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蕴含的哲学基础

2020-05-03 13:48党晨晨
青年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战略理论思想武器。“四个全面”目标的实现必将为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必将为世界格局和世界形势带来深刻变化,其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彰显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哲学方面的内容的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原理。

关键词:四个全面;全面从严治党;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这个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系列中重要的新思想之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它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提出来的。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辩证唯物论的要求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立足于当代社会现实,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应运而生,列宁认为:“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 反映。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是“直面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注重党员干部实践本领提升”这一实际存在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在承认国家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党内自身建设上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提升,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具有物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的问题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工作作风问题。”基于这种客观存在,我党正视现实,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改进,勇往直前,推進全面从严治党,要在思想方面严抓,加强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及党性教育,增强“四个意识”的教育,用铁的纪律要求全体党员及干部,要形成不敢腐不想腐的观念,严选用人机制从源头上保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使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处于不败之地。

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唯物辩证法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要求

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发展,是对其最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和所要求的内容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第一,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3]这表明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我们既要从部分中去把握整体,又要从整体中去把握部分,“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整体性的观点。从人数上看“全面”涉及全体8900多万共产党员以及全国上下450多万个党组织,从治理角度来看,“全面”涵盖党员及党组织建设的各个领域,不同方面以及不同部门,其中将领导干部作为治理重点。“严”指的是面对任何腐败行为,敢与其做斗争,绝不松懈,不容忍任何有损党员形象的事和人的存在。“治”不仅包括对中央和省市县党委,也包括各种基层党组织,从上到下全面治理,做好分内之事。从严治党不只关乎党本身的生存问题,也关乎国家的未来命运。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这是从整体上去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二,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和办事情的过程中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要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面从严治党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它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全面从严治党被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又上了一个新高度,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全面从严治党内部本身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与其他三个“全面”相统一,相联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要对事物充满希望,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于党的建设任务艰巨,涉及的面广,人员范围大,不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不能畏缩,要坚信通过不间断的理想信念教育,作风方面的规范严格要求,全体党员会真正地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头人。

第三,体现了现象与本质的观点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在逐步通过实践检验达到对事物及问题的理性认识,最终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正确的切合实际的思想观点,进而才能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科学决策。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不仅面对不义之财时不能控制自己,对待工作也是敷衍了事,态度不积极,只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问题看似只是表面现象,本质上却是党员干部的信仰不坚定,作风不正派,纪律不严格,是党性问题的严峻性。如果没有政治纪律的保障,没有组织纪律的约束,也没有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管理,可以想象党内是个什么状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4]总之,思想问题、作风问题、纪律问题,表面上是各个分开的问题,本质上却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问题。

第三,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认为,人民群众不仅仅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生产的物质财富和以及有助于精神境界提升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就要求我党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工作中时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把人民群众放在工作对象的主要地位。全面从严治党观点中执政为民等观点不仅从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坚持了群众观点,而且有效地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这一基本原理。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也要求全党要“始终不渝地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认为全党治国理政的全部工作体现在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以及改善民生等工作之中”。在新时期,我们全体党员干部更要以党员为主体以领导干部为引导在联系群众制度方面下功夫,也要在互联网+的普及下,不断进行理论方面的创新,制定出适合互联网时代下的具有与时俱进意义的群众工作机制。

三、结语

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有全面看问题的眼界,也要有抓重点抓主流的策略。其思想来自于实践,是通过实践检验正确的思想认识,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它的提出有其社会现实基础,也通过马克思哲学理论的要求在不断地完善充实其内容,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坚持了群众观点,贯彻了群众路线。新时期,在面临国内外前所未有的挑战下,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坚决同一切有影响党的思想的先进性以及弱化全体党员纯洁性倾向的问题作斗争,始终不渝地保持全体党员思想上的先进性以及纯洁性,进一步增强全体共产党员的创造力凝聚力以及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N].新华社,2019-10-31.

作者简介:党晨晨(1989- ),女,陕西西安人,在读研究生,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