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郴州莽山瑶族当代婚俗及其文化内涵

2020-05-06 09:22李丽君
青年文学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婚俗文化内涵

李丽君

基金项目:郴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郴州莽山瑶族婚俗文化变迁及旅游开发研究》(编号:Czsskl2018023)、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郴州莽山瑶族婚俗文化及变迁研究》(编号:czzyktyb2017-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婚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莽山,坐落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南部的五岭群山中,历来为瑶族(过山瑶、八排瑶)聚居地,本文拟探究该地区的婚俗状况,并分析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能从一定程度上折射瑶族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莽山瑶族;婚俗;文化内涵

[中圖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9--02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莽山传统婚俗多姿多彩,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莽山瑶族传统婚俗与现代婚礼

他们的婚嫁大致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女方嫁到男方,二是男方到女方家招郎上门,三是男女两边走。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完成恋爱、看人家、订婚、迎亲、落户、拜堂、婚宴、炒茶以及回头门等程序。

(一)恋爱

男女青年的恋爱一般是在市场赶集或者节日喜事上相会。有时候,男女双方在劳作当中勾通交流,产生感情。有的是通过亲戚和朋友的介绍认识。通过这几种方式认识后,双方建立感情。每次相会的时候,女方都会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他们在相会时,以歌传情,通过对歌相互了解。

(二)看人家

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女方及其家人去男方家“看人家”,即查看男方的家庭情况。女方在家长与部分亲戚(爸妈、弟弟、小姨、姨夫等)的陪同下去男方家看男方的房屋、家庭条件等情况,男方置办酒席予以款待。临走时,男方家长给每一位客人一个红包,以示满意。

(三)订婚

男方父母要带上一只大公鸡去女方登门拜访“认亲家”。如果双方都合意了,由媒人再到女方家“拿年庚”,即女方父母向媒人提供女儿的生辰,并写在一张红纸上叫“红帖”。拿到“年庚”后,男方请算命先生给这对青年“合八字”,若八字相克,男女双方都愿意,也不能成婚,男方只好请媒人退回女子年庚红帖。退了红帖,双方也不记仇,只怨八字命不好(过去这种做法拆散了不少有情人)。有的干脆不“合八字”那就叫“不开书”。

(四)迎亲

迎亲是婚礼仪式的核心环节。莽山瑶家婚俗一般先要请师公来主持例行驱邪、祭颂等仪式。被“招”方由若干人随伴娘或伴郎把新娘或新郎送到半路,而招亲方的接亲队伍到半路迎接,他们敲锣打鼓,吹唢呐。迎亲队伍一般由7人组成,除乐手外,其中有一人是接娘也叫侍娘。她的任务是接新娘并侍候,这个人通常由儿女双全、夫妇均在、名声好、有福气的中年妇女充当。还有个少不了的角色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小男孩,他提着锣拿着锣锤,走在队伍中间,他的身份瑶语称“喀荷”,意即“引子、招福童子”,并有专门的“咚荷”酒(宴)。

新娘到家时,由伴娘给新娘在新郎家门前空坪洗脚、换鞋,不论天晴还是下雨,伴娘都要撑着新红雨伞,由男方请的“接亲娘”带新娘进厅屋。这时,师公(道公)拿一只公鸡站在大门口,杀鸡敬天地神灵。做完这些事,接亲娘站在大门坎上,将新娘的雨伞收下来,羍着新娘走到祖先神位前行鞠躬礼。接亲娘带着新娘进人洞房休息,其他送亲的客人在厅堂里轮流洗脸洗脚,完成这道程序后,主家摆桌给送亲人喝茶,然后,送亲人自由活动。

(五)落户

女方出嫁当天,伴娘牵着出嫁女到祖先堂前拜别师公(道公)告知祖先,女儿将出嫁到男方家了,从此她的“户口”就迁出了,叫“拆人口”,请求祖先一定要保佑她在男方家平平安安过日子。新娘到了男方后,在拜堂时,也请师公(道公)将红花血酒(即往酒里滴一些鸡血)敬祖先,举行添人口仪式,告知男方祖先已添进人口,希望男方先祖接纳,并祝夫妻二人家庭幸福平安。

(六)拜堂

乐队吹奏拜堂曲,新娘双手拿着一块小长方新毛中,接亲爷站在新郎背后,扶着新郎拜堂的双手,拜天地三拜、朝中间拜拜,往左拜三拜,往右拜三拜,跪着拜三拜,站立再拜三拜(女的不跪不拜),四个轮回,共七十二拜,这时乐队暂停一下,给新郎新娘饮交杯酒,主婚人一手一杯双手交叉,送到夫妻嘴边叫他们俩各饮口,主婚人唱恭贺歌。

(七)婚宴

瑶家婚宴无厨师。不论谁家招亲,婚宴杀猪、当厨的是本家男舅,没有明男的是自己的叔伯。此时的以累为荣,你如果不要他下厨,他会生气的。瑶家婚宴的酒席席桌是用门板一块接一块搭成的。客人们在鼓乐中,一拨一拨地轮流吃,没有上下席之分,吃完一拨又来一拨,一直吃到傍晚。汉入称为流水席。到晚餐又从上午先吃的第一拨人开始轮流吃。到深夜12时,附近回去了的客人都会赶来,这时才是正酒席,这正酒席划拳斗酒、且歌且饮,要吃到天亮。

(八)炒茶

“吵茶”是一种娱乐活动,与喝茶有关,跟汉族的“闹洞房”相似。只是被吵的对象不同,形式不同,并且时间也没有具体限制,这是过山瑶一种独特的婚俗。举办完婚礼的过山瑶家里,亲戚朋友多的家庭一般都很热同。每到晚餐后新郎的伯母、婶婶、堂姊妹一拨一拨地进出于新郎家。她们去看新娘、找新娘聊天、家长里短谈家常话。新娘与婆婆家人热情迎送,不停端茶送水,乐此不疲。这样一来,使新娘很快认识了村里人,消除陌生感孤独感,熟悉了当地情况及风土人情,使新娘很快融入新家庭。

(九)回头门

嫁出去的女子第二年正月初二回娘家,叫做“回头门”。回到娘家,男方都会给岳父岳母家和媒人家送双礼,即两块大约一斤半重的条子猪肉,另加一个猪腿扣肉,其他亲戚每户送一块条子肉女儿回到娘家,一到大门口先放鞭炮报喜,娘家再放鞭炮还礼。每到一家都要先拜年、后送礼。就餐时,娘家人都要请来客人陪新郎新娘。一般的回头门,都是七不去八不回,到了正月初九日,新郎新娘去拜访过的亲戚们在娘家聚餐送新夫妇回家。这一天,娘家人都穿上新衣服,打扮得十分得体,把女儿女婿送回男方家回头门的当天晚上,人多睡不下,找来歌手坐歌堂对歌。客人走,娘家人放鞭炮送行,高声唱留客歌。

二、莽山瑶族婚俗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这些婚俗的研究,从 中不难发现其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较强的男女平等观念。

相对于汉族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瑶民们深入骨髓的男女平等观念在婚俗上体现得更先进。莽山瑶族的婚姻中不管是男到女家、女到男家都很常见,没有偏见,他们从不言“嫁”、“娶”、“讨”,统称“招”如“招媳妇”、“招郎”、“招夫”。进而,在养育下一代时,他们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没有性别歧视。

(二)驱邪避凶的文化心理。

这种驱邪避凶的文化心理主要体现在婚俗禁忌和物品及数量的寓意上。在传统瑶族社会婚俗观念中,人们认为新娘新 郎处在危险状态下,这种危险来自于某种超自然的恶势力的侵袭,必须有一系列净化防护的特别措施。正是这种驱邪避凶的深层文化心理,导致瑶族人的婚俗禁忌很多。 如, 深夜迎亲的习俗,是因为在瑶民的观念中,深夜迎亲不会碰上“四眼”。据传“四眼”是极凶的,正常人只有两只眼睛,多了两只眼就多了心思。如果遇上“四眼”会使夫妻失和,互相猜忌。所以,即使深夜迎亲也要带一把伞,用伞遮住新娘的头部,这样即使在路上遇到“四眼”也被伞遮住了。

瑶民们婚礼中的物品颇有讲究:婚礼中用的最多的即是红色的东西,用红纸包礼金、贴墙脚、贴嫁妆,来烘托喜庆的气氛;花生、红枣、瓜子等,则象征着祝愿新人早生贵子。物品的數量也有其意义所在:嫁妆里的东西都是双份的,如两张椅子、两瓶酒、两盏洋油灯等,三牲也必须是双份,这象征着成双成对;红包讲究整十整百,寓意完整,有些红包数量尾数都是9,谐音“久”,寓意长长久久。

(三)普遍的祖先崇拜和鬼神信仰。

在婚礼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婚礼禁忌,如在祭祖仪式中,既要祭祀祖先也要拜祭盘王、灶王、观音娘娘等。参与祭祀的长辈还要向祖先和天神通报本家子孙即将举行婚礼,希望祖先和天神保佑他们夫妻和顺,食用祭祀过祖先和天神的祭品则能带来好运;新娘在换上婚纱后,要将最里面的衣服反穿,这样能够避邪,防止鬼怪的伤害。在婚宴时准备“拦门拦脚”酒搭晚餐,则是把新娘的家先(死去的亲人灵魂)拦在门外,不让其跟新娘进入男方家。具体做法是:师公(主婚人)叫人把方東两只脚放在门外,两只脚放在门内,骑放在门坎上桌上摆六个酒杯,三牲(鸡、猪肉、鱼)各一碗。师公敬六杯酒,献上香烛、钱纸,表示告诉新娘新郎双方先祖,今日新婚之喜,众先祖共同饮酒,交接新娘。

三、结语

传统文化有着超常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通过社会教育的渗透和习俗的沿袭进人人们的意识深处,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莽山瑶族婚俗作为一种社会风尚, 在现代生活潮流的冲击下, 逐渐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隐藏在婚俗程式深处的婚俗文化及其文化心理依然是一脉相承的,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参考文献:

[1]邓湘宜.《莽山瑶族文化》[M].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2]何彩霞.《湖南宝寨瑶传统婚俗》[M].华龄出版社。

猜你喜欢
婚俗文化内涵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山西夏县方言婚俗词中的婚俗文化探究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墨江哈尼族扭鼓舞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浅谈对传统紫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民族互动下的山西婚俗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