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策略

2020-05-09 10:08刘吉东
考试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快速阅读写作能力策略

摘 要:阅读和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项重要内容,它既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语文学习的难点。本文就如何逐步培养并提高学生整体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进行了论述。阅读方面,主要从基础抓起,循序渐进,以“读”为突破口,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方面,主要从兴趣入手,低起点,早起步,鼓励为主,调动积极情绪,并辅之以开展活动,增强体验,使学生有话可说,且在课堂教学中阅读范文,读写结合,使学生自主練笔,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快速阅读;写作能力;策略

阅读和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项重要内容,它们既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语文学习的难点。因而,培养并提高小学生快速阅读和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关键。为突破这一难点,为今后的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 阅读方面

(一)从基础抓起,着眼于全体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阅读教学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阅读能力的提高除了读书之外,别无其他捷径可走。

早读是温故而知新的最佳途径。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但是早读时,发现不少学生只是捧书应付,心不在焉。于是针对这一情况,我即时改变以往的读书形势,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朗读效果。

具体的做法是:要求每个学生做好当众表演朗读的准备,希望谁也不当南郭先生。15分钟的早读时间,每天有3人上台朗读,每人不超过5分钟,其他同学监听当评委(参照以下三条标准:一是读音准确,用普通话朗读;二是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断读;三是表情生动,吐字清楚,语句通顺),举手选出两名能手和一名最差的,然后让读得好的同学对朗读能力差的同学进行帮助,以促进他们朗读水平的提高。并且,在日常教学期间让这些同学进行汇报朗读,再进行评议。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体学生朗读水平和语感能力的提高。

(二)循序渐进,在学生整体阅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扩充和丰富新的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便是我的第二个目标

如开展的“自选优秀作文”朗读,“寓言、童话”表演朗读等,都很好地调动和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的同学选的文章文词优美,深深地吸引了其他同学;有的同学为了能选出一篇为人称道的文章,翻阅了大量的图书;有的同学为了能上台表演,在课余时间不知把选的文章读了多少遍。一时间,班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阅读高潮。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如训练学生利用图书目录及时找到自己需要的书,训练学生迅速了解故事内容,训练学生速度,找出自己需要的资料等;另一方面,努力发现并培养学生阅读的个性,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读得更广一些,思考得更深一些。

(三)在课堂教学中,把“读”作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突破口,在反复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说话能力

具体遵循以下步骤进行;

设疑引读——以问促读——再读质疑——品读反馈

设疑引读是第一环节,属于字面理解质疑水平。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贴近教材,从而使学生容易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如在自读中,借助字典、词典扫清字词障碍,知道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分哪几个层次来写的等。以问促读是分段来读,教师这时精心点拨提问,以中心句组织教学,在读中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既把握住了课文中心,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什么”紧扣课文重点、难点和篇章结构进行质疑、激趣。通过精读,学生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对学生的结论以鼓励为主,不打击积极性。对一些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外解决。品读反馈是引导学生入情入理、情景交融的心理交融。如在《凡卡》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读出渲染“渴望回家”的气氛,在重读“老板及老板娘的折磨和伙计们对凡卡的捉弄”,在对比中突出了凡卡生活的悲惨。最后让一个同学诵读凡卡怀着美好的愿望入睡的段落,同学们知道凡卡的愿望不能实现时,都对凡卡的愿望无法实现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也激起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憎恨。

通过早读、课堂阅读这几个阶段有步骤的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二、 写作方面

《大纲》中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文字和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是一项艰苦和创造性脑力劳动,过去,题目过深和题目偏离生活实际,都是学生感到伤脑筋,讨厌作文,惧怕作文,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因此,教师必须从选题入手,指导观察,带领学生实践社会。只有学生把作文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时,作文教学才可谓达到了目的。

(一)从兴趣入手,低起点,早起步,鼓励为主,调动积极情绪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敞开心胸,互相沟通,促使写作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要对学生的作文水平做具体的分析,评分要因人而异。对写作基础好的同学,要促使其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同学,降低要求,进行前后比较,以鼓励为主,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写作环境,逐步消除作文对学生的压力。

如我在教二年级时,便让学生写日记。开始时,可以让学生从写一句话、一件小事起步。随着字词的积累,逐步提高要求。我分类指导学生由衷地写动物、写植物、写活动、写风景、写人物等等。同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促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班上有一位学生,在第一周日记批阅时,我批了一个“优”,在她写的第二周日记中,我便看到了她写的这样一则日记:“当班主任老师第一天布置我写日记时,我觉得写日记是一项非常难的事,没想到第一次批阅我的日记,我就得了个‘优。我觉得写日记不再是什么难事了,我以后要天天写日记,争取得更多的‘优!”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适当的评语会给学生带来多大的收获。

(二)展开活动,增强体验,使学生有话可说

作文教学是将学生阅读获得的语言能力转化为思想,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观察认识生活,学习表达生活的过程,现实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老师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境,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作文的素材。学生有了素材,也就产生了表达的欲望,他们有话要说,有情感要抒发,便可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境界。

其次,教师要想办法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有丰富的观察内容,学生面对观察对象描述,身临其境,易于把學过的词语、句式、修辞说法等,与眼前事物结合起来,也便于表达真实的感受。

如进行这样一个习作题,要求学生在“三·八”节来到时,为妈妈做一件事,写出妈妈对自己的评价及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学生作文时,我先布置学生们实实在在地去做,去观察、体会,然后才让他们用语言将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内容表达出来。通过真切的体会,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了,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学生作文能力自然地得到了提高。

再次,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写作材料。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才能作为写作材料,才能写进作文,都是应认真思考的。我鼓励学生多讨论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来。

上学期学校展开了拔河比赛,我们班输给了一班,而在“夺红旗”比赛中,五面红旗,我们班就夺了四面。失败时大多同学都垂头丧气,而夺红旗比赛的胜利,又使得许多同学在一班同学面前趾高气扬。针对这两次比赛,我组织学生展开了讨论,讨论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讨论意识到,失败了流泪是一种自尊的表现,但也丧失再次成功的信心:面对成功时,却不能骄傲自满。经过讨论后,以“胜不骄,败不馁”为题作文,学生想说的话很多,很快便进入了写作的佳境。通过这次作文,学生不但受到了团结友爱的教育,也树立了正确的对待胜败的人生观。

(三)阅读范文,读写结合,自主练笔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的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学习的兴趣。要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的成功点、闪光点,大至节、段、篇,小到字、词、句,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学生的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老师的评判,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作者简介:刘吉东,甘肃省嘉峪关市,甘肃省嘉峪关市和诚路小学。

猜你喜欢
快速阅读写作能力策略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