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中学教师的付出-回报失衡与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2020-05-08 05:03黄文静黎燕丽陆钦晨李青杏吴凯丽韦清银邓树嵩
广西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婚姻状况中学教师职业倦怠

黄文静 黎燕丽 陆钦晨 李青杏 吴凯丽 韦清银 邓树嵩

(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百色市 533000,电子邮箱:1655134191@qq.com)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遭受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困扰而产生的状态[1]。付出-回报失衡(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又称缺少互惠或努力-回报不平衡,其解释了工作环境特征和职工身心健康的关系[2]。个体所得到的回报达不到预期设想,就无法实现互惠,个体产生的认知与行为退缩会进一步导致职业倦怠[3]。教师比普通人群更容易产生ERI[4],因此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5]。本研究以桂西欠发达的百色地区为例,探讨该地区中学教师的ERI与职业倦怠现状,为应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百色市5所中学的371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71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问卷有效率为88%,最终纳入328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已婚教师255名,未婚、离异教师60名,其他13名;30岁以下69名,30~40岁85名,41~50岁153名,50岁以上21名。

1.2 研究方法 (1)采用ERI量表[6]调查研究对象的ERI情况,该量表包含外在付出、回报、超负荷3个维度,分别有6题、11题、6题,全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3、0.85、0.86、0.77,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每题分值为1~5分,各维度的得分范围分别为6~30分、11~55分、6~30分。付出-回报比=外在付出维度得分/(回报维度得分×C),C为外在付出维度与回报维度题数的比值。若付出-回报比>1,则存在ERI,若付出-回报比≤1则不存在ERI[3]。(2)采用Maslach的教育者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Educators Survey,MBI-ES)[7]调查研究对象的职业倦怠情况,该量表包括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全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0.88、0.68、0.84[8],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每个维度分值为0~4分,情绪耗竭与去个性化为正向计分,低成就感为反向计分。职业倦怠得分=0.4×情绪耗竭+0.3×去个性化+0.3×个人成就感,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得分分别为相应维度得分的平均分,职业倦怠得分<1.5分为无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得分≥1.5分且<3.5分为轻中度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得分≥3.5分为高度职业倦怠[9]。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秩相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百色地区中学教师ERI和职业倦怠状况 328名百色地区中学教师中,有73.2%(240/328)存在ERI;其中55.5%(182/328)存在轻中度职业倦怠,其余45.5%(146/328)无职业倦怠。

2.2 不同婚姻状况的百色地区中学教师的ERI、职业倦怠情况比较 不同婚姻状况的百色地区中学教师的外在付出得分、超负荷得分、付出-回报比、低成就感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已婚教师的外在付出得分、付出-回报比得分均高于未婚、离异教师,超负荷、低成就感得分均低于未婚、离异教师(均P<0.05)。见表1。

表1 不同婚姻状况的百色地区中学教师的ERI、职业倦怠得分比较[M(P25,P75)]

注:与已婚组比较,*P<0.05;已婚教师和未婚、离异教师的外在付出、超负荷、付出-回报比、低成就感得分均未与其他婚姻状况教师进行比较。

2.3 不同年龄的百色地区中学教师的ERI、职业倦怠情况比较 不同年龄的百色地区中学教师的外在付出得分、付出-回报比、低成就感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41~50岁教师的外在付出得分、付出-回报比均高于30~40岁教师和<30岁教师,低成就感得分低于<30岁教师(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的百色地区中学教师的ERI、职业倦怠得分比较[M(P25,P75)]

注:与<30岁教师比较,*P<0.05;与30~40岁教师比较,#P<0.05。

2.4 百色地区中学教师的ERI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之间的相关性 百色地区中学教师的外在付出得分、回报得分、超负荷得分均与情绪耗竭得分和去个性化得分呈正相关,外在付出得分与低成就感得分呈负相关,回报得分与低成就感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见表3。

表3 ERI、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3 讨 论

中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阶段,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消极影响。ERI与职业倦怠相关[3],百色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研究该地区中学教师的ERI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1 百色地区中学教师的ERI和职业倦怠状况 本研究中,73.2%的中学教师存在ERI,55.5%的中学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烦琐,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达到对等关系,在长期压力下容易产生ERI[5]。根据工作要求-工作资源的理论模型,当工作资源缺乏和工作要求过高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10];百色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学环境差、教师人员不足,导致大部分教师身兼多职,一人担任多个科目的教学任务,日常工作任务艰巨,当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不平衡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3.2 不同婚姻状况下中学教师的 ERI、职业倦怠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已婚教师的外在付出得分、付出-回报比得分高于未婚、离异教师,超负荷、低成就感得分均低于未婚、离异教师(均P<0.05)。这可能是由于中学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大,已婚的中学教师承担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角色,角色的冲突使工作受到干扰,导致付出的时间过多但成效不明显,容易形成ERI。而未婚、离异的中学教师相对更容易把重心放在工作上,易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被尊重的渴望,导致超负荷。根据心理病理学的家庭范式理论,家庭所具有的经济和情感功能是个体获得支持和资源的重要基础[10],未婚和离异的中学教师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更容易导致工作信心不足,降低个人成就感。

3.3 不同年龄的中学教师的ERI、职业倦怠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41~50岁中学教师的外在付出得分、付出-回报比高于30~40岁教师和<30岁教师,低成就感得分低于<30岁教师(均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为,41~50岁中学教师已处于事业发展的成熟期,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因而其在事业上的付出要高于较年轻的教师,但这一年龄段的教师大多为已婚人士,不仅担负工作的重任,还承受着家庭的重担,由于角色的冲突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付出与回报(工资、尊重)达不到互惠时,容易产生ERI;<30岁的中学教师处于事业发展的初期,充满着对事业的远大抱负和理想,容易把重心放在工作上,但由于经验和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职业技能较低,且年轻的中学教师大多数未婚,缺少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使其工作信心不足,容易导致其个人成就感降低。

3.4 中学教师的ERI各维度和职业倦怠各维度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学教师的外在付出得分、回报得分、超负荷得分均与情绪耗竭得分、去个性化得分呈正相关,外在付出得分与低成就感得分呈负相关,回报得分与低成就感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中学教师承担着中学生的身心教育工作,对中学教育工作付出的同时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肯定,从而拥有较高的个人成就感,但是长期的工作压力也会产生超负荷,精力不足时容易引起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产生消极的工作状态[11];根据ERI模型理论,在工作中的付出与回报不能平衡时可能会削弱个人成就感,相反,在工作中付出与回报达到平等互利时可以增强个人成就感[12];中学教师对学生投入的精力多,中学教育任务烦琐,当回报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降低个人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反之则会提高教师的个人成就感;Maslach 等的人职匹配理论也认为,个体在公平感知上出现不对等时会产生职业倦怠[13]。因此,中学教师的ERI与职业倦怠相关,ERI可诱发职业倦怠。

综上所述,中学教师的ERI和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且ERI与职业倦怠相关。今后应该重视偏远地区的教育工作,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缓解由ERI引起的教师职业倦怠,如学校应对中学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和心理干预培训,提升其综合能力,提高工作信心和个人成就感,以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婚姻状况中学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作品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西藏中学教师职业压力指数及其缓解对策
农牧区哈萨克族老年人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关系的调查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西藏中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其提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