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洪崖洞:生命需要的放松

2020-05-06 09:29俞敏洪
中关村 2020年4期
关键词:崖洞朝天门天涯海角

俞敏洪

过去的重庆,人们听说最多的是渣滓洞,那是后来的革命教育基地。

今天的重庆,大家提到最多的是洪崖洞,那是全国“网红”打卡的地方。

我来重庆很多次了,都是为了工作,匆匆忙忙过来,急急忙忙离去。我曾经在嘉陵江对岸看过洪崖洞的夜景,沿江一抹古建筑,十几层楼,灯火辉煌,人影幢幢。隔江而观,霓虹逐波,宛若人间仙境。

这次来重庆,我也没有打算去洪崖洞。晚上9点钟忙完工作后,回到宾馆想去散散步,打开地图,发现洪崖洞离宾馆只有十分钟的距离,于是我沿着马路向洪崖洞走去……

重庆这座城市,是我到过的人间烟火气最重的一座城市。一到露天,空气中就充满了火锅的味道,那种麻辣的飘香,不仅钻到你的鼻子里,还钻到你的衣服里,甩都甩不掉;离开重庆,味道仿佛会跟你一路到天涯海角。听着周围人一句句的重庆方言,你不想融入这座城市的文化都不行。

走到洪崖洞,是人山人海的热闹。洪崖洞是四A级旅游景区,其实看上去,这里就是一个立体化了的大火锅店,或者说像是一个重庆土特产批发零售市场。

把洪崖洞修成商业街之前,这里是一个没有什么人关注的地方。洪崖洞火了,这是当初政府修建的时候没有想到的。当商业入住,灯光一开,隔江看去,一片璀璨,仿古建筑也独具魅力,加上重庆人民喜欢热闹的个性,洪崖洞出乎意料地火了。立体式的商业街布局,也平添趣味,能够让人一步一景。从楼顶往下走,感觉自己好像从天上走向人间;从底层往上走,又感觉自己步步登高,上接天庭。这种变化,是平面的商业街再热闹也不可能感受到的。

但真正让洪崖洞火的,是“网红经济”的兴起,洪崖洞成了“网红”们“打卡”的集中地。我上上下下逛了一圈,就发现很多“网红”在拍视频,有对着手机解说的,有旁若无人对着手机跳舞的,真是各显神通。

中国人的个性、趣味和爱好,形成了中国经济的独特形態。整体来说,中国人太容易被别人影响。别人的评价、看法、生活方式和趣味,都能够极大影响到我们个人。

我们许多人是容易随大流的那种人,最怕的是特立独行,怕和别人不一样,或者怕别人看不起。所以很多人并没有过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而是根据别人的看法来塑造自己的生活状态。很多人表面上的独特,不是为了真正的独特,而是为了得到特定人群的认可。一方面,我们太注重自我,害怕自我被别人忽视;另一方面,我们消解了自我,急于追随别人或者和别人融为一体。

曾经很有历史厚重感的朝天门码头,现在倒是有点冷落了。从地图上看形状,朝天门像是从两条大江中跃起的龙头。如今这么多高楼压着它,给人感觉有些沉重。更加可惜的是,朝天门那么有历史的码头文化也随之消失了。

洪崖洞的兴起,算是对朝天门的码头文化做了一点补充,以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方式,把朝天门挑夫的沉重化解成了一种吃喝玩乐的轻松。大家到这里来,不再带有历史的负重。尽管建筑是仿古的,但整体却充满了一种喜剧般的梦幻。人们来到这里,就是来放松、来悠游、来吃吃喝喝,或把酒临风、或临江观景。两条江、一座楼,江水无声流逝,把一地的热闹甩在后面,而在热闹中的人们,互相成为对方的风景。

日子就是这样过去的,我们总是在为了生存而努力的重负中,以及在劳累后想要释放自己的轻松中,消解掉我们生命一本正经的意义。吹吹江风,看看众生,闻着火锅的味道,终于明白,生命自在只不过是一种周而复始的重复而已。在这种重复中,唯一有意义的就是你还活着,而且能够感受快乐,还能够感受到有人和你一起快乐,即使那些人天涯海角,和你从未相识。

猜你喜欢
崖洞朝天门天涯海角
刘俊
美丽的洪崖洞
朝天门
点绛唇 朝天门
洪崖洞这个超级网红是如何炼成的
走出重庆的那扇门
朝天门编年史
仙居
天涯海角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