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辽宁故事的意义

2020-05-09 09:47李金华于洋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李金华 于洋

摘 要:当代辽宁处于经济复苏、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但也面临人才流失、产业转型、改善营商环境等诸多挑战。在辽宁社会各领域整体转型阶段,不实言论、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这一阶段性的特征,急需通过讲好辽宁故事重塑辽宁形象,彰显辽宁人的精神风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讲好辽宁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一、讲好辽宁故事的背景与意义

(一)国际背景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日益强大,无论是在科技领域的诸多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中国GDP总量已经连续五年超过美国的。然而,面对中国的强势崛起,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安。以美国为首的这些国家企图在各个领域打压中国,阻止中国前进的步伐。

(二)国内背景

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尤其重视思想意识形态工作,首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一创造性的方案。与此同时,辽宁省也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形象不佳等问题。近几年辽宁经济增长缓慢,在2016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成为全国独一份。而讲好辽宁故事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子集,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辽宁故事,讲好辽宁故事,对于4300万辽宁人民更具有亲和力和认同感,对于宣扬新时代辽宁精神更具有影响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三)讲好辽宁故事的意义

(1)重塑辽宁形象,消除误解

辽宁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同样肩负着维护国家大国形象的责任,这是基础,是底线。西方国家编造的“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论”企图抹黑中国形象,阻止中国发展,面对这种局势,习近平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利用这种外交方式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保卫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我们的目的是消除原有偏见,揭穿谎言,维护公平正义。

辽宁故事包含于中国故事之中,伴随着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的兴起,一部分“社会青年”操着东北话在网络上活跃了起来,网络视频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惊人的,本来只是极少一部分群体却先入为主,给全国网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与此同时,部分媒体的大肆渲染,“经济增速垫底”“人浮于事”“办事只能搞关系”等不具有代表性言论被无限放大,辽宁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是负面的,消极的。所以我们要讲好辽宁故事,还原事情真相,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更有说服力的树立辽宁形象。

(2)激励人心,复兴辽宁

讲好辽宁故事,让世人知道的这里是中国的工业脊梁,在钢铁、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是中华文化的宝库;多年来,辽宁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构建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政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注重改善民生,2018年,辽宁全省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了74%。仅仅2019年这个夏天,万达在沈阳投资800亿,腾讯与沈阳签署大单等,各大集团对沈阳的发展特别有信心。我们要通过讲述这些辽宁故事,要让辽宁人民重拾信心,摆脱人才流失的困局,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辽宁的振兴发展做贡献。

(3)内化精神,外化行为

讲好辽宁故事,使人民大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且外化为自己的行动,知行合一,践行这一准则。辽宁故事的讲述既要有严肃正统的一面,更要有相对轻松愉快的讲述方式。人们从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原则,再冷静下来去思考这其中的真理,这样“冷热交替”内化成内心的原则是深刻的持久的。问题的难点在于人们内心有原则,有想法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突破一个“点”,这个点是内心的原则与生活中的顾虑所交叉形成的那个点。这个点也可以理解为“度”,量变引起质变的度。如何突破这个度呢?我认为有两点:第一加“量”。继续讲授中国故事、辽宁故事,使人们内心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都有强烈的意愿去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从社会风气上、政策上、法律上解决好人们的后顾之忧。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完善的政策制定、公正无死角的法律保障是人们从内心转化为行动的最大的推动力,进而将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的行为演化为自身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外化为自己的社会行为。

二、辽宁故事的分类

(一)讲好榜样故事和时代故事

榜样是传递正能量最高效的载体。泱泱历史长河中辽宁涌现出无数时代的楷模,他们代表了辽宁的精神,代表了向上的力量,是辽沈大地的最强音,是辽宁建设的精神高地。基础建设、经济数据和科技水平是硬实力的体现,时代精神、辽宁精神是软实力的体现,精神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在推动辽宁全面振兴中一定要树立精神指引,改变人们、政府的精神面貌。辽宁不仅仅要有雷锋郭明义的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精神,还要树立工匠榜样,弘扬工匠精神,树立科技榜样,弘扬创新精神等。榜样的故事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容易实现精神引领,更容易荡涤人们的心灵。

时代故事从宏观上影响现代人,打造现实主义精神高地。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这么悠久的历史中凝结了无数的故事,一个时期内的小故事汇聚成一个大故事,也就是时代故事,各个时代故事虽然各异,却也一脉相承。相比于建国初期作为共和国长子那个时代,现在这个时代没那么辉煌,甚至稍显有些没落。但是长远看来,这也是一个必经阶段,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解决好现在的矛盾才能找到一个新的更好的发展模式,让年轻人对家乡有信心,共建辽宁,重现往日的辉煌。

(二)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故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

1840年到1949年以来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一部血泪史,更是一部摆脱封建阶级和官僚资本主义阶级统治的革命史。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故事,就是让人们铭记那个黑暗的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解放全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换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爱国也必然爱国。抗日战争中辽宁不仅有发动“西安事变”张学良这样名垂千古的人物,也有無数像赵尚志这样草根出身却为了国家付出生命的英雄。讲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故事,是培养一个人爱国爱党最高效的的方式。

改革开放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实行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将转移工作重心放到经济上来的政策,40年来我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对于辽宁来说,改革开放是推动辽宁发展的重要法宝、强大动力。辽宁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根到底在于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走了有多远,中国人民用7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历程。

三、讲好辽宁故事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

(一)传统授课教育,加强讲授者讲好辽宁故事的能力

讲述是传播思想理念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辽宁故事的讲述者是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党政机关的讲师及领导等,欲教人必自知,将一个人的思想理念植入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中是不容易的。需要讲述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既能触动倾听者心里最柔软的部分,又能引发倾听者的共鸣。加强讲授者讲好辽宁故事的能力,包括故事内容、讲述技巧、故事体系等多方面,要求故事内容实事求是,引人入胜,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故事自身具有吸引力,还能适应于不同群体;要求讲述者有个人魅力和讲述技巧,能将故事讲得动听,循循善诱引发思考,使倾听者最大程度的接收故事;另外故事不是杂乱无章的,故事对应不同的价值观问题,故事是无数个小故事组成,最终构成一个整体,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

(二)利用网络战地,渗透辽宁故事的内涵

习近平强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利用好网络阵地,发挥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时效性强等特点。

在2019年,QuestMobile发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根据这个报告显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多以青年人为主且增长迅速;对互联网的依赖越发强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289.7分钟(近5小时);新的社交模式不断出现,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那么如何利用网络讲好辽宁故事呢?我认为有两点:第一建设具有公信力的大V账号,专业讲述辽宁故事,不同的账号可以代表不同的方向,由专业的团队进行打理。第二与各社交及短视频公司沟通,增加团队账号的推送量及曝光率,润物细无声的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期火箭军开通了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引起了网民的持续热议。官方微博通过讲述火箭军的历史和日常训练情况,拉近了与网民的距离,扩大了人民解放军的影响力,使人民更加了解火箭军、关注军事、拥护人民子弟兵。辽宁90后女警花赵建华通过拍摄普法脱口秀短视频,在网络迅速走红,吸引了超过六千万粉丝,每个视频都有巨大反响。她鉴于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大部分普通民众都对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缺乏了解,所以她想到了通过快手这个媒介最大范围的普及相关知识,效果十分显著。

(三)优化社会传播路径,营造良好氛围

讲好辽宁故事,不仅要在课堂讲,网络讲,还要做与其相关的主题活动、实践活动。例如高校可以成立相关社团,进行各个学院、各个高校、各个组织单位的巡回宣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并多次给志愿者回信。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回信,勉励青年志愿者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社团可以进社区给群众讲、去农村给广大农民讲,进企业给职工讲,进部队给军人讲,甚至可以进党校给广大政府公职人员讲,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给海外华人华侨讲,给外国人讲。如果有一天青年人的话题不再是网络游戏,明星八卦,而是口述相传中国故事、辽宁故事那么对于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极好的状态。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分别用四词八字精准概括,是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准则,具有引导力和向心力。辽宁故事是广大辽宁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当中创造的故事,来源于生活更加贴近老百姓内心,更加符合辽宁人民的价值观念。

辽宁故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都蕴含着相同的因素—价值,通过挖掘、讲述辽宁故事中蕴含的价值观,从而在辽宁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辽宁故事必然是对辽宁省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反应,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反应了当今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二者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讲好辽宁故事是增强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手段,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中国故事中蕴含着中国人民代代相传的精神与智慧,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智慧与信念之中,讲好中国故事、辽宁故事正要与习思想保持一致的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习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讲好中国故事是讲好习近平思想的重要方法。简单来说,讲好辽宁故事是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辽宁故事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6.

[2] 习近平在十九大上的报告全文发布[N].人民日报,2017-10-28.

基金项目:文章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14BKS015;文章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观视角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YJA710021。

作者简介:李金华(1964.02- ),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于洋(1995.07- ),男,汉族,辽宁朝阳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