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观引领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刍议

2020-05-09 09:47孙惠娟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 要: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期青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论述,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青年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主要内容和行动方向。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等原因,当前部分青年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加以解决。高校通过运用习近平青年观引领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地解决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观;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年工作。十八大以来,他就新形势下我国青年的特点、地位、追求目标、历史使命等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述,形成了立意深远、外延广泛、内涵丰富、极具特色的青年观。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青年观是我国青年工作者的时代使命,运用习近平青年观引领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文简称为“引领工作”)是我国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行动方向。

一、当前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方面

(1)模糊不清。根据调查发现,部分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模糊不清,表现为:有些青年大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学习,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关心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国内外时事,不用心参加政治学习;有些青年大学生自甘堕落,或整天沉溺于游戏虚拟世界不能自拔,或整天浑浑噩噩,不知道要干什么,他们往往是成绩一塌糊涂,甚至都不能正常毕业。这两类青年大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理想信念对他们而言是遥远、缥缈和模糊不清的事情。

(2)出现偏离。在调研中发现,有极少数青年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偏离,表现为:他们推崇和追求西方反华势力兜售的所谓“平等”、“自由”、“博爱”、“民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张思想价值观多元化;对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认识模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对党执政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清等。这类青年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已经误入歧途,亟需要通过加强教育予以扭转。

(二)思想道德方面

(1)存在个人主义。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青年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个人主义,表现为:过分追求自我,个性过分张扬,喜欢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任何评价;头脑中往往充斥着“自由主义”、“个性独立”、“快乐至上”个人主义等词汇;责任心缺失,往往只强调别人对自己的义务,却忘记了自己应该为别人做点什么;感恩意识淡薄,认为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是应该;集体意识淡薄,不喜欢被集体纪律所束缚等。

(2)存在功利主义。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青年大学生在目标追求上存在功利主义,如:过分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甚至信奉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封建主义思想;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奉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条;与别人来往、和别人交朋友等只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获取好处,一切只是利用,一切只是利益;学习目的就是为了未来赚取更多的钱而已,认为学的再好也不如嫁(娶)的好等。

(3)存在知行分离。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青年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如:他们都认为国内外时事政治非常重要,但却不愿意积极主动去了解;他们都认为青年志愿者活动意义重大,但是能够积极主动参加的青年大学生却很少;他们都懂得在公共交通上让座的道理,但是在实际中很多人却做不到;很多青年大学生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往往牺牲或否定其他人的利益来保障自己利益等。

二、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因素

国际上,西方反华势力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企图。他们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之际,向我国兜售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实质上是为了搞乱我国人民的思想,进而搞乱我国社会。国内里,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社会转型期,难免会出现各种矛盾,人们往往只关注自身眼前的利益,理想信念淡化,道德水准不断下滑。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激情澎湃的青春期,容易冲动,同时社会阅历相对浅,容易被蒙蔽,在理想信念及道德标准选择上容易走上歧路。

(二)家庭因素

当前大多数在校青年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祖辈、父辈的宠爱之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于是,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应该围绕他们转。在这种生活环境下成长的青年大学生很容易养成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此外,当前社会竞争非常激烈,生活压力巨大,父辈们为了生计疲于奔波,没有时间来陪伴孩子们。父母们往往只注重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求,所在意的是他们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他们全面成长的教育与引导,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三)学校因素

虽然国家一直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从小学到高中,学校所开展的还是应试教育,思政教育往往都要让位于考试课程。可以说,我国青年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能够系统地接受思政教育的不多,这是他们思想道德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尽管各高校都开展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都不同程度的出现问题,如:重视程度不够、投入明显不足、缺乏整体规划、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等。这些现象都严重地制约了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运用习近平青年观引领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引领工作的基本内容

(1)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青年大学生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够在纷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事物本质,避免上当受骗。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引领工作时首先要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特别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帮助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明确人生方向,避免误入歧途,堕入不归之路。

(2)引导青年大学生争做“中国梦”的“追梦人”。“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所绘制的绚丽蓝图,是近代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是当代中国人孜孜追求的理想信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引领工作时要把“中国梦”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以“中国梦”来塑造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要以“中国梦”来引领青年大学生行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将“中国梦”与“个人梦”相结合,争做“中国梦”的“追梦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3)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是高校开展引领工作的主要内容。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引领工作时,要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认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引领工作的方法和路径

(1)班主任、辅导员要成为引领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引领工作的骨干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为了做好引领工作,班主任、辅导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具备坚定且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准,起到榜样示范效果;第二,要充分掌握开展引领工作所需要的各类知识,包括习近平青年观内涵、思政教育等知识;第三,要充分了解所带班级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对症下药,避免一个模式“闯天下”;第四,要注意开展引领工作不能仅停留在思想层面,要与扶贫帮困、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想结合,在帮助青年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引领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要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青年大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2)“两课”课堂要成为引领工作的主阵地。“两课”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高校集中向青年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场所,应该理所当然的成为开展引领工作的主阵地。

为了做好引领工作,“两课”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注重多样化,要把教师教授与专家讲座相结合,要做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互配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增进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持续开展习近平青年观学习,深入推进习近平青年观入耳入心等,让“两课”在高校引领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校园环境要成为引领工作的助推者。校园是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开展引领工作的好场所。因此,高校要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青年大学生用习近平青年观武装自己头脑,让校园环境成为引领工作的助推者。

为此,高校要做到:首先,应努力让习近平青年观内涵寓于物质环境建设中,在校园建筑物、道路、树木草坪、雕像等中蕴含着习近平青年观内涵,让良好的环境时刻陶冶青年大学生的情操;其次,高校还可以通过展板、橱窗、横幅、宣传手册、电子屏、校园广播、专家讲座、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等来宣传习近平青年观的内容和营造浓厚的引领氛围,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品味,帮助他们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4)共青团要成为引领工作的“启梦人”。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组织,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它与广大青年大学生有着天然联系,是开展引领工作的“启梦人”。

为做好引领工作“启梦人”的角色,共青团组织应该做到:首先,发挥自身优势,高举理想信念伟大旗帜,引导青年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的拥护党的领导地位、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个新时代的追梦人;其次,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妥善解决青年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困难,以实际行动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主动地把团工作拓展到广大青年需要的地方去,做到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青年需要什么,团组织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增加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为开展各类活动奠定基础;最后,积极开展青年大学生喜爱的各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扮演好引领的“启梦人”角色。

(5)青年模范要成为引领工作的“引梦人”

青年大学生一般都喜欢跟风、追星,容易被模范人物的言行所感染,这一情况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青年模范的积极作用,他们是高校开展引领工作的“引梦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模范人物是廣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盼”。

高校在选择青年模范时首先要以“看得见、够得着的身边人”为主,使广大青年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其次,在保证材料真实的情况下,将宣传内容、方式与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相结合,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弘扬青年模范事迹,这样他们才有兴趣去模仿、去超越榜样,成就自己。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6-12-11(01).

[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4]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02).

基金项目:文章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2018年党建思政课题立项(课题名称: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NJPI-2018-SZYB-08。

作者简介:孙惠娟(1983.02- ),女,江苏南京人,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学生。

猜你喜欢
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论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民主观调查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