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完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的必要性及举措

2020-05-03 13:48柴龙珍
青年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技术升级专业建设

摘 要:为了快速的响应区域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文章分析了柳州高职院校完善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健全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机制的一系列措施,进而打造新的高职教育模式,同时提升柳州市高职院校服务产业的能力。

关键词: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专业建设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导,但一份调查问卷指出,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专业对口率仅28.48%[1]。虽然造成实习岗位不对口因素很多,但在某些方面同样反映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对等的矛盾。区域产业结构及技术水平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变化,同时必然带来就业结构变化。高职院校要想更好的服务水平就必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素质做出不同调整[2]。为了快速的响应区域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一、完善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机制的必要性

(一)企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柳州某企业是在我国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时期,基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承建的区内第一家国家级智能工厂与美国车桥(AAM)联合成立的合资企业。该企业集成了广西汽车集团多年智能制造建设经验。下文以该公司为例进行简要分析技术进步对技术人才需求产生的变革性影响。

公司主要通过(一)建设ERP(企业资源管理)、OA(办公自动化)、PLM(生命周期管理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WOMS(物流管理系统)、SRM(供应商管理平台)、MES(能源管理系统)、EAS(设备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SCADA(设备监控系统)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产品设计、生产、物流、仓储、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二)加强智能设备设施投入,如产线级MES系统,自动化柔性化产线、搬运机器人、全自动焊接机器人/线、立体仓库、AGV(自动导引小车)等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正逐步实现机器代人;(三)引入RFID(射频技术)、VR/AR(虚拟/增强现实)、图像识别、MBD(基于模型的设计)、数据挖掘、NB-IOT(窄带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四)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信息孤岛,实现设计、生产、运营、工艺、物流、管理等数据的互流,实现生产监控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化、数字化,以数据推动企业运营。相关技术的引入对企业实际生产管理产生变革性影响,对员工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工作岗位正发生颠覆性变化。

(1)有些岗位正在被机器取代。通过WOMS系统、AGV等技术的应用取代了车间送料岗位,实现了车间物流无人化;全自动差、减壳生产线(一种CPS-信息物理系统)的引入取代了数控机床操作工;先进的接触/非接触式检测设备上线,取代了产线质检工位和岗位;工业互联网平台取代部分生产运营信息管理人员;产线级MES正在逐步取代线边库巡视员;立体仓库系统正在取代取料员……。

(2)新的岗位需求。新的技术应用也产生了新的岗位需求。无人化生产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搬运机器人、焊机机器人等,的管理维护需要高素质的维护工程师进行设备维修、故障诊断、故障排除等;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人员进行数据维护、应用开发、异构网络通信故障诊断、工业互联网维护等;NBIOT/5G等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模块的大量采用需要专门岗位负责维护管理;数字孪生及MBD技术标准的引入对设计人员提出新要求;VR/AR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需要特定人员基于生产需要,依托特殊平台进行厂房建设、产线改造、车间布局等虚拟验证优化,以缩短设计规划周期等。

此外,上汽通用五菱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阳和齿轮厂柳东分公司等一大批高技术企业也正在加快产品技术升级,探索经济转型新途径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柳州市支柱产业的技术变革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高职院校仍然按照以往专业及专业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将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违背服务区域经济的使命,造成高校就业率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增高。

(二)政府导向的需要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计划在全国1418所高职院校,5.8万个专业[3]中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4],旨在建设一批引领职业教育改革、支撑我国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以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保障高技术人才资源供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使高职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智能制造战略及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基石。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008年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很大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制造业仍处于复苏阶段。随着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实施及国内用工成本升高,国内制造业扩张减缓,各生产企业面临新的生产压力,为此,国家于2019年进行企业减税措施。针对汽车行业,国内汽车市场黄金发展期已经过去,汽车需求量区域平稳,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变的异常惨烈。打造高质量产品成为各企业纷纷改革目标,这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需求。

二、健全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举措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区域产业结构及技术水平的变化必然带来就业结构变化。高职院校要想更好的服务水平就必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层次做出不同调整。为了快速的响应区域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构建高水平专业群。

(一)构建健全专业建设组织

以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使我国制造业走向内世界高端的目标为宗旨,作为供给侧的高职院校应以需求侧(企业)为基准,要以供给侧改革以满足需求侧为建设重点。为此,高职院校可构建校、院、系三级单位参与的专业建设机构,即,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院级专业建设办公室及各系专业规划员三级专业建设机构。

(1)系级专业规划员。为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系级专业规划员应每年赴企业尤其区域支柱产业及龙头产业企业调研,掌握企业内与本系专业建设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洞察新的岗位需求以及新的技术变革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所带来的新的专业需求,合理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及规划新的专业,及时调整技术人员培养的数量、质量等。

(2)院级专业建设办公室。在院级专业建设职权范围内调整专业建设内容,对超出职权的组织材料上报校级专业建设机构,由校级建设委员会统筹安排。

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关注国家、地区经济政策形势,了解工信部、地方工信部门重点建设内容,结合区域经济现状,合理地、前瞻的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如,2015年至今,工信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及平台、物联网、数据挖掘、物联网(IOT)、IPV6等技术应用[5],政府引导推动的技术推广必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最终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更高要求。

(3)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应以学校优势专业为依托,在综合考虑本校基础条件上,制定学校专业建设战略。针对二级单位提出的专业建设资料,应优先考虑区域产业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

(二)协助企业构建职位分析科

企业是技术人才的需求方,也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机构。为实现高职院校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学校应协助、号召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的相关企业及校企合作单位成立以人力资源部牵头的职位分析科,以此为高校改革及建设指明方向。职位分析科的成立主要是解决目前企业用人专业不对口、员工素质与岗位不符、通用性过强造成的培训成本居高等问题。

职位分析科要由人力资源部、职能部门、科室/班组、战略规划科等多方参与,将企业各层次用人需求信息进行综合,再次基础上职位进行分类,将各类专业与员工受教育程度、素质等挂钩,基于企业内部实际建设情况及业务发展,以专用型招聘替代通用型录用的招聘模式。

此外,高职院校应经常与企业业务规划部门沟通交流,以服务企业未来规划业务为出发点,以产教结合为手段,以工学结合为目的,定制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切实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三)主导开展行业职业教育指导论坛

(1)新型高素质人才需求分析。高职院校担负着服务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是区域高素质人才输出的基地,为更好的满足区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践行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还应联合政府、企业积极组织区域行业职业教育指导论坛,邀请区域内各行业企业人员、职业院校人员、高校研究所专家等参与,积极探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员新的技能要求,及潜在技术进步对人才需求。在有限高职教育资源下,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术人才。

(2)高职院校新定位。论坛还应积极探讨高职教育培养人才在社会劳动中的定位,让企业有针对的进行招聘。笔者认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应该定位于工人和生产管理人员之间,应该是企业当中的“士官”,是企业一线生产人员中的核心,是企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力量。高职教育应该以培养技师为根本目标。

以制造业为例。制造业企业对外招聘一般分两种: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近似对应于技术人员招聘和技术工人招聘。技术工人由一般职业教育负责,不应该定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不满足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定位。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侧重学生理论素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较高,但应用能力稍差。随着近些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应届毕业普通高校大学生成为企业尤其国家重点产业及区域龙头企业高校招聘主要对象,以技术储备或其他缘由让其从事除技术工人以外的其他岗位,甚至是技术工人。文章认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与普通高等教育定位矛盾。首先,普通高校学生侧重理论学习,对实践有一定了解但不够深入,毕业时多数未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让其转入技术技能岗位可行,但是造成了教育人才的浪费。在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前提下,懂高等理论知识,会技术技能的工作是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对口岗位;其次,普通高校学生姿态较高,较大的职业落差造成学生离职率过高,同样给企业生产造成一定的不稳定。因此,行业职业教育指导论坛积极发挥其社会影响,改变部分企业招聘理念,以新的定位对高职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促进高职教育的高素质发展,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四)政府引导

政府应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制定完善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及校企合作奖励机制,鼓励企业与学校开展业务合作,积极实践双元教育。

三、结语

文章以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矛盾出发,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及政府政策指出了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动态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一种新的政府、行业、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多方联动的行业职业指导机制,以更好的培養服务区域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新出路,从而打造新的高职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绍中,欧阳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试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3):123-125,138.

[2] 汤书波,张媛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2):73-81.

[3]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190402_376471.html.

[4] “双高计划”实施 高职教育要下一盘大棋[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1100256277283639&wfr=spider&for=pc.

[5]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EB/OL].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2930/n3757020/c6405664/content.html.

作者简介:柴龙珍(1989- ),女,汉族,河南漯河人,山东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管理、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技术升级专业建设
基于远程运维技术升级昆钢新区烟气治理的应用
李辉废塑料加工设备技术升级产量高更赚钱
光源技术升级,色彩还原更鲜活 光峰WeMAX APUS-30E
基于IPv6的校园网技术升级及性能测量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溴化丁基橡胶成套技术升级
技术升级 科技助力 全球擦布市场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