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向苍天呼吁》

2020-05-06 09:22付素萍
青年文学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鲍德温加布里埃尔苍天

摘  要:《向苍天呼吁》是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代表作。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通过探究黑人女性黛博拉的悲剧人生,披露了父权文化影响下广大黑人女性所遭受的性别、种族和阶级压迫,试图帮助唤醒底层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

关键词:《向苍天呼吁》;黑人女性

作者简介:付素萍(1979-),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性别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01

1.引言

传统的西方男权社会意识认为,女性因其固有的女性气质,具有与男性不同的本性,她们适合的社会角色是妻子和母亲,家庭是实现她们价值的最佳场所。进入工业社会后,男女不平等的处境更加凸显。长期以来,由于性别、种族等方面的原因,美国黑人妇女除了和黑人男性一样受到白人社会的种族主义歧视外,还要受到来自种族内部的性别主义压迫。

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是美国二战后一个非常重要的黑人文学家。他的《向苍天呼吁》同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和拉尔夫·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一起被并称为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的典范。

在《向苍天呼吁》中,鲍德温以世纪之交的美国重建时期为时代背景,以从南方农村到北方城市来谋生的穷苦黑人为题材,以纪实的手法揭露了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種族歧视和性别压迫的沉重罪恶,不经意间表达了对女性的同情、理解和支持。

2.针对女性的多重压迫

生活在蓄奴制下,黑人妇女没有婚姻自主权,她们的身体或被奴隶主蹂躏或被迫变成奴隶主传宗接代的场所。“下崽机器”是白人奴隶主对黑人妇女形象的极端侮辱,很多黑人妇女和她的丈夫、子女一起成为奴隶主手中待估的有价动产,肆意的遭鞭打、被强暴、被买卖。

奴隶制被废除以后,强暴依然是针对黑人妇女的最主要的迫害之一,加布里埃尔的第一任妻子黛博拉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不幸的是,在大男子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南方社会,人们不但没有对她施以应有的同情和保护,反而更加关注她作为性工具的价值和对男人的吸引力。黛博拉的父亲不甘女儿遭受侮辱和虐待,前去为女儿讨说法,却被那些白人施暴者殴打致死。父亲和自身的遭遇让少女黛博拉认清了现实的黑暗,哭告无门之下,她不得不用宗教来麻醉自己,一方面用来逃避残酷的现实境遇,一方面来保护自己的女性特质。黛博拉少女时代的遭遇是废奴制以后,广大黑人女性的缩影,即奴隶制被废除,黑人及黑人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和提升。

黛博拉内心倾慕加布里埃尔多年,却始终不敢主动追求幸福的爱情和婚姻生活。在和丈夫的日常相处过程中,她一直处于从属地位,从不主动发表意见或者提要求,连最基本的话语权都没有。她不敢把对丈夫的爱宣之于口,对丈夫的称呼也是带有尊敬意味的“牧师”。这既反映了她对丈夫的崇拜和爱戴,同时也是对自己和丈夫不对等地位的潜在认同。在黛博拉的世界里,牧师代表着上帝的权威,既能改变她的名运,又能主宰她的人生。

结婚不久,表面虔诚内心虚伪的加布里埃尔就引诱了同一个小镇上的黑人少女埃斯特,这最终导致了年轻女孩的无辜死亡和他的私生子的出生。表面上古板顺从实则细心敏感的她,冷眼旁观着丈夫的无耻。当她在痛苦与病痛中结束了自己的不幸人生后,留给这个世界的只是一个影子——加布里埃尔的已经死去了的妻子。作为一个以悲剧形式出场的人物,她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男人控制,成为性别霸权和种族特权的双重牺牲品。黛博拉的不幸命运,其实是鲍德温所处时代贫民窟所有黑人女性的人生写照。

饱尝婚姻生活不幸的黛博拉,尽管生活中近乎失语,却从没想过离开带给她巨大精神痛苦的丈夫,这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在父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世纪之交,作为一个受教育程度低下的黑人女性,她内心深处对男人仍然充满了天然的崇拜和依赖之情。在她的童年时代,父亲曾经带给她过足够的呵护和关爱,她对男人仍然充满幻想,对家庭充满渴望,梦想找到一个像父亲一样疼爱关心自己的男人。另一方面,虽然表面又黑又丑,看起来毫无情趣可言,她的内心异常清醒,知道自己缺乏自我谋生能力,一个人无法自力更生,需要一个丈夫来养活自己。黛博拉的不幸人生反映了女性面临急剧变化的社会时如何把握机遇和重建社会角色的问题。

3.结论

纵览全书,鲍德温对美国重建时期的黑人女性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她们的不幸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刻画和描述。作者试图通过这些表面上屈从男性凝视而事实上内心进行反抗的女性形象,为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广大黑人女性指明道路。

参考文献:

[1]Baldwin, J. 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 [M]. New York: Knopf, 1953.

[2]Harris, Trudier. Black Women in the Fiction of James Baldwin [M]. Knoxvill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85.

[3]稽敏.“交错性”批评范式考据—兼论美国非裔女性诗学[J]. 国外文学, 2011(4).

[4]稽敏. 美国黑人女权主义视域下的女性书写[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5]特璐蒂亚·哈里斯.《向苍天呼吁》新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西蒙娜·德·波伏娃. 第二性[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7]张杏玲. 流散文学的黑人文学身份建构[J]. 求索,2015(8).

猜你喜欢
鲍德温加布里埃尔苍天
岁月人生
成为世界杯裁判的清洁工
加布里埃尔:成为世界杯裁判的清洁工
成为世界杯裁判的清洁工
路上
模仿特朗普,真是活受罪
露丝· M. 鲍德温:铁腕童书太太
讲理的人
谢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