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钢琴套曲《蝴蝶》中调性确立与调性特点

2020-04-30 06:47卡丽比努尔·米吉提
艺术评鉴 2020年5期
关键词:舒曼调性蝴蝶

卡丽比努尔·米吉提

摘要: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属于曲作者早期作品,包括序与十二首乐曲。作品中调性的确立有三种方式:曲首强拍出现主和弦、主持续音、非主和弦逐渐确立调性。乐曲中调性布局上有非主调性结束的构思,调性变换以远关系的对置为主。非主和弦逐渐确立调性、非主调性结束这两种手法,对于音乐创作技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舒曼  钢琴套曲  《蝴蝶》  调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021-02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钢琴套曲《蝴蝶》创作于1829-1931年,是他早期作品。当时,舒曼读完让·保尔的《青年时代》中《幼虫之舞》后,激发创作灵感,创作了这部作品。作品描述了双胞胎兄弟巴尔特、布尔特与姑娘维纳的爱情故事,全曲包括序及十二首小曲。以《蝴蝶》为标题,有两层含义,既指十二首乐曲象蝴蝶从幼虫逐渐羽化成蝶的过程,也暗示曲作者乐思犹如蝴蝶一般纷至沓来。

一、舒曼钢琴套曲《蝴蝶》中调性的确立

(一)曲首主和弦

乐曲开头采用主和弦,是很多作曲家明确作品调性常用的手法。在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的十二首乐曲中,有九首采用了这种方式。

例如第二首《巴尔特》的开头部分。作品前两小节左右手为八度重复,以属音弱起开始,第一个强拍原位主和弦分解向上,确立作品的降E大调调性。

谱例1为第十二首《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的开头部分。作品采用柱形和弦式织体,也以弱起的属音开始,前两小节为D大调主和弦第一转位,由此确立主调调性。

(二)主持续音

采用持续音来确立调性,也是常用手法。主持续音与主属持续音往往出现在作品开头或结尾,属持续音则出现在再现之前,用以推出再现。

例如第九首《愤怒》的开头部分。作品采用主调和声音型式织体,第一段落低音部采用主持续音的手法,持续七小节。上方和声则不断变化:主和弦、六级和弦、向下属和弦离调、主和弦、二级二和弦等等,最后变为属和弦,形成半终止。低音降b音的持续,确立其降b小调的调性。

(三)曲首非主和弦

十二首乐曲中,有三首作品以非主和弦开头,使得调性的确立在几小节后才得以完成。

例如第一首《化妆舞会》的第一段,乐曲第一小节配以D大调属和弦,第二、三小节出现副属和弦向六级离调。第四小节为中音和弦,使得调性产生游移。第二乐句依次出现二级六和弦、和声大调二级六和弦、属和弦、属二和弦,七、八两小节才进行到主和弦。这一段落直到最后才真正完成调性的确立。

谱例2为套曲第六首《布尔特之舞》的第一段。乐曲开始的弱起小节中为d小调的导二和弦,这个和弦进行功能内解决,在第一个完整小节的强拍变为属七和弦。前四小节均在属持续音上进行陈述。第二小节强拍为主四六和弦,形成主调d小调的印象,之后属九和弦到主四六和弦、属七和弦到主四六和弦將调性进一步巩固。

套曲第十一首《匆忙》。作品开头的和弦与主调关系甚远,在属持续音的背景下,出现了D大调二级和弦的副属导七和弦。而这个离调并没有形成,其后调式升一级音根据倾向上行小二度,变为D大调属和弦。#c与e两个音半音向上,调性来到主调同名小调d小调的主四六。这两个声部再向上半音进行,变为二级和弦的附属导四六和弦。离调没能形成,两个声部继续半音向上,变为D大调属七和弦的五音与七音。之后出现D大调主和弦,才正式确立调性。这几小节中可以看到,声部横向半音化进行成为音乐发展的动力,由此也构成和声中的意外进行。

二、舒曼钢琴套曲《蝴蝶》中调性的特点

(一)非主调结束

调性音乐,绝大部分作品会结束在主调,也有小调作品为追求稳定性结束在同名大调(皮卡地终止),这样安排是为了调性整体的统一、稳定。在《蝴蝶》的十二首作品中,结尾调性没有结束在开始调性的乐曲,竟有四首。这种特殊的调性布局,与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紧密相关。

第二首《巴尔特》以降E大调开始,第一句在降E大调陈述,停留在属和弦;第五小节起便变为降A大调,最后在降A大调完满终止。这一非主调结束的调性安排,用来表现巴尔特外向乐观的气质。

第四首《假面》开始为A大调。第一句结束在属七和弦半终止,第二句材料并行,十三、十四小节出现主调平行小调升f小调的属和弦,随后意外地结束在它的同名大调升F大调。这首乐曲结构为静止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作品最后便以升F大调结束。

第七首《交换假面》开始调性为d小调,第一句低音采用主持续音写法,力度PP。第八小节第二句变为降A大调,力度mf。用以描述交换假面的情境,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第八首《招供》第一部分为升c小调,结尾停留在属和弦形成开放的终止。第二部分变为降D大调并最后结束在降D大调,描述真相大白的情景。降D大调等音调为升C大调,与开始升c小调属于同名大小调关系。

(二)调性闪烁

第五首《维纳》的曲式结构为单三部曲式,主调为降B大调。谱例2是乐曲的中部,第一小节为F大调的导五六和弦到主和弦;第二小节F大调重属导三四和弦后,出现降e小调的导五六和弦到主和弦。第四小节回到降B大调。第五小节又转到c小调,出现属和弦。第六、七小节调性来到d小调七级四六和弦及二级六和弦。八、九小节出现主调降B大调重属七和弦、属七和弦,推出再现。中部运用展开的手法,在各个调上没有过多停留,甚至临时主和弦都没有出现,形成一种调性的闪烁。

(三)调性对置手法

《蝴蝶》中,无论是呈示型段落还是展开性段落,在调性的变化时,采用调性对置的手法。

第二首《巴尔特》前四小节为乐曲第一句,降E大调;第五小节起为降A大调。调性的变化出现在句子之间,没有使用中介和弦过渡。

谱例3是第四首《假面》第一段第二句的结尾。前两小节为A大调主和弦,之后四小节为升F大调的属七和弦到主和弦。调性变化也采用对置手法,没有借助中介和弦来进行。前两小节右手八度音阶式上行旋律进行是二者的联系,使得这种对置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四)远关系调性

《蝴蝶》中调性的变化,除了平行大小调、同名大小调、相差一个升降号的近关系外,也使用了较多远关系。

第一首《化妆舞会》的第二部分。开始两小节为降A大调属五六和弦到主和弦。三四小节采用向下模进的发展手法,调性对置到A大调,由于第四小节结构变为大小七第三转位,这部分的调性实质为D大调。和声进行为重属五六、属二和弦、属七和弦、主和弦。降A大调与D大调相差六个调号,为增四度的远关系对置。

谱例3中由A大调交替到升F大调,调性为相差三个调号的远关系。第六首《布尔特之舞》第一部分F大调,第二部分A大调,为相差四个调号的远关系。

三、结语

舒曼钢琴套曲《蝴蝶》是一部杰出作品,在其调性的使用上独具匠心。在调性的确立方面,大多在樂曲开头第一个强拍出现主和弦,或在位置也采用主持续音,这都是确立调性的常见手法。另采用属和声、附属和声开始,经过其它和声来逐渐确立调性。以调式中不稳定的和弦开始,达到独特的艺术表现。作品中调性在布局上,有整首的调性前后一致,有的却结束在新调,呈非对称美。调性之间变换,强调对置色彩,很少作调性的逐渐过渡。调关系也多处运用远关系调。其中,逐渐确立调性、远关系调性对置等手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谓是色彩和声的先声。舒曼在作品中使用的这些调性手段,并非异想天开、信笔由之,它们都经过作者缜密的构思,都与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紧密相关。在分析与演奏中,须重视调性确立、布局与内容的联系,体会其独特的表现力,从而去更好的理解与演绎它。

参考文献:

[1]纪国栋.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艺术特征分析[J].音乐时空,2013,(14).

[2]李晓童.论舒曼钢琴套曲《蝴蝶》的文学性与标题性[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陈桦.舒曼《蝴蝶》的演奏技巧探讨[J].北方音乐,2017,(22).

猜你喜欢
舒曼调性蝴蝶
舒曼:请求法院做主结婚
谈“调性”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为了蝴蝶
谈音乐中色彩性的应用
浅析笙在柳子戏音乐中的演奏技巧与风格
捉蝴蝶
捉蝴蝶
找找看
调性的描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