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2020-05-06 09:24陈小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2期
关键词:语文作业主要问题优化策略

陈小凤

【摘要】作业是评价学生学业的一种手段,如何解决作业“数量过大,耗时较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质量偏低,忽视能力”的问题,优化语文作业,减轻学业负担,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四优化”(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时间、作业评价)行动研究解决上述问题。结论:通过突出“有效性、层次性、趣味性”优化作业内容,通过布置“常规性、检测性、实践性、自主性”优化作业类型,通过“短作业与长作业互补”优化作业时间,通过“丰富评价符号、实施等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价、多角度进行评价、适当用延迟评价”策略优化作业评价。

【关键词】语文作业;主要问题;优化策略

一、主要问题

1.数量过大,耗时较多。为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语文老师往往会用以练习册和练习卷的方式加强训练,这些训练内容面面俱到,数量繁多。学生每天要完成这样一份作业,耗时多,负担重。

2.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老师布置的作业普遍存在:书面的多,实践体验的少;识记的多,思维训练的少;应试的多,能力训练的少。全班共用一套题,周而复始,枯燥无味。

3.质量偏低,忽视能力。老师为了省时省力,一般都是在市面上挑选练习册推荐学生购买,质量良莠不齐,千人一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二、优化策略

1.优化作业内容

学生每天写作业,如果每天的作业都千篇一律,就容产生厌恶,因此,要优化作业内容。(1)有效性。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往往会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而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这种现象在期末测试之前更甚,让学生苦不堪言,甚至讨厌做作业。改变这一现状,老师首先要改变观念,明确学生做作业不但是为了巩固知识,还为了提高能力,不能厚此薄彼。故此,老师设计的作业要有针对性,针对知识的要点和薄弱环节。比如,经常要做的听写作业,学生已经掌握的字词就不用反复听,只选择掌握不好的字词便可。

(2)层次性。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个体,虽然同在一个教室里听着同一个老师上课,但掌握知识的程度却因人而异,因此,如果老师布置作业一统化,收效必然不大,故此,作业的分层布置是必要的。首先,我们可以把班级学生按能力的高低分为几个层次,然后按学生的层次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其次,作业量也由少到多、由易到难进行分层,关照每个层次的学生的知识需求。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后,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作业:①学习了《草船借箭》后,你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文中找出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适合能力偏低的学生做)②摘抄体现诸葛亮特点的语句,并抓住人物一个特点进行片段仿写。(适合能力中等的学生做)③学习《草船借箭》的写法,抓住典型的事例描写一个人物,突出人物特点。(适合能力较好的学生做)

(3)趣味性。学生喜爱,才会乐做。老师设计作业应关注作业内容的趣味性,首先从题目要求开始,把常用的祈使句变成充满童趣的比喻句或拟人句,例如,修改病句,可以设计成“当啄木鸟医生”。组词,可以设计成“找朋友”等,增加题目的亲和力,让学生乐做。其次把内容设计得有趣。把常用的抄抄、写写变成说说、演演、画画等,比如,《精卫填海》是一篇古文,为了激发学习兴趣,笔者设计了让学生说故事和演故事,在学生理解透这个故事后,再布置把这个故事编成连环画,配上文字,变成小人书。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昂扬,收获也多。

2.优化作业类型

(1)常规性作业。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按每日、每周、每月的方式设计一些常规性的语文作业。比如,每日背一首古诗,每周写一篇周记,每月读一本课外书,日积月累,养成语文学习习惯。

(2)检测性作业。着重检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习得。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堂堂测、课课测、月月测、学期测,不同的测试有不同的要求,堂堂测、课课测是小测,只设计一两个知识点便可,耗时一般在五到十分钟。月月测重点是对单元知识的检测,全面训练。学期测是对全册书知识要点的检测,全面训练。

(3)实践性作业。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布置观察、搜索资料、动手操作等类型的实践作业。比如,在结束《爬山虎的脚》教学任务之后,笔者就布置学生种两种豆子,对比观察豆子生长的过程,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写成观察日记。经过实践,学生写出来的日记条理性特别强,感悟也特别深。

(4)自主性作业。着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分层作业,学生可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与同学交换题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教学《冀中的地道战》时,笔者让学生设计作业,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设计出来的题型非常丰富,质量赶超老师。有学生设计:读原著,观看《地道战》,进一步深入了解地道战;读课文,按课文的描写画地道,说说地道战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收集地道战故事,开展地道战故事会……

3.优化作业时间

(1)短作业。它一般用来巩固知识和训练技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它耗时少,效果也立竿见影,是老师经常设计的作业,所以,设计这类作业要讲究它的实效性,比如,常用的读拼音写汉字、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等,就是属于这类作业。

(2)长作业。它相对“短作业”而言,时间跨度较长,是语文课外学习的载体。一般用于实践类的作业,比如,观察某种动(植)物、阅读一本书、收集某些资料等,学生在持之以恒地做的过程中,形成习惯,习得能力。

4.优化作业评价

(1)丰富评价符号。不仅使用常规的对或错的批改符号,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其它的评价符号,比如,图案或文字符号,如用学生喜爱的 “☆” “” “”等符号评价,还可以用“棒”“Good”等文字评价,个性化评价让学生耳目一新,从感观上力争获得老师的好评价。

(2)实施等级评价。每个学生的能力不一样,做出来的作业效果固然也不一样。为了鼓励学生争当优秀,老师要善于用等级评价,比如,按作业质量的高低评价“☆”的颗数,“☆”的数量越多,评价越好。这种评价同样可以用在文字上,比如,质量最好的作业可评价为“优+”,次之为“优”,再次之为“优-”。还可以累积升级的方式评价,比如优质的作业可以得到一颗“☆”,累积五颗“☆”就可以得到一朵“”,累积五朵“”就可以得到一个“”,最后就可以获到老师的奖品。在等级评价的促进下,学生会力争上游。

(3)多用鼓励性评价。用符号评价简单明了,但有时必要的鼓励性语言评价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当你发现平时写作业不好的学生,这次作业做得特别好,你可以给他一个“”评价,还在他的本子写上鼓励性的评价:“非常高兴看到你的进步,继续努力,加油!” 学生接收到老师的鼓励后必定会心生喜悦,更加努力。

(4)多角度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不仅仅限于老师,还可以是学生和家长,不同的作业我们要甄别对待,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性。

(5)适当用延迟评价。延迟评价就是推迟评价,这种评价方式适合用于作业做得不好的学生,让他们拥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在学习上又重拾信心,继续前行。

实践证明,通过优化“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时间、作业评價”,较好地解决了作业“数量过大,耗时较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质量偏低,忽视能力”的问题。总之,老师只有优化语文作业的形式,才把学生从繁重的语文作业中解放出来,学生才能学得轻松,老师才会教得轻松。

猜你喜欢
语文作业主要问题优化策略
谈学生语文作业纠错评价的有效策略*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