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0-05-08 05:03李雪花邹汶兵陈一平
广西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胶质传导空腹

李雪花 邹汶兵 陈一平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老年病学科,南宁市 530001,电子邮箱:lixuehua555@yeah.net)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疾病谱也随之改变。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增加的趋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980年我国部分省市30万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1];而到2013年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达到10.4%,其中90%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2];预计到2035年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1.43亿,数量位居世界第一[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体征[4]。DPN是T2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可高达60%~90%,严重者可出现局部溃疡、坏疽甚至截肢等,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5],因此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记蛋白,其表达水平增高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密切相关。但是有关GFAP与DPN相关性的研究主要以动物实验为主[6],临床研究鲜见报告。本研究探讨DPN患者GFAP水平及其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糖尿病病程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相关性,为DPN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DPN分为单纯T2DM组(T2DM组)和T2DM并发DPN组(DPN组),每组50例。T2DM组、DPN组患者的病程分别为(18.56±2.13)年、(11.32±3.24)年。T2DM及DPN的诊断分别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1)神志清楚、思维正常、无语言沟通障;(2)能配合相关调查;(3)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1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2)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或严重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器官移植、甲状腺功能异常;(3)腰椎病变、脑血管、格林-巴利综合征及药物、酒精等引起的等其他类型神经病变;(4)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比、体质指数、血脂和血压水平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方案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3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比较

组别nLDL-C(x±s,mmol/L)HDL-C(x±s,mmol/L)收缩压(x±s,mmHg)舒张压(x±s,mmHg)对照组502.49±0.381.19±0.32123.51±13.3882.85±9.83T2DM组502.50±0.391.17±0.30124.64±12.5785.67±9.74DPN组502.56±0.371.08±0.33128.87±14.7087.53±10.21 F/χ2值0.4961.7902.1652.816P值0.6100.1850.1180.063

1.2 方法

1.2.1 收集资料: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血压及血脂水平等临床资料。

1.2.2 空腹血糖、HbA1c、GFAP水平的检测:于T2DM组和DPN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对照组体检当日,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GFAP,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bA1c水平,GFAP的试剂购自江莱生物科技公司(批号20181220),空腹血糖、HbA1c的试剂购自上海晶抗生物科技公司(批号20181115、20181026)。

1.2.3 神经传导速度:参照文献[7]的方法,采用Keypoint肌电图仪(丹麦丹迪公司)测定研究对象的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median nerve,MMCV)、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common peroneal nerve,PMCV)、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median nerve,MSCV)、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common peroneal nerve,PSCV)。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HbA1c、GFAP水平比较 3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HbA1c、GF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的空腹血糖、HbA1c水平均低于T2DM组和DPN组,对照组、T2DM组、DPN组GFAP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见表2。

2.2 3组研究对象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3组研究对象的MMCV、PMCV、MSCV和PS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PN组的MMCV、PMCV、MSCV和PSCV均慢于对照组,MMCV、PMCV均慢于T2DM组(均P<0.05),见表3。

表2 3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HbA1c及GFAP水平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T2DM组比较,bP<0.05。

表3 3组研究对象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x±s,m/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T2DM组比较,bP<0.05。

2.3 T2DM合并DPN患者血清GFAP水平与空腹血糖、HbA1c、糖尿病病程及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 T2DM合并DPN患者血清GFAP水平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与MMCV、PMCV、MSCV和PSCV呈负相关(均P<0.05),见表4。

表4 T2DM合并DPN患者GFAP水平与空腹血糖、HbA1c、糖尿病病程及神经传导速度的相关性

3 讨 论

持续高血糖、机体代谢紊乱、神经营养不足、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都可能参与了DPN的病理生理过程[8]。还有研究表明,存在于脊髓的胶质细胞也参与了DP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9]。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一种辅助细胞,一般认为它不参与痛觉调控过程。但随着对DPN疼痛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脊髓神经胶质细胞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0]:脊髓胶质细胞对周围神经免疫激活的信号能够做出反应而被激活,之后产生和释放致痛物质,经过各种病理反应后通过兴奋疼痛传递神经元诱发病理性疼痛。GFAP存在于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中,被认为是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性蛋白[11],主要参与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核和细胞膜的连接及骨架重组,在髓鞘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12]。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发挥支持、营养、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并直接与神经元进行信号传递,参与神经信号的加工过程,GFAP为一种中间丝纤维蛋白,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胶质细胞活化的重要指标[13]。此外,GFAP 在维持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中具有重要意义[14]。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血清GFAP表达水平上调提示星形胶质细胞被破坏[15]。林靖等[16]研究发现,当机体神经系统受损时,GFAP被释放到周围组织,血清GFAP水平的变化与神经系统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T2DM组、DPN组GFAP水平依次升高(P<0.05),提示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中的GFAP或可用于评估T2DM患者神经受损情况,有助于DPN的诊断。

神经传导速度可以反映DPN患者髓鞘和轴索的功能[17],当其髓鞘和轴索发生病理学改变时,会影响相应的神经传导速度[18]。本研究结果也显示,DPN组的MMCV、PMCV、MSCV和PSCV 均慢于对照组,且MMCV、PMCV均慢于T2DM组(均P<0.05),提示DPN患者存在神经传导障碍。此外,DPN组患者的GFAP水平与MMCV、PMCV、MSCV和PSCV呈负相关(P<0.05),提示GFAP水平可以反映DPN患者神经系统损伤程度。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DPN组患者的GFAP水平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P<0.05)。长期高血糖导致氧化应激、终末糖基化产物增加,激活蛋白激酶C和多元醇通路,从而促进了DPN的发生及发展[19]。即随着病程延长,DPN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组织损害程度可逐渐加重。因此,GFAP水平或可用于评估DPN患者的病情程度。

综上所述,T2DM合并DPN患者GFAP水平升高,其外周血GFAP水平可反映T2DM患者神经系统受损情况,并有助于DPN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但本研究的患者均来自同一所医院,样本量有限,所得结果需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胶质传导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小胶质细胞——阿尔茨海默病中重新回炉的热点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空腹喝水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GSK-3β活性与小胶质细胞TLR4受体在POCD发生中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