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Stroop效应实验研究

2020-05-09 09:47成洁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情绪大学生

摘 要:探讨大学生情绪Stroop效应,采用Stroop范式,以重庆师范大学的20名大学生为被试,记录他们在3中不同情绪词汇下的反应时,考察是否存在情绪Stroop效应,从而研究情绪对认知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存在明显的情绪Stroop效应,其中性别和词汇性质的主效应显著,性别和词汇的交互作用显著。

关键词:情绪;情绪Stroop效应;大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情绪总是发生着变化,有时认知影响着情绪,有时情绪也会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情绪和认知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它们各自又有怎样的生理机制,这些一直是广大心理学者热切研究的焦点。

一、相关概念

(一)研究背景

1935年, J.R.斯特鲁普(Stroop)为了揭示在读字和颜色命名的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作用而设计了一种实验。他采用各种不同颜色书写的文字作为刺激,要求被试做的反应是说出书写这些文字的颜色的名称。结果发现当字-色矛盾时(如刺激是红色的“黄”字),说出字的颜色任务会受到字的意义的干扰,命名反应时长于其他组合情况(如刺激是红色的“红”字),此现象被称为 Stroop效应。该实验设计也被称之为STROOP范式, 在有关冲突控制的研究中经常被用到。

在国内外,现在已有较多的关于情绪Stroop效应的研究,主要在于论证情绪Stroop效应的存在以及其与Stroop效应的关系;考察某些特殊人群的情绪Stroop效应的特点;探讨阈下情绪Stroop效应。已有研究主要考察了负性刺激的情绪Stroop效应,而文章将着重研究正、中、负性刺激的情绪Stroop效应及其成分机制。

(二)研究目的

从研究取向来看,一开始大多研究者关注了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人群负性刺激的情绪Stroop效应。但是后来发现正常人对威胁刺激也存在情绪Stroop效应。近些年,也有研究发现了正性刺激的情绪Stroop效应。文章主要探究正负性刺激的情绪Stroop效应是否存在。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离正性和负性刺激情绪Stroop效应的快效应和慢效应。对快效应与慢效应的分离,有利于进一步阐明情绪对注意的影响机制,还有利于研究情绪Stroop效应中的注意警觉与注意滞留成分。另外,对正负性刺激情绪Stroop效应的研究,也能拓展以往有關情绪Stroop效应(主要关注了负性刺激的情绪Stroop效应)的研究结果。

(2)实践意义

情绪Stroop效应不仅可以用来进行临床心理疾病的诊断,而且可以用来判断治疗的效果[2]。本研究旨在考察正性和负性刺激情绪Stroop效应的快效应和慢效应。对于正常人群而言,为引起他们的关注,或许呈现正性刺激能帮助他们更快的集中注意力,对其生活工作学习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问题提出

从心理学研究取向来看,一开始大多研究者关注了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人群负性刺激的情绪Stroop效应。后来发现正常人对威胁刺激也存在情绪Stroop效应。近些年,也有研究发现了正性刺激的情绪Stroop效应。文章主要探究情绪Stroop效应在正性、中性、负性情绪词语中是否存在快慢效应,以及在性别是是否存在差异,词汇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是否明显。

(五)研究构想

文章的实验让被试对情绪词语的不同颜色进行判断并命名,同时作出按键反应,来考察三类情绪词语的情绪Stroop效应是否存在,如果存在Stroop效应就要研究其干扰的特点,以及是否与性别类型有交互作用。

(六)研究假设

大学生具有情绪Stroop效应,其中性别和词汇性质的主效应显著,性别和词汇的交互作用显著。

二、实验

(一)研究目的

以不同情绪的词汇作为实验材料,考察是否存在情绪Stroop效应,以及其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重庆师范大学的学生30名(男生15名,女生15名),平均年龄21岁,视力或矫正视力都正常,没有色盲,均为右利手。

(2)实验材料

参照王一牛编制的汉语情感词系统,分别选取正性词、负性词和中性词各10个,练习词10个,其中词的呈现有两种颜色:红色和蓝色。

实验采用的正性词有:父母、友谊、才华、天堂、礼物、风光、大方、气质欢乐,乐观;平均效价7.12,唤醒度5.31。实验采用的中性词有:边境、化装、开支、日常、平滑、军事、法律、医生、风俗、初步;平均效价5.01,唤醒度4.17。实验采用的负性词有:小偷、出卖、火灾、勾结、丑陋、无能、下贱、心慌、乞丐、危机;平均效价2.82,唤醒度5.55。

正式实验前的练习阶段所用词汇为中性词:覆盖、搜寻、散发、移民、消防、铁路、请求、调节、政府、突围,平均效价5.01,唤醒度4.33。

(3)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3(词汇性质:正性、负性、中性)x2(性别男、女),其中词汇性质作为被试内因素,性别作为被试间因素。分别采用10个正性词、10个中性词和10个负性词作为实验材料,每个词分别出现两种颜色:红、蓝,一共lOx3x2=60个刺激,使用随机呈现方式。

(四)实验程序

实验采用E-Prime心理学软件编写实验程序,实验开始时在屏幕的中央呈现注视点“+”,时间为800ms ,然后将刺激呈现于14英寸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上,图片像素统一为640×191,每个带颜色的词都出现在黑色背景的屏幕中央,要求被试尽可能又准又快地作出按键反应,整个实验分为实验前的练习阶段和正式实验阶段。

首先是呈现指导语:实验首先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一个红色的“+”号注视点,提醒你实验开始,并集中注视电脑屏幕中央,接着呈现一个带有颜色词语,请你判断这个词语是什么颜色,如果是红色请你按键盘上的“D”键,如果是蓝色请你按键盘上的“K”键。实验呈现时间很短,请你集中注意,又快又准地做出判断。明白上述指导语后,请你坐好,将双手放在键盘上,把左手的食指放在“D”键上,右手的食指放在“K”键上,实验要求你使用这两个键回答问题。准备好后,先请你按“Q”键开始联系,然后进入正式实验。在练习阶段,要求被试进行20个词的练习,在看清颜色后尽快作出按键反应,目的是让被试记住红色和蓝色对应的键盘位置。如果想要继续练习可以按“Q”键进入练习阶段。

练习完毕后才可以进人正式实验,让被试在明白指导语并且做好准备后,按“P”键进人正式试验,正式试验有60个刺激,整个实验用时4分钟左右。

三、结果

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

表1表明,被试对三种不同性质的词汇进行反应时所用的时间,负性词汇>中性词汇>正性词汇,以正性词汇反应时为基准,负性词汇延迟了49.73ms,中性词汇延迟了1.65ms。

表2表明,性别主效应显著,F=4.317 ,P<0.05;词汇性质主效应显著,F=3.614,P<0.05,出现了情绪Stroop效应;性别与词汇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994,P>0.05。

表3采用LSD法进行事后检验表明,正性词汇和中性词汇的平均数差值为1.65ms,P>0.05,差异不显著;正性词汇和负性词汇的平均数差值为49.73ms,P<0.05,差异显著;中性词汇和负性词汇平均数差值为48.09ms,P<0.05,差异显著。

四、讨论

在情绪词汇的反应实验中,大学生出现了显著的情绪Stroop效应,其中负性刺激反应时>中性刺激反應时>正性刺激反应时,这与曾瑜芬[2]等人的研究结果有点差别,其结果是被试存在明显的情绪干扰现象,表现为情绪词汇(积极、消极)较中性词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反应时延迟。这可能是被试比较少,不够具有代表性的原因,也可能是积极的词汇确实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反应更加快,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证实。

在情绪词汇的反应中,大学生词汇性质的情绪Stroop效应具有性别差异,通过对词汇性质、性别反应时方差分析,表明性别主效应显著,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男生的反应时一般情况下较女生而言要快。

对比三类词汇,负性词汇反应时最长(580.51ms),中性词汇其次(523.43ms),正性词汇最快(430.78ms),词汇的主效应显著,但是通过多重比较后,发现正性词汇和中性词汇差异不显著,再看其干扰量(干扰量=情绪刺激反应时-中性刺激反应时),正性词汇为-1.65ms,负性词汇为49.73ms,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正性词汇和负性词汇对被试所诱发的情绪感受是不一样的,负性词汇所诱发的感受相比正性词汇更加强烈。从“优先加工模型”来作出解释,负性词汇所诱发的情绪感受类似于产生威胁性刺激所产生的情绪感受,并且人天生具有把注意资源优先分配到威胁刺激上的本能倾向。因此,威胁刺激自动化地获得了注意资源,得到优先加工,导致了对当前活动的干扰,所以负性词汇的干扰要大于正性词汇的干扰。

五、结语

通过词汇阅读作业任务 ,采用正性、中性、负性词三类刺激材料,探索情绪 Stroop 效应,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明显的情绪Stroop效应;在词汇的情绪Stroop效应中,性别和词汇性质的主效应显著,不存在性别和词汇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重清,杨丽珠,刘颖.阈下情绪STROOP效应发展特点[J].心理学报,2007,39(02):242-248.

[2] 曾瑜芬.正性词的情绪Stroop效应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成洁(1994.11- ),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与教育心理。

猜你喜欢
情绪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