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视域下青年时代精神培育探赜

2020-05-09 09:47张宁娜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时代精神青年培育

摘 要:认识论视域下全面理解和把握时代精神,便于青年厘清时代精神的本质。时代精神引领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潮流,也使当今的中国以一个尊严的形象矗立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给青年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年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引导作用。当代青年时代精神的培育关乎国家的未来,青年人应当注重实践,敢于创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紧握时代精神接力棒 奋进伟大复兴新征程。

关键词:青年;时代精神;培育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国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开放的胸怀,把一个古国开放至世界”。今天中国迈向世界舞蹈中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沧海桑田,彰显着时代的不同,也彰显着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双看的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配合的相得益彰,中国赢了!当今的物质追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是精神追求。40年风雨历程,40年腾飞巨变,只有祖国强盛,国人才更有尊严,新时代继续启程,青年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要尽自己的力量打造属于中国的越来越好,推动时代精神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一、认识论视域下青年时代精神培育的时代内涵和时代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这个过程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披荆斩棘,仍旧砥砺奋进,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蓬勃发展注入生机,使中国人民充滿信心和动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一个国家也一样,固步自封不学习,只会落后于时代潮流,中国以开放的心态走上世界的舞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学习,不断完善,勇于超越,使中国民族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四十年坚持以问题导向,敢于啃硬骨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鼓励大胆试、大胆闯,有利于大学生勇于攻坚克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就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一思想有利于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敢于自我反思,自我批评,伟大梦想不是等来或是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有利于青年立足脚下路,注重实践勇于奉献。

二、当代青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意志薄弱,缺乏挑战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学方式日益丰富,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教学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然而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带来新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导致青年价值观难免出现偏差,根据问卷调查100名学生,其中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不同年级的学生,52.8%的学生怀揣梦想,通过大学生活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他们不被任何困难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困,做到信念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而一部分学生意志薄弱,缺乏挑战精神,其中17.6%的学生把学校当做逃避现实,规避风雨的港湾,家庭环境的优越,导致他们价值观错位,依赖外部环境,不思进取,29.6%的学生认为社会压力大,面对困难无所适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因此导致他们订立的目标无法实现时,就会具有强烈的挫败感,自己又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得到正确引导,导致意志薄弱,缺乏挑战精神。当代青年要珍惜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时代,利用学习资源,不断学习,面对挑战或困难,敢于挑战,拥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相信自己的信心,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因此,青年人要鞭策自己,不懈努力,做到积极进取。

(二)盲目崇拜洋节,忽略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使中国打开国门去拥抱世界,在文化方面,大学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义不容辞,然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洋节漂洋过海打破地域差异,被广大公民所接纳,尤其是大学生,从情人节到愚人节,从万圣节到圣诞节,这些节日中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和喜悦的脸庞,甚至在这些节日来临之际的一个星期,他们都在细心准备怎么过,相比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当今青年来讲已变的索然无味,可见对洋节的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忽略,根据调查研究,这些盲目崇拜洋节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青年自身来讲,他们作为有活力的年轻一代,好奇心强,勇于尝试,因此,借洋节来临之际作为娱乐放松的时机,放下学业去沉浸在狂欢的喜悦中,其次,洋节已成为商家盈利的工具,各种营销模式,广告去推崇,以此吸引广大消费者,大学生群体就包括其中,一些商家会雇用几名大学生在校园内推广商品,这些现象屡见不鲜,最后,外来文化的渗透,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越来越普遍,不可避免一些文化的渗透,由于文化渗透方式的多样性,隐蔽性,可以采取影视、互联网、广播等途径,一些大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浏览网页、收听广播接受信息,每逢洋节,可以看到青年转发关于洋节的朋友圈,微博等,可见外来文化已经渗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中华民族对待外来文化具有包容性,但是过度推崇洋节值得深思,面对洋节青年更应该保持警惕,积极应对外来文化,过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是根本。

(三)竞争意识异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离不开积极的竞争意识,良好的竞争意识可以使一个国家昌盛,民族繁荣,对个人来说也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年作为新一代的继承者和奋斗者,竞争意识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之一。盖亚斯说: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然而,现在的青年竞争意识异化,本可以通过竞争意识不断提升自己提升,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使竞争意识成为个人成才的一笔财富和驱动器,然而竞争意识异化,个人功利性意识较强,忽略个人价值和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今,青年参加的各种选拔性都会有各种备考模板,答案更是千篇一律,考前死记硬背足以轻松备考,甚至在一些复试环节,即使与老师近距离面对面交流,老师也很难看到每个同学的真正实力和特点,呈献给老师的都是近似完美的回答,然而这些完美到几乎没有瑕疵的背后真的是实力提升,独立思考的结果?公平竞争的选拔性考试的意义在哪?这些都值得深思! 因为这种竞争意识的错位导致价值观的扭曲,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的价值判断,例如高校社团在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下,通过竞争只是为了获取职位上的虚荣感,这样的竞争意识很难以合理的手段,平和理性的心态获得目标,很容易在世俗面前丧失自我,因此,青年人应该明确参加社团的真正意义,只有认真履行和完成自己的义务和职责,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在团体活动中看到与团体成员保持合作共赢,脚踏实地,奉献自己的价值。

三、认识论视域下青年时代精神培育的路径探赜

(一)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避免不可知论

改革开放四十年,面对一个一个难题,必有筚路蓝缕,一山放过一山拦的艰辛,但是中国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也迎来了一个有一个柳暗花明,堂堂溪水出前村的喜悦。中国的港珠澳大桥全长达到五十五公里,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极多,中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凭着坚定的信念,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施工过程的记录精准程度达到全球首例,这条跨海大桥意义非凡,引世界瞩目,为各地区的交流搭建了便利的桥梁,打破了区域限制,中国创造了世界之最,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根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青年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要继承改革开放四十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人生的道路虽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奋斗,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所有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付出,因此,莘莘学子应该阔步前行,去追逐去梦想,在面临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青年人要积极發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争做新时代奋斗者,勇于承担民族复兴大任。

(二)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改革开放四十年,波澜壮阔四十年,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强调:好老师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学生。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这片土地上有多少好老师一片赤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到教育事业,如今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代代学子成才,桃李满天下,一棵树足以见证森林的生机,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出太阳的光芒,一位好老师可以培养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促进教育事业的腾飞发展,大学生不仅要从老师那里学习知识,同样重要的是做人做事,把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积极学习老师的优良品质,代代传承,做好新时代的担当者,勇于奉献,恪尽职守。

(三)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忆往昔峥嵘岁月,仁人志士心怀家国,砥砺前行,看今朝风流人物,中华儿女建功立业新时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而要实现富裕就需要人的改革创新,投入实践,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四十年,有多少高校优秀毕业生求实奋进,立足实践,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诱人的工资薪金,立足脚下路,敢于改革创新,投入脱贫攻坚的最前沿,长期与父母妻儿分离,在最贫穷,条件最差的地方,投入实践,勇于担当,奉献自己的力量,优秀毕业生回到乡村,回到群众中去,所做的工作繁琐并且很难施展,因为面对贫困户这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地,高校学子的职责是代表国家,因此,更需要细心的了解到每户,落实到每一个人,做好沟通工作,积极贯彻2020年全部脱贫,实施危房改造,解决就业问题、加大医疗补助等问题,使农户们深刻感受到村干部好比自己的儿女一样亲近,这些信任的背后就是优秀学子回到一线工作的改革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青年应该明白:实践是创造人生价值的源泉和基本途径,因此,要积极参与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投入繁荣富强中国梦的实践中,敢于创新,在实践中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牟志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体目标[J].理论学习,2013(12):140.

[2] 师吉金.从历史视域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和40年改革开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2019(02):52-56.

[3] 陶文昭.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J].理论探索,2015(04):121.

[4] 应后权.略论邓小平的全局观[J].中州学刊,1997(S1).

[5] 陶文昭.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J].理论探索,2015(04):132.

作者简介:张宁娜(1993.10- ),女,河南平顶山人,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时代精神青年培育
激励弘扬时代精神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为传统诗词注入时代精神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