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2020-05-08 04:24何永军
四川建材 2020年4期
关键词:设计规范准确性报告

何永军

(中交一公局土木工程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

0 前 言

近几年虽然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保证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必须从完善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开始[1]。因此,对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是保证检测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

1 地基基础检测技术的概述

1.1 剪切波速试验

通过剪切波速试验,有助于掌握建筑所在区域地基土的整体状况,例如泊松比、剪切模量等,如图1所示。以所得检测数据为基础,求得土层孔隙率,进一步判定建筑场地的实际类型,与此同时辅以可行的检测措施,明确地基加固质量。

图1 剪切波速试验

1.2 荷载试验技术

现阶段建筑地基工程检测中,当属荷载试验技术(见图2)的应用范围最广,作为一项典型的检测技术,可为建筑地基的评价提供重要支持。

图2 荷载试验技术

荷载试验需发生在条形基础之上,在该区域内确定具体的位置,为之展开地基承载力试验,以所得结果为基准,综合考虑建筑地基设计规范,针对区域内的工程情况做全面的分析。

1.3 探地雷达试验技术

建筑桩基础检测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探地雷达试验技术,在其支持下,有助于工程人员掌握基桩的精确位置以及埋深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展开探地雷达试验时,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降低检测结果的精确性。考虑到此问题,若检测过程中遇到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此时需合理调整检测方法,以排除地下水的干扰,确保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1.4 低应变检测法

通过低应变法的方式,能够围绕桩基结构展开完整性检测,具体可采用桩基反射波法。实际检测过程中,必须在桩基中形成应力波,对此采取的是在桩基顶部施加激振信号的方式。当形成应力波后,经由桩身结构可以逐步向下传递,最终便会形成反射波,这一过程将产生多项重要的参数,此时通过对波形、幅值等参数的分析,可针对桩身质量做出综合判断,明确其完整程度。

2 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的问题

2.1 缺乏规范性管理

如今我国常用的检测渠道可分为两种,分别为国家机构与中介机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无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原因为目前我国相关检测机构尚未完善,且缺乏一定的划分标准,所以难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从加强对检测机构的规范性管理入手。

2.2 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在进行地基基础检验作业时,时常会因为操作不到位以及建设环节出现交叉等因素从而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避免这一事故的发生,首先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其次明确工程建设环节,避免交叉现象的发生。

2.3 地基基础检测报告有待于完善

在检测工作开展前期,相关单位需要出示明确的检测报告,以此确保工程的可实施性。现阶段,我国相关单位撰写的报告大多存在不足,急需完善。例如部分检测报告在开设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以及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绘制,除此之外还存在检测标准超出规定期限等现象,而这也是导致检测报告准确性堪忧的重要因素。在撰写检测报告时,检测人员自身的水平高低以及对专业术语的掌握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检测报告准确性造成影响。据工程实践显示,因为检测报告在撰写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进行制作,且严谨性未达到标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难以从根本上加强整体建筑施工质量,对整体工程建设没有实际性意义。

3 解决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决定检测工作有效性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工作人员自身的水平高低以及对专业术语的掌握程度,其次检测报告作为一个产品,必须在保证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尤其注意,合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确保质保体系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也要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

3.1 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量也是影响整体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波动理论等相关专业知识,只有对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在施工中做到熟练应用。其次技术人员还要明确机构的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并抱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身心投入施工中。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要秉持公正严明的工作理念,不为个人利益所迷惑,一切从群众出发,真正为群众利益而着想。

3.2 运用现代检测方法来提升质量

为了提升地基检测的精确度,并保证地基工作的高效开展,不仅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施工,更要善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2]。例如在对单桩做承载力测验时,可以运用抗压静载的试验法,以此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在对桩身进行完整性检测时,可以运用低应变法等现代技术手段,在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由此加强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在对支护工程做检测时,可以采用钻心法等方式对其进行检测,不仅能使整体质量得到提升,而且还能改善原来检测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3.3 完善检测机构的质保体系

制定合理的质保体系是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目前我国所有检测机构都设置了与其相关的质保体系,虽然该体系的运行均通过了资质认定,但是仍存在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例如检测报告不规范、检测工作没有严格按照检测体系的规定进行等。所以为了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相关的质保体系。

3.4 制度和措施

合理的制度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其次更要加大对施工环节有效性的把控,只有确保制度的健全,才能进一步保证检测质量。

3.4.1 检测环节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需要设置至少两个技术人员,分别负责检测和记录,在加强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确保检测方案的可实施性;除此之外,在检测环节更要对检测样品进行严加看管,为了加强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在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以及国家相关检测规定进行操作。

3.4.2 数据处理分析和检测报告环节

因为检测工作包含范围广泛,因此,为了保证检测工作的整体质量,在施工前,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措施,只有保证每个施工环节之间相互制约又紧密联系,才能加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例如检测数据这一工作由技术人员进行,而审核报告则由现场检测人员进行,两者之间具有独立性。其中检测报告在审核盖章前必须对其进行最终审查,以此消除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1)在检测工作中,审核人员要秉持公正、科学、全面的工作理念,确保收集材料的准确性,并加强对各检测手续的监测力度。除此之外,更要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无损,合理控制检测有效期,加强结论描述的准确性。

2)在检测工作中,签发人员首先要保证现场记录绝对真实,并对报告材料进行核对,直至确保其真实有效为止;其次要确保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签发人员要加大对原始数据与引用数据的检查力度,并确保两者之间数据具有一致性,避免数据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最终检测结果。

3)另外,在检测工作中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要立即上报,避免超出时间期限,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因为多采用抽检的方式,所以在抽检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更要加大对问题样品的重视程度。

4 结束语

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在整体建筑施工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建筑质量,而且还能消除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检测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以及国家相关检测要求进行,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整改。

[ID:009459]

猜你喜欢
设计规范准确性报告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探讨电力工程结构设计问题及设计规范
报告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报告
报告
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