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法视角下初中英语语法有效教学探析

2020-05-06 09:24逄英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2期
关键词:英语语法语法语境

逄英晗

【摘要】本文通过对本区域几所学校的英语语法教学课堂观察,发现目前语法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师一味讲解授受、学生机械式记忆、学生演练习题等传统的方式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交际法的视角出发,创设语言环境,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运用多媒体教具等策略,以提高语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交际法;语法教学;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初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而语法教学则是构成这一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构建的基础,是语言的组织规则在实际场合中的使用,它赋予语言以结构为系统的哲学思辨。语法教学依然是目前初中交际法语境下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对初中学生打好目的语言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语法课如何教学的问题也一直以来成为第一线教师讨论的焦点问题。因此,对在交际法视角下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法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探讨。

二、传统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法教学脱离交际语境

从目前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来看,仍然有不少教师只注重语法例句的分析、朗读,乃至机械的句型操练,没有设置语法情境,以充分调动学生总结语法规律和特点,以及在语境中运用语法的教学活动。这种脱离语境进行词汇讲解的语法教学不仅违反了现行教材对语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无法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师生对语法教学的错位认知,偏离了交际语境

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语法中的“法”是规则,而在大部分学生眼中,语法是语言的结构。在“对语法这一概念怎样理解”的选择上,选择“语法是为更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打下基础”的学生人数不到总人数的一半。这一现象说明: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会偏向对“法则”的解释,而学生则认为语法的学习就是使用语言结构进行言语实践。这样的认知差异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侧重语言规则的讲解,无论怎样都不利于创造良好的交际氛围,学生因而处在一种枯燥地听讲解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英语。而且,教师在所擅长的教学项目上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不一致,教师擅长讲解语法规则,而学生在理解后不希望教师再重复讲解,学生最感兴趣的言语项目是对话练习,这样就造成了师生之间对语法教学需求错位的现象,表明语法教学还没有置于交际情境中进行。

三、交际法视角:语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习得语法

师生都必须以交际法为教学的逻辑起点,认真转变语法教学的认知,创设语言交际环境,以语法的实际应用为方向,尽可能营造交际教学的氛围,给学生更多主动权,使之将教材中出现的语法知识用于语言实践。教师可在情境中围绕重难点展开教学,采取有效的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语法,激发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语感,总结语法规律,而不是枯燥的例句朗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使用英语开展语法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法句型“what′s the matter?”“ I have +身体部位ache”时,教师可提前让扮演角色,学生扮演病人的不同病症、医生等角色,医生对病人进行询问:“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headache/stomachache/toothache.”这样,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语言交际情境,把所学的语法知识应用于其中,并通过生动的演绎,在活动中实践语言,习得语法。

(二)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让学生主动习得语法

教师要适时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激发学生互动交流,以达到在相互协作、交流研讨中主动习得语法的目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将课堂教学任务通过小组的形式加以完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激励,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语法学习的兴趣;又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头脑风暴,以主动习得语法。教师应该根据语法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设计学习活动。例如,当讲解“like + doing”及人称和数一致语法点时,笔者把全班分成6-8个小组,按照合理的搭配选好组长,给出一幅图片,由组长主持“Guess”游戏,“what is the girl like? What are the boys like? She likes drawing/singing; They like playing basketball”,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员相互讨论用法,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主动习得语法。

(三)运用多媒体教具,让学生在直观中习得语法

教育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在大阅读背景下,阅读方式已经从传统的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静态模式向以动画和短视频的动态模式转变。因此,教师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英语学科教学的实践中,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语法教学。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语法知识时,可以利用课件制作出一些动画效果,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场景中习得语法知识。另外,在一些语法知识点的解析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快闪短视频的方式,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加深学生对语法知识点的记忆。如,当老师在讲解可数和不可数名词的时候,教师可利用触控显示屏设置由学生扮演的“小兔子”闯关任务,“小兔子”需要完成挑战,有不同的物品,需要送达目的地,一个需用不可数名词,一个要用可数名词,设计游戏效果,“小兔子”可把不同种类的物品放入自己的篮筐中,这此过程中教师可与“小兔子”对话,“why do you put it in your basket? Because it can count/it can't count.”通过有趣的形式,习得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用法。因此,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法教学之中,使兩者高度融合,让学生在直观中习得语法,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语法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理解句子和篇章、准确表达思想的能力为目的。语法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习语法有助于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有利于进行人际沟通。语法能力或语言知识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并且只有将语法教学与特定语境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语法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只是从对本区域部分学校的课堂观察出发,发现大多数学校的语法教学脱离交际语境,师生对语法教学存在着错位认知等的现象,并据此提出语法教学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策略:即从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习得语法;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让学生主动习得语法;运用多媒体教具,让学生在直观中习得语法。但本研究只是初步的,其有效性还需进一步通过实践的检验,以期在今后的语法教学与研究中更好地促进学生习得语法知识,提高其语法运用能力,为初中语法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1]N. Chomsky,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 (mimeographed).

[2]N. Chomsky, Syntactic Structures, Netherlands, S-Gravenhage: Mouton & Co.

[3]N. Chomsky. Three model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language[J]. IR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10,1956:113-124

[4]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陈雪.浅谈大学英语语法教学[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J].魅力中国,2009(01):156-158 .

[6]刘道义.高级中学英语课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张福.语言迁移与英语语法教学[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99-102.

猜你喜欢
英语语法语法语境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跟踪导练(二)4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参考答案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