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诗文中的“避复”

2020-04-30 06:48李意兰
文存阅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言

摘要:自古至今,人们在写作中非常讲究语言的锤炼,尤其在文字上讲究“避复”。首先,“避复”避免了词语的单调、重复,使语言更加活泼;其次,“避复”也可以使音调富于变化,平仄相对,呈现出错综变化、曲折多姿,给人以音乐美;再次,“避复”可以使语言更加精准。

关键词:避复;语言;词意

避复,是指在同一语句或上下文中,以及相距较近的语段里,在一般情况下,都应尽量避免连续或多次使用语音或书写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刘勰《文心雕龙·裁》:“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反对字词重复使用。自古至今,人们在写作中非常讲究语言的锤炼,尤其在文字上讲究“避复”,“避复”是语言追求的一种技巧。

首先,“避复”避免了词语的单调、重复,使语言更加活泼。如:《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一句中“群山万壑”,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为“千山万壑”?因为诗的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有“千”字,这首七律总共才56个字,如果首句首字又用此字,明显感觉重复。杜甫将“千”改为“群”,未必是此字有多么精妙绝伦,不过是他为了避免雷同,刻意找个近义词代替而已。“群”与“千”都可以泛指很多,而且都是平声。假如诗中保留的是第一个“千”字,而换掉第二个,那就不止改掉一个字,而是必须将“千载”换作“百代”之类的词了。如此一来,韵律又不协调,所以还是改掉前一个好。

又如“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诸将五首·其三》)”诗中“禹贡”与“尧封”都是指版图。“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诸将五首·其四》)”诗中“无消息”就是“久寂寥”之意。

其实不仅仅是诗,对于其他文体,许多作者也相当注意表达方式的繁复多样,这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几乎随处可见,如: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范仲淹《岳阳楼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藤王阁序》)”,文中的“通”和“极”、“与”和“共”词意相同。

《屈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称”、“道”、“述”如果分开解释,或许有些区别,但在文中意思都是表示“提到”“称道”等意思,之所以用不同的词,也只是为了避复而已。

《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敬”就是“慎”。都是认真严肃、全神贯注地对待的意思。这里不说“慎始而慎终”,显然是为了避复。又:“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尽”“竭”,意思相同。“恩所加,则思无因喜而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上下文分别用同义词“因”“以”,是虚词的避复。

其次,“避复”也可以使音调富于变化,平仄相对,呈现出错综变化、曲折多姿,使人感到活泼清新、起伏有致、音韵铿锵,给人以音乐美。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文中的“衔”和“吞”、“居”和“处”词意相同。

再看《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句中的“姿”、“景”、“态”这三个字的位置在原文中若加以重新安排,内容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意义相近,避复而已。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文中的“臣”和“士”词意相同。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中“佳”“丽”“美”三复其文,造句相同,而选字各异。不仅是行文避复的问题,而且提出了避复的方式和修辞效果。古人在写文章时遇到上下文有相同的字重复出现的情况,往往用同义词互换,就是选择不同的词来表达相同的意义,如“佳”、“丽”、“美”三词不同,却同样表达“美丽”的意义。同义词互相配合,可以避免行文重复、呆滞,起到用词丰富多采,行文跌宕起伏,生动活泼的表达效果。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贾谊《过秦论》)文中的“之属”、“之徒”和“之伦”词意相同。

以上这些情况都是在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上,选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避复,显示用语的变化,增强语言的韵味,给人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再次,“避复”可使语言更加精准

有些同义词,基本意义相同,但感情色彩有别,或抑或扬,或褒或贬,这是由于人们在用词时的爱憎、褒贬和等级观念、宗法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差异。利用同义词感情色彩的差别,选择适当的词语来表现对人物、事件的态度,是人们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读者通过这些精心选用的词语,可以准确地把握人物的爱憎好恶,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如:“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其中“竟会” 、“竟至” 、“竟能”三词乍看相同,其实不然。“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至”表示到了什么地步,“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三者分别用于不同场合,表示着不同的感受,各臻其妙,如果统一用其中的任何一个,就不免失之粗糙。

“避复”是写作的基本功。如果一篇文章充斥着大量雷同的词语,就会使语言单调而缺少变化。“避复”的运用,作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词汇。“多财善贾,长袖善舞”,只有储备足够的词汇供自己随意选用,才能避免重复单调,从而显示语言运用中应付自如、活泼潇洒的风姿,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张昭政.文求变化须“避复”[J].学语文,2004(2).

[2]刘桂华.浅谈古汉语同义词的修辞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3(2).

作者简介:

李意兰(1965年-),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和应用文写作。

猜你喜欢
语言
肢体语言
语言的魅力
用鲸鱼“语言”通信
White Lover
写写画画G20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语言,文字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