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的一条路径

2020-05-06 09:22李静
青年文学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措施

李静

摘  要:本文围绕网络文学评论话题进行了探究,分析了文学的基本形态,研究了网络文学与口传文学的共同性,最后针对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提出了引入口传文学评论理论的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路径;措施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0-01

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转变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升级,新时期网络文学事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呈现多元发展的模式。作为国家重要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网络文学体系的发展还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加强理论探究与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推动国家文化体系更加健全繁荣。加强网络文学评论理论架构路径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学形态分析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形成了豐硕的成果,在不到三十年的发展进程中,网络文学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进一步健全体系,同时还应当加强领域的细分,比如在网络文学评论方面进行深度探索,才能更好地促进体系更加完善。网络文学评论的理论架构空间大,可以充分吸收和借鉴相关的成果。研究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的路径,首先应当探究文学的基本形态。

按照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麦克鲁恩形成的理论成果分析,文学形态通常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口头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以及电子传媒文化阶段。网络文学属于民间口传文学的进一步延伸。总体上还可以将文学划分为口传文学、书面文学以及网络文学三个层次。从祖先原始人开始口传文学就已经生成,最为广泛,体裁也非常丰富,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创作。从文字出现开始口传文学是一直在发展和眼神,从最先在贝壳、金石等载体上记录,发展到后来造纸术的出现,通过纸质载体进行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发现到后期进一步推动了书面文学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进步,书面文学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以《诗经》为代表的口传文学经典作品,再到后期形成的词曲等等,都是文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口传文学逐渐消失。但是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民间文学形态又再次被关注。文学和网络的融合,让口传文学、书面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由于网络文学发展时间比较短,严格地说网络文学是口传文学和文本文学融合发展的产物。

二、网络文学与口传文学的关联分析

网络文学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文学形态,口传文学史代表最古老传统特色的文学形态,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两者在创作方面都体现了自由性的特征,无论是谁,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感悟、体验等创作相关的作品,形成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另一方面两者都具有丰富的文体形式。从古代文体的出现,发展到后来不断衍生,形成了多样化的文体方式,对于网络文学和口传文学而言两者都可以用相关的文体进行表达,并且随着不断发展和文化传承,会有更多的新文体不断涌现。此外两者在文体体量方面也具有相同的属性,有的体量非常大,有的体量有比较小,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另外网络文学和口传文学都具有类型化的鲜明特征,都包含很多的同种类型的故事,这也为个性化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参考。网络文学和口传文学还兼具幻想性、匿名性的特点,这也是两者相互关联的重要体现。

三、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路径分析

在网络文学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周期比较短,所以在理论建构方面还需要积极吸收现有的成果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探索适宜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的新机制。通过对网络文学和口传文学进行共通性分析,可以看到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方面可以对口传文学评论相关的理论资源进行借鉴和吸收,一方面口传文学评论理论建构体系比较健全,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特征关联,所以可以兼容吸收。当然网络文学评论主要呈现方式是网络小说,但是单纯地运用单一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会面临体量大等困境,所以可以借鉴或参考口传文学相关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全面收集、筛选和深度研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掌握文本的精华,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从而推动网络文学作品关注度不断提升、吸引力不断增强。在网络文学评论理论构建的过程中,一方面相关的学者可以充分借鉴民间文学等形成的相关的评论理论资源,同时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现代智能载体等搜集更多的成果,并充分体现网络文学评论的独特属性,打造更具特色化的传承性的网络文学评论理论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网络文学事业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为此还需要在相关的人才培育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加强高校相关网络文学专业和课程的设计,鼓励学者在网络文学评论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借鉴中西方文化成果,更好地探究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以此才能更好地厚植文化发展基础,全面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全面融合,实现文化大繁荣。

总之,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需要寻找相关的踪迹,与口传文学具有良好的共通性决定了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可以参考口传文学相关的资源来进行继承、创新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网络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支持。当然在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路径探索的过程中还应当突出时代性、特色性和传承性,全面统筹分析研究,才能更好地为网络文学评论理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支撑。

参考文献:

[1]宋家宏.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的一条路径[J].网络文学评论,2019(12).

[2]单小曦.网络文学的美学追求[J].文学评论,2014(09).

[3]王兆胜.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兰州学刊,2016(01).

[4]汪余礼.试论数字时代文论创新的四条路径[J].中国文艺评论,2017(09).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