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020-05-09 09:47尹丕安张凯凯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视觉语法

尹丕安 张凯凯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逐渐由文字转向图片,多模态话语分析应势而生,非语言符号资源也被用来和语言符号一起传递意义。此文主要以Kress和Leeuwen创建的视觉语法为框架,通过对一幅G7峰会新闻图片的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的分析,来了解图片作为符号资源的一种,其不同于语言本身的表达新闻话语意义的方式。

关键词:视觉语法;图片意义;G7峰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电子信息的大范围使用,人们的交流和表达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闻也不再限于单一的文字形式,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介的介入使其以多模态的形式出现,更加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一种“融合了多种交流模式来传递信息的语篇”,注重多种符号资源在话语中的相互作用,用此理论来解读分析图片新闻话语意义的建构与传递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一、理论背景

多模态研究是一种新的视角,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来进行多元交际或者一种模态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系统。在多模态分析领域,语言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单一渠道,非语言符号如声音、图像、视频等也不再只是辅助语言的角色,它们和语言共同存在成为符号资源来传递意义。Kress & Leeuwen(2001)最先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这一术语,他们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社会符号对交际的作用。根据Halliday(1978,1994)的社会符号学理论,语言与非语言符号都不能被视为一成不变的语义“编码”,而是在一定语境下建构意义的“资源”。Kress和Leeuwen认为图像也是社会符号的一种,它不仅可以重现现实中的各种事件,而且能反映出图像生产者、图像参与者与图像接收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图像生产者自身的意识形态。图片具有不同于语言本身的意义表达方式:无需言语即可传递信息与感情并展示出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且允许接收者进行个人解读。对于图片意义的分析,Kress和Leeuwen依据韩礼德的元功能理论,分别将“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进行延伸,构建了以视觉图像的“再现意义(representational meaning)、互动意义(interactional meaning)以及构图意义(compositional meaning)”为对应理论的视觉语法,用以研究图像等社会符号之间的语义关系。

二、对一则G7峰会图片新闻的多模态分析解读

(一)图片新闻来源

2018年6月在加拿大举办的西方七国集团(G7)峰会引起各国媒体密切关注,此前经常作为西方国家展示团结的重要场合,本次峰会却有些出人意料。特朗普此前宣布对欧盟、墨西哥、加拿大的进口钢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这一举措激怒了盟友,三方纷纷表示要以牙还牙,采取报复性措施。在应对气候变化、伊朗核协议等问题上美国与其他六国也存在各种分歧,于是在峰会第二天两场工作会议期间,六国首脑组织自发性会议与特朗普进行谈判。德国政府摄影师Jezco Denzel抓拍到了默克尔处于主导位置视角的图片,随后默克尔总理在社交媒体Instagram 发布该照片(图1),一经发布便迅速登上各大媒体头条,“One Magnificent Photo Sums Up Donald Trumps G-7 Visit: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shares a picture that says a thousand words.”(from HUFFPOST);“PHOTO: Does Angela Merkel Instagram Photo Show Whos Boss?”(from Heavy.com);“The G-7 summit, summed up in one photo.”(from The Washington Post)。之后各国政府纷纷发布同一场景的不同版本的照片,引起全世界关注。

(二)图片新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1)再现意义

就再现意义而言,图像符号系统不仅能反映所述事件的参与者与其行为以及地点环境,同时还从侧面体现出参与者之间超越图像本身而存在的关系。Kress和Leeuwen将再现意义分为叙述再现(narrative representation)和概念再现(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其中叙事再现可进一步分为动作、反应、言语和心理三个过程,而概念类则分为分类、分析和象征三个过程。

区别于概念再现,在叙述再现结构中,图像中的参与者发出动作形成斜线进而构成矢量(vector),而语言中的动词在图片中恰是由矢量来体现的。在这则新闻图片中,德国总理默克尔双手握拳按在桌子上,俯身逼视着坐在对面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似在与其对峙,而特朗普回以一种防御性的姿态;双臂交叉抱于胸前,抬头看着她,表情严肃没有回答,两人的动作形成最大的矢量。在这个动作过程中,发出矢量的参与者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她是动作者(Actor),而矢量指向的参与者就是目标(goal)即美国总统特朗普,两人的对峙再现了现实中德美两国之间的“裂痕”。图片中除了最清晰的“默特”动作外,还包括了其他参与者的动作过程。周围站立的众多旁观者中,法国总统马克龙被人群遮住,仅露侧脸,他望向特朗普,单臂支撑,眉头紧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站在默克尔身边,架着胳膊一脸无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双手抱着文件,注视着默克尔,似乎在认真听其讲话,其他围观人员似乎都在认真听并观察,他们的目光注视着默克尔与特朗普之间的“斗争”。这个过程被Kress和Leeuwen称为反应过程,由旁觀者的目光与对抗者之间的矢量构成,这时参与者发出目光不再成为动作者而被称为反应者(reactors),而目光关注的也不再是目标而被称为现象(phenomena)。 图像的接收者在看到这幅图片时,会想象反应者的所思所想然后会产生移情(empathy)或者认同(identification),进而生成对新闻相对自由的个人解读。通过叙述再现的三个过程,图片带给观者的是一个再现的新闻世界以及其中各种元素之间复杂交错的关系。

(2)互动意义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意义的延伸,视觉语法中的互动意义是指图像生产者、图像世界与图像接收者之间的特定关系,同时表达了图像接收者对图像所呈现的事件或人物的态度。互动意义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接触(contact)、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态度(attitude)和情态(modality)四个要素。

其中,接触是指图像参与者与图像接受者通过目光建立起来的一种想象中的人际关系。Kress和Leeuwen(2001)指出,“图像在传达意义时都有一个图像行为,这种图像行为是由表征参与者的凝视系统实现的,这种凝视表达分为两种:索取和提供”。索取(demand)是指图像参与者直接注视图像接收者,仿佛在索要一些特定的东西;而提供(offer)则是图像参与者成为被表现者,与图像接收者无直接对视,似乎在传递信息或者是展示什么。在这则新闻图片中,主要参与者都没有与接收者进行直接的目光交流,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间接传递出了G7成员之间紧张的内部关系。

社会距离展示了一种社会关系,决定了图像所呈现的世界靠近还是远离图像接收者。这种远近关系主要是通过镜头取景来实现:远镜头表现了社会关系的疏远,近镜头则体现图像参与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亲密关系。态度则是指图像接收者对图像世界的介入度以及对图像参与者的态度,主要通过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来体现,图像接收者如果位于水平视角则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如果位于垂直视角则会生出一种与图像参与者之间有明显地位差异的感觉。这幅新闻图片很明显是一种近景镜头,同时也采用了水平视角,缩短了图片世界与图片接收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图片参与者与图片接收者之间的关系,使后者能更加直观感受现场氛围,仿若有身临其境之感。

互动意义中的情态是指图像世界与所指的现实世界之间的一种关系即图像世界反映现实的真实度。而新闻图片作为报导事实,展示事件本来面貌的媒介,对其真实性的要求比其余图片都要高。然而图片的传播和观看与生产该图片的社会机构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图片生产者在拍摄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拍摄的角度和内容。同一个事件经过不同的生产者会产生不同的图片,这些图片就不只是简单的事件重现了,而是带着意识形态的“事实再现”,就如G7峰会这则新闻,在德国发布以默克尔为主导位置视角的图片之后,各国政府发布了同一场景的不同版本的照片,用新闻摄影来表现各自的立场。美国版本中,特朗普被众星捧月一般坐在中间,对着各国政要侃侃而谈,神情志得意满;法国版本中,全场关注的焦点落到了法国总统马克龙身上,其他领导人则专注听他讲话;加拿大作为轮值主席国,发布的照片中仿佛一切都在总理特鲁多的注视下展开,显示出“主人”调控全场的能力。在G7“斗图大战”的背后,是各国政府所要表达的立场,也是美国与其盟友之间关系愈加紧张的一种表现。正如《金融时报》所言,这次峰会陷入了“其45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分裂状态”(the G7 has not been as divided in its 45-year history)。

(3)构图意义

不同于通过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进行的图像部分分析,构图意义指的是将前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整体画面布局。根据Kress和Leeuwen,构图意义通过以下三种资源来体现图像所表达的意义:信息值(information value)、取景(framing)和显著性(salience)。其中,信息值是指通过图像中各元素不同的位置来判断其地位、角色和重要性;取景指的是通过摄影技巧造成的某种分割线条或框架和实际存在的线条或框架来割断或连接图像中的元素;图像的显著性指的是图像元素以其不同的尺寸、亮度、及鲜明度来吸引图片接收者不同程度的注意力,由此可以判断各元素的重要性。从本则新闻图片反应的信息内容来看,图片生产者巧妙地使桌子成为图片中的分割线条,把图片中的人物分成三组,左侧是以默克尔为主导的欧洲各国首脑团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则刚好处于中间,与桌子形成一条线,桌子右侧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从整体来看,默克尔处在中心位置,动作和表情最为清晰,与周围的色彩对比极其鲜明,具有很高的信息值和显著度,强烈吸引着图片接收者的目光,很明显是图片生产者想重点突出的对象。

通过一张简单的照片,各怀心事的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政府所表达的立场统统都被展现在图片接收者眼前,而照片背后的七国集团内部分歧更不用言表。

三、结语

“图像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话语分析更有局限性,本文以Kress和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通过对一则G7新闻图片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图意义的分析,看到了图片不同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表达方式。借助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了解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社会符号,進而更好了解图片新闻话语意义的建构与传递。

参考文献

[1]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05):82-86.

[2] 郑静东.多模态话语的系统功能符号学分析—以一幅普利策新闻获奖图片为例[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02).

猜你喜欢
视觉语法
旅游网页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汉语医药广告的互动意义研究
《超能陆战队》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视觉语法与功能语法的投射分析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