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

2020-05-06 09:22罗杨
青年文学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意境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语言文化被人们称之为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之处,语言文化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国际中凸显自身的影响。人类之间的交流需要语言作为支撑,本文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特征,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提出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能力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应用;意境

作者简介:罗杨(1990.12-),女,仡佬族,贵州贵阳人,本科,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0-01

前言:

所谓汉语言文学,具体指的是借助汉语的编著方式形成的一种文学作品,之后通过汉语作品的方式来实现交流沟通,下文通过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特征等内容,对提升人类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应用等方面有现实性意义。

1、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特征

1.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利用汉语言文学中涵盖的内容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促进自身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扩展自身思维能力,能够更有效品鉴汉语言文学作品,从本质上来讲,学生具备汉语言文学这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能切实掌握其中的应用语境,这对增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积极性作用。

1.2专业主体具有特定性

就汉语言这门专业的性质而言,因此所涉及的专业范围比较广,但从整体上以文科生为主要教学对象,还有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才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的魅力性,也就使得对于语言应用与意境的分析受到相应的重视和关注。

1.3具有明显的交际性

语言作为人们生活中比较普遍的沟通工具,为人们在情感表达上、语言锻炼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机会,人们通过运用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机会,对其赋予了相应的情感,这就在一定程度体现出语言的应用意境。

2、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

2.1在人际交往上的应用

古往今来,人们在进行社交活动时,语言作为其中的必备条件,整个交往过程也需要语言作为支撑,这也就从侧面体现出语言在人际交往中重要性,同时这也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必要方式,更是人们在社会生存过程中的必备能力之一。随着当前时代世界经济逐渐朝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与外界之间进行交流的机会也因此逐渐增多,这也就在侧面上给予了汉语更多展现的机会。

2.2在阅读理解上的应用

人们在进行阅读理解过程中,语言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方式和工具。在人們在进行交往时,通过语言来表达彼此之间想要表达的观点,同时这也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一种能力,汉语言文学也同样。学生要想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和观点,这就需要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在具备相应的汉语言文学能力基础下,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进行理解,能够提升自身对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能力,对学生未来在语言运用等方面有现实性帮助意义,对今后的工作学习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益处[3]。

3、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能力提升策略

3.1增强学生汉语言文学意识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学习过程中,要想切实培养学生对汉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意识,例如通过组织汉语言文学作品竞赛,语言交流方面的活动等等,以此来加强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的意识,明确当前时代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所在。另外,学校也应该给予汉语言文学教学一定的重视力度,加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力度,在现有的学习基础上提升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以及对作品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能力。

3.2加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背诵、朗读以及阅读

在进行语言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学习法宝主要是背诵、朗读以及阅读。因此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而言,要想切实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就需要学生对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阅读持积极性态度,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所阅读作品的记忆,除此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作品多次朗读训练,以此来帮助学生养好良好的语言应用语感能力,例如每天早晨进行语言文学作品晨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语感。

3.3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以及先进教学课件

随着当前时代社会的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互联网技术逐渐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同时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变化,随着互联网可应用的范围逐渐扩大化发展,这也就为我国古典书籍的研究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5]。

其一,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帮助学生针对性查找古典书籍中的生僻字。例如《道德经》,有些学生对这些生僻字不认识,输入法也难以把这些生僻字准确写出来。

其二,教师可根据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学习课件,通过运用互联网app将图片、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但制作微课课件需要注意的是,将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即可,时间最长不要超过十分钟。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从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专业主体具有特定性、具有明显的交际性、生活性这四个角度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特征;之后从在人际交往上的应用、在阅读理解上的应用、在写作上的应用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最后从增强学生汉语言文学意识、加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背诵,朗读以及阅读、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以及先进教学课件三个角度探究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能力提升策略,旨在提升人类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语言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昭羽.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J]. 农家参谋, 2017(22):162-162.

[2]梁俊刚. 浅谈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29):74-74.

[3]刘丹柏.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解析[J]. 现代交际:学术版, 2017(15):73-73.

[4]关婧.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解析[J]. 中国建材科技, 2018(1):164-165.

[5]张新凤. 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研究与分析[J]. 大连大学学报, 2017, 38(5):136-139.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意境
情融意境韵含美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中國畫的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探析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困惑与解决措施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现阶段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不足及对策浅析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