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播撒到学困生的心灵深处

2020-05-06 09:24钟运彩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2期
关键词:耐心奇迹爱心

钟运彩

【摘要】学困生无论是学业、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班主任工作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假如班主任用爱心与耐心教育学生,并不断地利用学生的优点激励他成长,就一定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与爱。

【关键词】学困生;爱心;耐心;奇迹

在每个班里,几乎都有学困生存在,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就是不爱学习,行为偏差,学习成绩不理想,成为家长和老师心中的痛。现在的学生、家长对老师、尤其是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工作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假如班主任能给学生多一点爱,把学生的优点放大,用爱心与耐心教育学生,就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甚至可以创造奇迹。

一、用爱燃亮学生的心房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为班主任要多与学困生谈心交心,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关爱。

在我刚刚接手一(2)班的时候,就发现有一个叫小溪的女学生,她说话声音小小的,见人很害羞,上课态度比较认真,作业整洁,学习成绩也不错,而我也常常在班上表扬她。可是到了第二个学期,我发现她整个人都变了似的——上课的时候,她要么东张西望,要么做小動作,要么两眼望着黑板发呆……总之,是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但是一到下课,她的精神可足了,喜欢追逐打闹,惹是生非。至于作业,要么不交,要么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

一次测试,小溪的成绩很不理想。于是,我找她谈话,希望她把心静下来,做一个热爱学习、遵守纪律,让家长、老师和同学喜欢的好孩子。但是,她好了一两个星期后又依然我行我素。我电话跟她爸爸沟通,得知他经常要到外地出差,有时甚至一个月也见不着孩子一面,家里就留下爷爷和奶奶照顾小溪的生活起居。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小溪是个留守儿童。为了让她重拾学习的兴趣,我上课的时候就特别关注她,午休时常帮她盖盖被子,有空时还找她聊天,我们什么都聊,但不怎么聊学习。她会跟我说很多她家的事,我也了解到,她会这样,纯粹只是想引起大家的关注。说到底她也只是一个缺乏爱的孩子。后来,我向她爸爸提出最好每天给小溪一个电话,跟孩子聊聊天,关注她各方面的表现。渐渐地,我发现小溪上课认真了,脸上的笑容更甜了,成绩也追上来了。

二、用表扬激发学生的潜力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直以来,老师都很迷信批评的威力,惟恐学生骄傲自满。其实,批评的结果怎样呢?批评不仅没有让学生乐意接受并改正不足,反而使他们产生“抗批评性”:你声色俱厉地批评,学生装模作样地接受,可是一转身,依旧我行我素。

前几年,我教的五(2)班有一个男生,他叫小星,因父母出国打工,他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由于老人过于溺爱孙子,缺少合理的家庭教育。小星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学习不努力,沉迷网络游戏,常常不完成作业,有时还打架。开始,我由于管教心切,经常加以严厉批评,可效果并不太好。后来有一个和小星要好的同学告诉我,每次批评之后,小星抵触情绪很大,有时悄悄躲在暗处偷哭。我沉思之后,发现自己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竟然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就在那时候,小星报名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校运会,在200米跑步比赛中不负众望拿了第一名。于是,在班会课上我对他说:“小星同学,感谢您为我们班争了光!老师和同学相信,以后,你在学习、纪律上拿出‘跑步的精神,你会成为我们班的骄傲!”这时,他自信地点了点头。这以后,我经常找他谈心,一发现他有进步就及时表扬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慢慢地,小星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三、用耐心引领学生成长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要想把一个学困生转化成好,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教育的人,不管他是个多么‘没有希望和‘不可救药的钉子学生,他的心灵里也总有点滴的优点。”假如老师能多一分耐心,多一点关爱的话,奇迹就会发生。

刚接到六(5)班时,我的“前任”就告诉我班里有个“感统失调”的特殊学生小晨,她学习成绩很差,家长也不在乎她的成绩,每次考试时,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考试,她妈妈都会自动为她请假。她平时主要表现为多动,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不服从管理或不遵守纪律,爱发脾气,注意力不能集中,难以安静学习和做完某一件事。

对于这个女孩子,其实我早有所闻,从她读一年级起,她的奶奶就一直在她身旁陪读。做早操的时候,我常看到她和奶奶都是站在班级队伍的最后,奶奶一直在劝她好好跟着领操员做操,可她全然不顾,站在那左顾右盼,时而乱挥手脚引人注意。她读四年级那年奶奶摔伤脚,从此她才开始独立上下学和听课。没想到我竟然和她有师生缘分。

刚开始上我课的时候,她也总是坐不牢,时而看看课外书;时而喝喝水;时而拿纸巾擦擦脸;时而蹲在地下捡东西(她自己随手乱扔的纸巾)……但其他同学早已习惯她的举动,也不会受她影响学习,唯有她的同桌小元终于忍不住向老师求助,说她上课老是扯她的头发,让她无法静心学习。我想她虽然心智略比这些同学小两三岁(相当于小学三年级),三年级的孩子都能管住自己,她也应该能约束自己了。于是,我找她聊天,刚开始她略显紧张,但我见我用手抚摸了一下她的脑袋,一直微笑着望着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还不时点头表示自己在认真听她发言,她也就越说越欢喜,做到有问必答。她告诉我,过去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坐,现在终于有了同桌,她很开心,也很喜欢同桌,所以忍不住会动一下同桌,想跟同桌玩一下……

看着眼前这个美丽的女孩子,听着她兴奋的发言,我觉得上天有点不公平,怎么给了她可爱的容貌却不给她完整的世界?心理暗暗想,一定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呵护她、教育她,让她逐渐融入班集体生活。我温柔耐心地引导她要跟班里的同学一样尊敬老师,上课不要发出声音,更不能瞎搞同学,如果老师的课她实在听不下去的话,就看一看课外书,书中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不会差。自从那次谈话后,她好像长大了一点点,上课不动同桌,有时也能静心听我讲课,但更多的时候她是拿着课外书来看。下课后,她总是快步走到讲台,歪着头对我嘻嘻地笑,问我下一节还是不是我的课。我知道她已经喜欢我,想到“亲其师,信其道”,我抓住时机教育她,提醒她上课少看课外书,多听我的课就更棒了。我知道她正在看《窗边的小豆豆》就跟她探讨里面的故事情节,跟她说:“小豆豆小的时候跟你现在还真的有点像……这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彻子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你爱看书,如果多动笔的话,说不定你也能成为一名作家……”看着露出天真笑脸的艺晨,我还是心生怜惜之情。每每下课后我常跟她聊天,有一天,我让她把刚学完的《草原》的第二自然段背一背给我听,没想到她竟然流利地背诵了下来,当时喜出望外的我忍不住把她揽入怀中紧紧地抱了抱她。

半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小晨在妈妈和老师的耐心引导下,行为日趋正常,慢慢改掉了漏交作业和不交作业的习惯,每次的作业她妈妈都有检查和签名。一次写作课上,我布置了题目为《假如我是——》的作文,小晨在妈妈的辅导下写了一篇至今让我难忘的作文《假如我是一只小白鼠》,文章很贴切她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她想变成一只聪明、讲卫生、惹人喜爱的小白鼠的强烈愿望。文能言声,我知道她自己一直在努力着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子。于是,作文评讲课上我诚恳地邀请她上来朗读自己的作文。刚开始她有点惶恐,不愿意上来,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下,她还是声情并茂朗读了自己写的文章。由于文章写得很有童趣,学生和她自己也忍不住发出咯咯的笑声。课后,她告诉我,毕竟长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登上讲台对着全体同学做分享,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爱心和有耐心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所以,老师们不要再吝啬我们的爱了,不要再舍不得我们的表扬了,把它们都热情地赠给渴望成长的学生,把爱播撒到学困生的心灵深处,让它快乐地在那生根、发芽、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河海大学出版社.

[4]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4.

[5]张万祥.致青年班主任[M].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耐心奇迹爱心
爱心树(下)
爱心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奇迹并不存在
随手一画就是奇迹 随处一放就是风景
爱心的奉献
开心剧场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