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020-05-09 10:38王丹阳
戏剧之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王丹阳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千百年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发展而传承下来的,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和认同,维系着民族存续和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克服无所作为的观点,也要防止过度开发,即片面地将文化遗产当作文化或旅游资源,以迎合某种经济目的或商业目的,从而扭曲了文化遗产的本真和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1-0215-0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多数原生态的文化遗产都发生了变异,有的则走向衰落或消亡。比如过去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在奠基、上梁等环节中,工匠们都要择良辰吉日举行仪式,并伴有行歌(如以歌颂鲁班的《贺新房》),随着建筑结构方式和建造方式的改变,这种传统方式除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村寨还有所保留外,一般已很难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隐形财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强调原真性

强调原真性,即强调杜绝“伪遗产”“伪民俗”的泛滥,由于扭曲的政绩观或商业利益,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人为打造遗产的现象和倾向,如各地出现的一些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名头的民族风情园、民俗度假村、民俗旅游点等,编造一些民俗节目吸引游客,并冠之为传统习俗;有些地方打造大型实地景观歌舞表演,请专家编排导演,使得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艺术演化为新编的舞台艺术;有些地方为了经济利益和政绩工程,将已经中断或消失的技艺重新发掘整理,包装为“遗产”。再如历史上一些绝迹的技术,经过现在工艺重新开发,名为再发掘,实际上只是为现代工艺品或仿古工艺品贴上一个“遗产”标签而已。

二、保证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保护文化遗产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包括传承人和生态环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按照分类进行专项保护的,但遗产在实际存续状态中往往涉及多種类型,如不强调整体性保护,很可能会将遗产割裂分解,最终使之不能得到真正保护。如表演艺术中的戏剧、曲艺,涉及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民俗。以营造技艺为例,“营造”二字本身就包含了“营”与“造”两方面内容,即经营与建造,也可以解读为建筑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筑艺术可以涵盖建筑规划、设计、装饰等;建筑技术可以理解为建造、修缮维护等,其中还包含了防震、防火、防潮、防洪、防蚁、防寒等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知识及技术措施,是匠师和民众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财富。除作为核心内容的做法与工序外,营造还涉及相地选址、布局经划、尺寸权衡、结构构造、用料选配等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与造、技与艺高度统一的特征。中国的传统营造不局限于营造本身,还包括建造过程中的仪式、禁忌等。整体而言,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建筑材料、技术水平和社会观念等条件下的历史选择。在设计上因地制宜、因材施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尊重;合理的结构方式和巧妙的构造做法,以及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技术处理,凝结了古代科技智慧;构件的艺术加工与雕饰处理展现了中国工匠的艺术造诣和心巧。

三、坚持可持续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生活,源于民间,只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才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沃土和养分。要尊重传承人、传承主体的保护愿望,也要尊重当代广大民众享用文化遗产的权利和现实需求,保护文化遗产不应以妨碍经济发展和降低民众的生活水平为代价,强制当地民众保持过去的生活方式而不得有任何变化,将活态的生活博物馆化,忽视了人们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合理愿望,实际上也必然受到当地民众的抵制而不能持久。

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是尊重遗产对象自身形成、发展、演变规律的原则。以春节为例,春节原来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即在农历腊月祭祀庄稼神和收获神,感谢神祇保佑,祈求来年降赐吉福。汉以后出现了朝廷“纵吏饮宴”、百姓“美服盛饰”的拜年活动。宋代又增加了“拜年帖”、贴门神的内容。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趋利避害心理的需要,春节中又增添了贴春联、放爆竹、吃饺子等,繁衍出了多种多样的习俗,使春节内容愈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彩。

四、贯彻发展性与创造性

需要注意的是,非物质文化对人类个体的影响并不限于人类个体的外在行为,而且还影响着人类个体的意识。每个特定国家或民族成员的意识,作为人类个体行为的一种特殊结构,只能从文化上得到解释,而不能从生物学上获得说明。人的思维主要是在共同文化的客观材料中进行公开的行为,而且仅在次要意义上是个人事务。非物质文化不仅对人类个体的性格、人格以及人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人类群体的基本性格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一国的国民性是由该国的历史文化所决定的,因为总是作为“第二自然”起作用的非物质文化,就像一个强劲的纽带,维系着民族成员的群体生活,影响着民族成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这种精神力量对个体而言,是非接受不可的。个体只有认同接受并依照它的规则为人处世,才能生活于非物质文化环境熏陶之下的群体之中。有学者从人类个体的自我发展与认知的角度指出,每种文化都有某些被认可的行为标准,假如一个人违背了这些标准,他就有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反常的人。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经指出,文化是一个人在其日常事务中所使用的复杂的工具装备。

非物质文化对人类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在人类学家看来,非物质文化赋予人类一种生理器官以外的扩充,一种防御保卫的甲胄,一种躯体上原有设备所完全不能达到的在空间中的移动及其速率,提高了个人效率的程度和动作的力量。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非物质文化又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创造了新的需要”,而这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五、保障保护体系

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厚重,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玛纳斯》等已经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刘三姐》《阿诗玛》《梁祝》《孟姜女》《白蛇传》等都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新疆木卡姆、蒙古长调、江南丝竹、西安鼓乐、泉州南音、侗族大歌、回族花儿、陕北民歌、佛教音乐等,这些项目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定的传播区域,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曲式,深受民众喜爱,是民族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蒙古跨国项目)、侗族大歌、回族花儿、蒙古族呼麦、泉州南音等已经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再如,传统美术的共同特征是植根于民众生活的土壤中,运用乡俗化的艺术语言和大众化色彩、造型、图案、形象等表达普通民众的理想、愿望和信仰,具有淳朴、乐观的感情色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表现于百姓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饱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民族精神的符号和象征。

六、结语

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保护是前提和根本,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文化遗产自身运行和传承规律的开发和利用,这是对于那些仍然有生命力的遗产项目的有效保护,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使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讲述吉林故事[N].中国文物报,2019-02-26 (008).

[2]覃智顺,王贤林,卢林艳,郭祎婷.非遗传承,路在何方[N].社会科学报,2019-02-28(005).

[3]许悦.放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风筝”[N].中国科学报,2019-03-27 (006).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