监测效果,发现问题随时整改[4]。

具体的对策及实施如下:(1)制定病房噪音管理制度,细化病区噪音管理的标准,让全院进行噪音管理有据可循,实现全院噪音同质化管理。(2)病区张贴“请保持环境安静”的温馨提示。医护人员及清洁工人做到“四轻”:讲话轻、开门轻、走路轻、操作轻。工作人员沟通时以两人交谈的社交距离、以双方能听见对方的话语为标准[5];避免远距离的大声呼喊;全院员工包括工人建立短号群,用电话联系代替病房内大声呼叫;规定工作人员上班时,电话调至振动状态,避免电话铃声干扰患者;除查体以外,交接班时、查房时尽量保持和病床的合理距离,而且不能在病床边大声讨论,以避免对患者造成噪音。(3)护士站前移,落实床边工作制,护士及时主动为患者解决问题,减少呼叫铃的呼叫。(4)责任护士及时对患者、家属、陪护人员做好病房管理制度的宣教,告知保持病区安静的重要性和探视时间。在患者休息时间段及时请家属及探望人员离开病区,关闭病区大门及电视机。(5)将设备仪器的报警声音调至规定的音量[6],呼叫仪的铃声调至中低音量,及时清除报警音,及时接听呼叫铃;设备科工程师每天到重点科室LCU、CCU、NICU、心内科查房,了解仪器使用情况,并定时培训。(6)检查所有治疗车、后勤部门的运送车,车轮坏的及时更换,每周六予治疗车轮上润滑油一次;已坏的车类及时给予报废。(7)建立了机关后勤保障系统的微信群,临床科室所有仪器设备、呼叫铃的存在问题直接在微信群反馈,主管部门马上到科室解决。(8)扩招新护士,护理部立即在全院设立计时机动护士库,以缓解护士人力不足的压力,为患者提供优质、主动的服务。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

此次研究,改善前后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520份,收回500份,对比观察全院病房实施降低噪音的同质化管理后患者对噪音主观不良评价与患者满意度两项内容。(1)患者对噪音主观不良评价:主要包括走廊脚步声、讲话声、走廊呼叫铃声音、陪护人员、病友声音、各种推车转动声音、清洁工人声音、手机铃声、椅子移动声等多个项目,由此研究人员记录相关数据。(2)患者对病房安静程度的满意度:包括不满意、满意两项,统计满意例数,计算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病房噪音”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此次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院病房实施降低噪音的同质化管理后,患者对病房噪音主观判断,如走廊脚步声、讲话声、呼叫铃呼叫声、陪护人员各种推车转动的声音、清洁工人声音等不良率低于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改善后患者对病房安静程度满意度高于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10月搬至新院后,增加了新病区,但护理人员暂无法增加,加上二胎政策的开放,护理人员更加不足,造成护理工作更加繁忙。院长在院务会上开会要求全体员工群策群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活动小组自发组成,从每月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噪音影响患者的休息这项调查分数最低,所以选定主题,成立“静音病房”活动小组,开始对全院住院患者运用噪音测试仪进行测试噪音,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在肿瘤科试点实施1个月后,建立了医院的住院环境的管理制度、医护人员言行举止规范标准、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后勤科室的各种运送车的管理要求等,构建同质化的管理模式,在全院实施。

同质化管理是指不管医院规模大小、患者身份如何,均采取统一标准的医疗护理行为[7]。同质化管理将科室护士视为一个整体,秉承护士与医院其他人员之间,在人格和专业上是平等的,尊重护理人员人格,发挥其特长,调动积极性,达到全身心服务理念[8]。这次活动充分调动了机关、后勤及全体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团结一致,一起为患者良好的就医环境做出努力,也提高了工作责任心,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护士人力不足,人事科于7月份招聘新职工140多名,护理部立即在全院设立计时机动护士库,由护士自愿报名进入机动库,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自愿由护理部调配,医院按时间给予相应的补偿。以缓解了护士人力不足,更能为患者提供優质、主动的服务,早上呼叫铃不能及时应答问题得到了解决。总务科、设备科主动作为,建立了机关后勤保障系统的微信群,临床科室所有仪器设备、呼叫铃的存在问题直接在微信群反馈,主管部门马上到科室解决。设备科定时派工程师到ICU等重症科室培训呼吸机、心电监护机等使用,报警的设置,预防不必要的声音干扰。对全院已陈旧的治疗车、各种运送车的轮子给予更换。在人文关怀中,充分发挥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使护士感受到护理管理者不再是强制的管理,在工作中感受到重视和关爱,从而形成良性的工作氛围,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整体素质,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9-10]。对医务人员、清洁工人的言行举止有了规范要求,不在病房大声讲话,不在走廊大声呼喊同事等。护士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把工作站移到了床边,减少了呼叫铃的呼叫次数,让病房噪音得到控制。通过“静音病房”小组活动,提高了医院全员(机关、后勤、医务人员)参与和主动作为的能力,并学会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同质化管理方法,为以后更好管理医院提供了经验。

现代护理更为需要医护人员把舒适护理凸显在将患者当作核心的总体护理中,让患者全方位体会到护理服务的优良成效。这有赖于同质化管理服务。同质化管理服务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因此最大的受益者是患者[11-12]。实施同质化护理后,最明显的变化是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因此,同质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对医院的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盖美华.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 噪音分贝中的运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3:171-173.

[2]李静,王云霞,王玲,等.降低病房噪音发生率的方法初探[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4):86-88.

[3]刘婉露,郎玉玲,王莉莉,等.品管圈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5):137-138.

[4]孟鸿燕,郝艳琴,韩燕,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体操训练依从性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32):4044-4046.

[5]宋娜,陈晓欢,王攀君,等.神经内科病房噪音状况调查与干预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18,4(14):151-152.

[6]王晓杰,温秀兰,谢婉花.NICU噪音的分析调查及控制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2):183-184.

[7]吴倩,陈立平.PDCA理论在两院区同质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2018,25(19):166-168.

[8]黄云兰.同质化管理在三级医院康复科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23(3):168-169.

[9]罗永娟,陈敏玲,王淑玲,等.護士工作压力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5):4498-4500.

[10]凌艳,薛红梅,卞玉花. 优质护理对改善医院病区噪音的护理效果研究[J].临床护理,2017,12(23):214-217.

[11]程耀敏,郑小霞,潘玉勤,等.运用项目管理对降低病房噪音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9,19(9):1269-1271.

[12]李佳,王云琼,程佳.品管圈管理降低三级综合医院心身病房噪音量 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1):165-168.

(收稿日期:2019-11-26) (本文编辑:何玉勤)

①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广东 湛江 524045

猜你喜欢
噪音病房构建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走开,心理噪音!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病房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噪音对身体的危害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