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文化自信

2020-05-03 13:48张铭洋陶鹏飞
青年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张铭洋 陶鹏飞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丰厚理念、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根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并将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在一起形成“四个自信”,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梳理、创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时代特征进一步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突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精神特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叙述,充分体现了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党鲜明的文化立场,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时代,党从全面发展和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提供丰厚的滋养、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充沛的底气。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今天,更要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以科学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有科学的态度,需辩证的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并存,有些在逐渐演变中失去了积极、进步的意义,有些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还有一些在创造之初就有压制人性、反人道的消极因素,如君权族权夫权统摄下的等级观念、有悖人性的愚孝、摧残身心的陋俗、有违人心的价值观等。这些糟粕我们应该在时代的变化中将其抛弃。

我们今天传承和发展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蕴含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有利于推动当代社会发展和进步、长期发挥正能量的文化。其内容包括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诚其心、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以及多样而珍贵的人文精神。这些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兴盛,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其时代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这个世界上,都屡见不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都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2)对美学、文创的深刻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新,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国家、謳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文艺创新,文学创作是时代精神前进的主步伐。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着力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党对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3)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还将文运与国运、文脉与国脉相并列,彰显文化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文化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间的血脉联系。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科学回答了在党治国理政的今天为什么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大问题。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等,都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是理想信念坚守的根基,应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与时代特征上。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

中华文明发祥于华夏大地,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并经由各种文化源头融合演变而成,走过了发轫兴起、繁荣发展、近代衰落又逐渐复苏的历程,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质、气度和神韵。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為中华民族的基因,扎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仁者爱人、与人为善、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华文明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相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中,表现在风度气质和言谈举止上,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涵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是涵养民族文化自信的根与魂,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具有连续性、包容性、和谐性的时代特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连续性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价值层面可以找到中国古代与中国现代的对接点、中国与世界的对接点。中华大地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历史久远且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体系、规范统一而又接续使用的中国文字、体量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断演变成熟的大一统政治制度、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等,都促使中华文明具备了一种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稳定性,进而获得文化上一以贯之的连续性。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应邀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撰写碑文。其中有一句话:“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这是对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真切写照。中华文明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但是文化没有断流过,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

中华文化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既融合了中原、楚越、北方草原、西域等境内众多地域文化的因素,也通过与世界各大文明广泛交流,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因素,始终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形态。比如,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同儒家、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长处、本色、优点。都需要去学习和借鉴,重视汲取文化的优秀养分,也是考验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气度。可以说“开放包容”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重要根源。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和谐性

长期的农耕文明,培育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和人际关系。自古及今,文明总是以和谐的眼光看待宇宙万物,以和谐的伦理精神为人处世,以和谐的情感与心灵体验世间美好事物,形成了以和谐为特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天下大同”“和而不同”构成了中国人认知、看待世界的基本方法,既是人生的哲理,又是生活的智慧。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首次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他说:“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对“命运共同体”的倡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全球化和网络空间背景下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的深刻把握,以及追求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时代理念。

三、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脱离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坚定文化自觉自信,再怎么“信”也没有任何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动态的、历史的,其中有这个民族固有的内在的传统。新时代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高度重视网络传播等各种现代表达方式,综合运用H5、LED、新媒体等各类载体和现代科技手段、融通多媒体资源,充分彰显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一批博物馆推出移动客户端、掌上应用APP,利用VR、AR技术实现了馆藏文物资源三维可视化展示,丰富了观众体验,有效激发出大众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比如:故宫博物院开设文创产品专卖店、专卖柜台,在电商平台上开通文创旗舰店等,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展会和文创产品评比,带动故宫文化逐渐成为热门大“IP”,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从而也加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积淀,又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需要我们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展现出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再次强调这一要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方针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同时又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通过新视角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手法,以小见大地展示民族文化的气质养成和魅力。比如:城市将传统建筑文化纳入城镇规划设计中,提炼出凸显本地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并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以更为创新的方式,广泛而深入地融入国民教育、融入道德建设、融入文化创造、融入日常生产生活,逐渐形成人人了解、人人保护、人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是涵养民族文化自信的根与魂,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有针对性的鉴别和科学的继承,着力加强传统文化创新创造,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10-18.

[2]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R].2013-08-19.

[3]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4-05-04.

[4] 党评文.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2).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 葛丛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47-48.

[7] 郝立新,朱紫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境遇与价值选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1):1-7+107.

[8] 孙浩.以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J].新西部,2019(24):138-139.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高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D014。

作者简介:张铭洋(1996.07- ),女,汉族,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陶鹏飞(1991.07- ),男,回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