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构建实证研究

2020-05-09 13:43朱帆明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社会参与城市管理实证研究

朱帆 明婧

摘 要 调研表明,重庆城市管理工作存在市民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态度被动、参与方式零散、参与作用有限等问题。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搭建社会参与平臺、规范社会参与活动、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运用智能手段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管理 社会参与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2.1文献标识码:A

社会参与城市管理,是实现重庆城市管理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城市管理任务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参与。为使重庆在城市面貌上尽快与“直辖”称谓名副其实,必须用最短的时间从根本上改变经验式、突击式、粗放式的城市管理模式,建立以政府决策机构为中心的指挥机制、以责任单位为中心的执行机制、以监督机构为中心的考评机制和以社会主体为中心的参与机制,从而构建起一套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1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重庆为例,采取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城市管理社会参与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进行,在北碚、渝北、南岸3区范围内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42份,有效回收率为82.80%。有效样本中,党员占14.3%,非党员占85.7%;青年人(45岁及以下)占54.8%,中老年人(46岁及以上)占45.2%,样本代表性较强。问卷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进家入户对100位市民、20家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深度访谈。问卷统计结果、访谈了解情况、查阅文献资料三者配合使用、相互佐证,力求得出科学、客观、准确的研究结论。

2城市管理社会参与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2.1基本现状

(1)多数市民能正确认识城市管理与自身关系。问卷统计表明,84.9%的市民认为加强城市管理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改变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10.4%的市民认为加强城市管理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收入水平,仅有4.7%的市民认为加强城市管理是政府形象工程,与自身没有多大关系。可以说,城市管理既是美化城市形象的民心工程,更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

(2)市民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评价较高。12.1%的市民对当前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效果非常满意,79.5%的市民基本满意,8.4%的市民不满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的市民满意度达71.3%。对于全市城市管理最大的问题(多选题),42.4%的市民认为是摆摊设点乱,40.3%的市民认为是市民素质低,37.7%的市民认为是交通秩序乱,与重庆主城区当前实际相符。这表明,市民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密切关注,对整治效果的评价客观公正。

(3)城市管理社会参与工作取得了一定突破。北碚区积极推行市政设施市场化运作,通过招投标选择专业公司和社会组织承担环卫保洁、市政维护工作,形成了“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渝北区由街道办事处与沿街经营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采取政府警告、通报和媒体曝光等形式,强力推进“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南岸区广泛听取市民的批评意见,强制取缔二手车交易市场,解决了市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打响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人民战争”。

2.2主要问题

(1)参与意识不强,宣传教育工作任重道远。仅有17.8%的市民非常了解全市正在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63.2%的市民基本了解,19.0%的市民不了解。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群众知晓率为69.6%,远未达到政府的要求和期望。

(2)参与态度被动,参与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对于当前社会单位及个人参与城市管理的情况,17.0%的市民认为是积极参与,54.7%的市民认为是被动参与,28.3%的市民认为几乎没有参与进来。可见,多数市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态度被动,参与覆盖面不高,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3)参与方式零散,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54.2%的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要方式是个人独立参与,24.7%的市民是政府、社区组织参与,11.5%的市民是工作单位组织参与,6.4%的市民是社会团体组织参与,还有3.2%的市民通过其他方式参与;11.2%的市民觉得目前城市管理参与工作组织有序、持续深入,63.6%的市民觉得零零散散、断断续续,25.2%的市民觉得缺少途径、无法参与。

(4)参与作用有限,参与工作保障性亟待加强。仅有19.5%的市民认为公众参与城市管理作用非常大,55.2%的市民认为作用比较小,25.3%的市民认为几乎没有作用。可见,当前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实质性作用并不明显,公众对参与效果持怀疑态度。

3构建城市管理社会参与机制的对策建议

(1)以社区为基础,搭建社会参与平台。一是要探索构建社区“两委一中心”模式,政务中心完成政府在社区的各项行政性工作,“两委”重点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强化城市管理责任,承担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组织工作。二是要由社区负责协调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的工作,推进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业主委员会在社区指导下考核、选聘物业公司,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物业公司在社区组织下配合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小区服务水平。三是要支持和推动社区环卫志愿者、环境纠察队、文明劝导员等社会组织的发展,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激发社区活力,调动辖区企业、小区物管、社区居民等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

(2)以制度为根本,规范社会参与活动。一是出台《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办法》,明确社会参与的内容、方式和程序,划分市、区、街道、社区组织社会参与的职责,提出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权力保障和奖励措施。二是修订完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提出更加细化的市容环卫标准,加重处罚力度,提倡按照简易程序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对严重违反城市管理相关规定的行为实施顶格处罚。三是统一制定《市民文明公约》和《社区环境管理规则》,以统一的标准对市民日常行为规范作出规定,对社区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加以规范,不断改善市民的公德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引导市民自律。一是要进一步做好媒体宣传,有效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展板等各种渠道加强宣传工作,使城市管理工作家喻户晓,形成“同在一座城、共爱一个家”人人参与城市管理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对严重违反城市管理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二是要高度重视环境卫生习惯的学校教育,将更多的素质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使城市管理从学生抓起。三是要在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城市管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

(4)运用智能手段,打造管理品牌。一是要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深化大城智管、大城細管、大城众管,强化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加快建设“智慧名城”。加强各类政务数据资源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整合利用,实现包括民生服务、城管、交通、公共安全、应急、环保等领域在内的城市综合治理“一张网”。二是要拓展应用场景,以大城智管为抓手,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响应、精准处置、精细管理,形成共建共享、共管共治格局。三是要延伸智慧链条,推动应用链向上下游延伸,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加快5G产业发展,促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协同发展。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朱帆(1983.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城市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第二作者)明婧(1984.12-),女,汉族,重庆人,本科,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贾红伟.创新城管机制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J].科技经济市场,2019(09).

[2] 余池明.总结经验,面向未来,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N].中国城市报,2019-10-28(010).

[3] 张超.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模式探讨[J].学海,2006(06).

[4] 秦杰.北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EB/OL].http://cqtoday.cqnews.net/system/2008/06/03/001225451.shtml,2008-06-03.

[5] 潘德东.渝北助推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人性化[EB/OL].http://cqybq.gov.cn/news/201004/news_20100407112704.html,2010-04-07.

[6] 陈静.我区打响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攻坚战[EB/OL].

[7] 罗静雯.以大城智管促大城细管带大城众管 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重庆日报,2019-10-26(01).

猜你喜欢
社会参与城市管理实证研究
网络民粹主义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数字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