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地区老年人社区医疗需求的调查分析

2020-05-09 09:47杨航于淼司淑雅杨子川王婷王慧敏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需求老年人

杨航 于淼 司淑雅 杨子川 王婷 王慧敏

摘 要:调查东营地区老年人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现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便利取样法抽取东营地区115名社区老年人,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区医疗服务需求表进行问卷调查。41%的老人对于基本体征测量有所需求,28%的老人对健康知识宣教有需求,对于系统的护理干预的需求最低,仅占3%。在距离优势不明显的前提下,老年人就医首选地市级医院。东营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较高,但在服务内容和利用程度方面相对较低。老年人急需医疗保健和入户服务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社区医疗;需求;老年人

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9538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根据全国老龄委员会预测,到202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亿左右;2035年左右,将超过4亿;205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35%。这将直接加剧老年群体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但当前社会难以向老年人群提供全面覆盖的完善的医疗服务。究其原因,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1)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未富先老”,在经济能力、制度建设和社会资源配置上都未做好充足的准备,这种不足体现在医疗建设上,具体表现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保障不够全面、医护人员紧张,老人的需求难以达到满足。(2)随著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大量产生,其婚配后组成“四二一”结构家庭。该家庭结构导致养老负担过重,家庭很难给双方父母提供充足的照顾。老年人的照料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导致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更甚于前。

发展社区医疗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的不平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平台,在满足老年人的健康照料需求,降低就医压力的同时,也能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卫生资源相匹配。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计34652个,从业人员554694人,较2016年增长了0.94%和6.26%,与同期医院就医人数相比,不足二分之一,整体增长较为缓慢。与此同时,社区医疗面临资金不足、制度缺失、人才空缺等困难,但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各种政策的出台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动力。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已经开展有关特殊困难老人基本养老服务、智慧养老、社区医养结合等方面的养老服务创新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三线城市的社区医疗发展仍相对落后。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取任意抽样法,以东营地区115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50岁;②意识清楚,能与人正常交流;③知情并自愿参与调查。排除标准:①身体具有重大疾病,难以配合调查者;②患有精神障碍或智力障碍,意识不清的老年人。样本中包含了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半自理、失独、丧偶的老年人类型,但调查结果显示并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5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102份,回收率为88.6%。

(二)研究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社区内的老人进行调查,其中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构成、居住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养老费用等;社区医疗服务需求调查表:周围社区医疗机构的设立、医疗需求、体检频率、社区医疗服务质量等。

二、数据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过程中,调查总人数为102人,其中男性为43人,女性为59人。其中与老伴共同居住者为61人,与子女居住的为29人,剩余老人为独自居住。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退休工资为老人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其次为子女赡养,老伴供养或者自己劳动再就业所得者相对较少,靠低保生活的老人仅占人口总数的3%。该社区老人的经济收入至少处于当地经济收入的中上水平,老年人每月经济收入在500元及以下的占12%,500元~2000元的占11%,2000元~5000元的占27%,5000元及以上的占到50%,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较为完善。

针对身体健康的调查中,97%的老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3%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处于健康状态。判断老年人健康标准是根据WHO在1990年提出的健康的定义,并结合访谈情况得出。受访老人表现出,无病痛、无压力心情愉悦即为健康,不排除患有疾病但病情稳定,控制良好,心态良好的情况。

(二)对老年人医疗需求的情况调查

在就诊选择方面,地市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主流选择。访谈社区医务工作者可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服务多为日常疾病诊治、体征测量等基础医疗服务,不能满足重大疾病、突发疾病的收治,这可能也是老人大量选择地市级医院的原因。

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见表2。接近半数的老人对于基本体征测量有所需求,这可能与患慢性病的老人较多有关;系统的护理干预的需求量最小,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系统护理意识薄弱。但老年人对血压、血糖的关注,以及对健康知识宣教的需求体现了他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

(三)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情况调查

调研社区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区内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社区的医疗服务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医疗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医疗。社区医疗机构地处社区中心,与居民楼距离很近,便于居民就诊;同时配备专业医生和护士,能医治大部分常见疾病;老年病所需药物药物充足,如治疗心脏病的强心苷类药物、抗高血压的利尿药和钙拮抗药等。

(2)健康科普。社区医疗机构定期通过传单、海报、讲座等方式针对老年人感兴趣的疾病进行宣传。

(3)医疗档案。机构已对社区居民全面建立健康档案,并能对脑血栓、高血压等疾病患者进行定期电话回访。

(4)人文素养。社区医务工作人员态度良好,回应及时,能耐心的接待就诊病人。

(5)医疗协查。社区医疗机构每月定期对社区范围内所有私营的诊所、保健室进行检查,监管其医疗行为。

三、分析与建议

分析调查结果,发现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较为满意。这可能与老人的居住生活方式、身体基本素质等因素有关。被调查的老年人群体健康比例较高,所以他们的身体状况允许独居或与老伴居住,他们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相对较低,对社区医疗的需求也较低,所以可能满意度较高。

结合对社区老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的访谈,目前社区的医疗服务还有待改进。

(一)利用率不足

由表3结果分析,相较于选择社区医疗,老年人更偏向于去大型医院就诊,社区医疗机构的利用不充分,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社区所处地区医疗资源较为密集,社区医疗机构不具备明显距离优势。经调查,小区周围三公里范围内有五家综合性医院,两家中医医院和多家私人诊所,其中包含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和一家二级中医院,且交通便利。该条件下,社區老人患病时会选择大型医院就医。

(2)社区医疗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为基础测量和药品出售,而不是疾病诊疗,服务内容较为局限。大型医院可以对日常疾病、慢性疾病、突发疾病等多种类型的疾病进行诊治,服务内容全面。

(3)在社区老年人认知中,大型医院拥有较高知名度和众多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信度更高。社区医疗机构在人力资源、医疗设施等方面与大型医院相差较远,所以在同等距离优势的条件下,老年人发生疾病会首先考虑大型医院就医。

提升社区医疗机构的利用率需要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和社区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层面。政府应注重社区医疗的宣传,提供基础、专业的医疗服务,提高社区医疗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从而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利用率。同时增加对社区医疗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社区医疗机构的人员和设备配置,并增加药品品种,促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提升其满意度。

卫生管理部门层面。监管部门发挥监管职能,加强对社区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保证机构的医疗水平和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在根源上保障服务质量,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公信力。

基层社区层面。基层社区作为社区医疗的载体,应积极协助社区医疗的发展,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向居民介绍社区医疗的优点,开展与社区医疗相关的服务活动,如健康讲座、医疗体检等活动,让居民能切身的感受到社区医疗带来的便捷。

(二)服务形式有限

目前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还停留在提供日常医疗服务的状态,一方面,资金有限,设备有限,从硬件配备上决定了服务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社区的医务工作者较少,且面对的疾病种类较为集中,业务范围较为狭窄,难以拓展创新。

社区医疗机构可结合社区、机构的情况,根据居民的需要发展业务。建议机构结合社区设置紧急联系人,为独居、半自理等类型的老人提供紧急医疗服务,与社区网格员进行信息互通,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入户医疗服务,为不能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更快捷优质的服务。

四、结语

社区医疗的发展顺应了当今社会的需求,加强社区基础医疗建设有利于缓解就医压力和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社区医疗发展要重视政策执行,从政府到社区身体力行,执行国家对于社区医疗的政策安排。同时要加强社区医疗服务建设,提高服务能力,让居民们更便捷的获得医疗服务,通过完善医疗教育体系,建设专业负责的医护人员队伍,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土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

[2] 胡福君,苏辉.中国老龄工作年鉴[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7:5-8.

[3] 万霞,黄煊,赵晶晶,等.上海市老年人家庭护理服务需求及支付意愿的质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03):227-228.

[4] 张学高.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177-183.

[5] 王晓云,张晓光.老年人信息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石家庄市调查为例[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4,28(02):8-10.

[6] 陈莹.老年人多元化需求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399-4401.

猜你喜欢
需求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