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复工复产的“春天里”

2020-05-06 09:29张越
中关村 2020年4期
关键词:春天里中关村复产

张越

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出现,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虽然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因疫情而改变,但在疫情期间,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至关重要。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有超过90%的企业实现了复工复产。这既是中关村企业积极战“疫”的热情使然,也是中关村各机构积极推动多项政策举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行动成果。

中关村按下发展“提速键”

昌平园82个重大项目,全面提速开复工。

2月18日,小米智慧园区项目正式复工。为实现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两手抓”,项目部在工地设置了健康筛查区、集中隔离区、应急隔离区、正常生活区,并采取点对点包车方式运送四川、河北等地劳务人员进场。务工人员上岗前,要经过严格的健康筛查和隔离观察,期满后入场施工作业。

与此同时,位于沙河镇七里渠南北村的好未来昌平教育园区项目也已于2月9日正式复工。为使工人做好个人防护,施工项目部定期采购补充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定时消毒落实分餐制等。

据了解,今年昌平园重大工程项目共计82个,其中续建54个、新建28个。截至目前,包括小米智慧园区、好未来昌平教育园区在内的16个项目已经复工,其余项目近日陆续全面复工。

小米智慧园区项目位于沙河镇七里渠南村回昌东路与北清路交叉口北侧,施工现场塔吊林立、钢筋切割机轰鸣不断,戴着口罩的工人师傅们正在紧张忙碌。据项目部负责人丁永利介绍,“基本进入正常施工状态。”

2月以来,园区与中公教育、中国移动信息、小米二期、百奥药业二期、爱博诺德二期、东华原扩建、华辉安健等13个项目签订协议,已累计有高精尖产业项目入库150个。

此外,全国首家研究型国际医疗产业转化平台暨高博国际研究型医院3月25日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昌平园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2月列入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计划。从项目签约、规划选址到开工建设仅用时124天。

截至目前,昌平园已复产企业297家、复产率99%。

顺义园斥资4.28亿,第三代等先进半导体项目开工。

3月30日,由北京顺义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第三代等先进半导体产业标准化厂房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中关村顺义园北京汽车生产基地板块内,建筑面积7.4万平米,总投资4.28亿元。

据介绍,此项目为2020年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碳基数字集成电路与传感器芯片的研发及规模生产,有利于增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以第三代等先进半导体产业为主导的高精尖产业在顺义区集聚发展。

中关村顺义园经过前期的探索,已经在第三代半导体衬底、关键装备、配套材料以及产业服务等环节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具有良好的先发优势。

去年8月,中关村管委会联合顺义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中关村顺义园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推动中关村顺义园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

为保障疫情期间项目施工按时动工,顺义科创一方面严格落实《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施工现场管理的通知》要求,做好返京施工人员14天隔离观察;另一方面提前筹备各项建设准备工作,保障了项目建设如期启动。同时,顺义科创制定了严格的疫情期间施工方案,在项目工地实施了封闭施工、体温监测、定期消毒、数据上报等多项防控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顺义园引进北京中微芯技术有限公司、迪希埃(北京)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43家,累计注册资金8.2亿元。同时,第三代半导体联合创新基地、车和家智能新能源汽车、航天产业园等10个在建项目已实现全部复工。

目前,建设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2022年4月完工。

大兴园扩区9平方公里,打造千亿级“中国药谷”。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是中关村大兴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年间逐步整合周边工业区和开发区形成了一座健康新城。北京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处于“三城一区”建设定位中,正是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據介绍,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将扩区9.1平方公里,另外将京南物流基地和大兴东南工业区纳入政策区范围,形成30平方公里组团式发展之势。

现有面积仅13.4平方公里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去年完成总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52%,相当于每平方公里能创造约22亿元收入;当期纳税17.4亿元,同比增长21.7%;基地企业申报专利已超2000件,均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超高速”。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基地企业科研人员日夜攻关,热景生物、科赫生物等企业第一时间研发成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五和博澳的桑枝总生物碱片获批上市;以岭药业连花清瘟等“战疫”产品第一时间捐赠或供应给疫区一线;民海生物联合中国疾控中心等快速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灭活疫苗”研制。

疫情期间,线上活动实现了供需对接。近期的一场线上招商推介会,就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和行业专业人士,促成了多个项目的应用落地。

未来,预计基地将在2025年建设为“研、产、商、展、疗”为一体的健康新城,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变身为国内领军的“中国药谷”。

中关村科技战“疫”成果显著

科学技术是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中关村科技企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据初步统计,示范区共有200多家企业的技术产品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检测试剂、疫苗和药物方面,卓诚惠生和博奥生物分别研发的检测试剂盒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应急审批。还有新兴四寰、金豪制药、纳捷、华科泰、金沃夫等5家企业的检测试剂盒进入国家药监局的应急审批通道。药物、疫苗的研发周期相对较长,目前已有科兴生物、泽辉生物、神州细胞、舒泰神、天广实、中美福源、盛诺基等中关村企业在加紧研发疫苗、细胞注射液、干扰素药物等方面的研发,部分已经进入临床阶段。在老药新用这一方面,三元基因、凯因科技和以岭药业等中关村企业加班加点生产被国家卫健委推荐使用的药物,紧急发往全国各地。

在测温设备和口罩方面,百度、旷视科技、千方科技、格灵深瞳、领邦智能、镓族科技等企业积极开展新型智能测温设备与系统研发,并在机场、车站等大人流场所实现落地应用。面对口罩紧缺状况,纳通医疗、依文、联合益康等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转产引入生产线生产市场急需的口罩。新名医、易净星、博辉瑞进、利亚德等企业发挥技术优势,研发可多次消毒、重复使用的新型口罩。

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助力抗疫方面,东华软件、神州数码、亚信安全、奇安信等企业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直接参与应急医院信息系统及安全建设。推想科技、深睿医疗、安德医智等企业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助力新冠肺炎的临床诊疗。云知声、龙芯中科等提供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和基于国产CPU的医疗自助终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便利。百度、京东、美团、猎豹移动、达闼科技、云知声、灵动科技、云迹科技、智行者等研发的机器人、无人车,广泛用于药品、物资的自动配送、清扫消毒和社区疫情防控。字节跳动、京东健康等企业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势,积极参与“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建设。佳讯飞鸿、视联动力等企业迅速搭建了疫情防控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互联互通视频会议系统等信息化平台,保障疫情防控体系的高效运转。

疫情暴发以来,中关村企业发扬大爱精神,纷纷捐款捐物。据初步统计,截至3月底,100多家中关村企业累计捐款捐物的价值已近30亿元人民币。

积极推动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是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中关村一区十六园按照“防疫在先、有序复工、科学细致、确保落实”的原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

中关村管委会加强了对分园疫情防控情况的督促检查。截至3月16日,中关村管委会累计派出402人次,以“四不两直”、随机抽查、联合检查等方式,对16个分园的66个重点园区、148个重点楼宇、267家重点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总体来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分园、企业、楼宇能够严格落实北京市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四方责任”,疫情防控整体态势积极向好,复工复产有序平稳推进。

疫情暴发后,中关村管委会第一时间成立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支持企业科技抗疫和复工复产。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和落地。参与制订北京市“十九条”“十六条”措施,制订实施中关村支持科技战“疫”10条措施,并加快推动相关政策细化落实。今年已拨付超过3.2亿元的支持资金,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经费补贴、科技信贷和融资租赁支持资金项目等政策已经开始申报,积极引导孵化器响应政府号召减免房租,109家孵化器合计减免租金1.1亿元,与小微企业共克时艰。

二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开展中关村疫情防控领域高价值专利项目线上路演活动,推动中科院微生物所等机构的15项高价值专利加速转化;举办9期抗疫科技成果转化线上“火花”活动,筛选推介抗疫成果转化项目47个,参与活动人数超过2000人次。深入开展前沿技术产品挖掘征集,截至3月底已收到569家企业的1123项技术产品服务,通过筛选已发布两批抗击疫情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清单,涉及172家企业的275项产品和服务。清单发布后,已有80多家企业110余项技术产品达成合作意向。

三是加大企业复工复产保障服务。搭建中关村企业联系服务平台,当好“服务管家”,送上“服务包”,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问题。比如,策划实施“中关村放心工作餐直供行動”,推荐全市放心餐饮企业和点对点食材、蔬菜、水果配送渠道,保障复工企业防护和后勤服务。积极协调物资渠道,为有关分园、重点企业解决口罩30余万只。支持社会组织召开“中关村企业专场网络招聘会”,已发布招聘岗位808个,计划招聘毕业生3600余人,已经接收简历1万余份。中关村管委会还将联合网络招聘平台、各大高校,开展“抗疫情助就业”中关村企业公益网络招聘活动。针对供应链需求问题,积极协调各方,已经帮助解决怡和嘉业、泽辉生物、和利时等企业的10多件供应链需求。

下一步,中关村管委会将持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研发,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做好创新创业主体的“服务管家”,积极破解企业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助力企业跑出研发生产加速度,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中关村力量。

猜你喜欢
春天里中关村复产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春天里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复产复工 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春天里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