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表现

2020-05-09 09:47刘筱筠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跨文化交际

摘 要:随着社会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有了更多的文化交流机会,并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这种跨交际的文化形式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但是,在当前的跨交际文化中,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使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仍存在一定的屏障。因此,要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以便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文章主要就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表现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社会文化;语言运用

简单来说,跨文化交际(transculturatio)就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用通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它可以让交流双方通过有效的交际语言来进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但是,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由于交流双方存在思想、信仰、认识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交流时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因此,要根据当前跨文化交际的现状,分析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寻找有效减少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方法,使中西方文化能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一、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原则和模式方面的差异:第二,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交际时间方面的差异;第三,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交际方式上的差异;第四,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第五,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非言语交际上的差异。

(一)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原则和模式方面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原则和模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就交际原则来说,由于中西方人民的交际点不同,造成了中西方交际原则也不一样。就中国而言,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会将交际点放在家庭关系方面,这是因为家庭关系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视的内容,所以中国人家庭观念比较重,这就使中方的交际原则体现为集体主义。而对西方国家而言,西方人进行交际时交际点往往放在个人意识,所以西方的交际原则体现为个体主义;其次,就交际模式来说,如在中国社会文化中,自古以来家、国都是中国文化的重点内容。可见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比较看重集体的和谐与利益,这也使得中国人在交际时注重和谐的情感交际,属于情感型的交际模式。而在西方社会文化中,西方人一般重视个人的利益,他们更强调个体的不同。所以在西方人进行交际时,会将出发点放在个体意识方面,从而根据个人的喜好去进行交际和竞争,属于理智型的交际模式。

(二)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交际时间方面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交际时间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体来说,不同的国家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也会造成交际时间方面的差别,而时间对于交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注重交际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首先,从时间观念上来说,在中国,人们的时间观念是圆式的,这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有关,由于农耕是年复一年的循环,造成了人们在时间观念上也强调从始至终。而西方国家则是向时间观,就像直线一样,从开头一条直线到结束;其次,从时间表达上来说,中国人在时间的排序上是由大到小,像某年某月某日这样进行书写,而西方则是由小到大,像2019年3月2日则要写成 2nd  March,2019的样式;最后,从时间取向上来说,中国人看重过去,往往会从过去吸取经验,而西方人则看重未来,往往更能创新与发展。

(三)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交际方式上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交际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中西方人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性情所造成的。具体来说,中国人一般比较含蓄,所以在对语言使用时也体现出含蓄、委婉的特点,而西方人比较直爽,所以语言的使用时也比较的直接。比如说同一个借钱事件,中西方人在语言表达上就会有明显的不同,像中国人就会比较的委婉,往往会先说一大多堆别的方面的话语做铺垫,最后才慢慢引入借钱的主题,而西方人借钱则会比较直接的说我想借多少钱[3]。总的来说,中国人比较的慎言,往往说话时会有给双方留有一定余地,而西方人则比较健谈,往往会直接表达出心中所想,所以在文化交流时,要注重语言的交流方式。

(四)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风俗习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国际交际中,风俗习惯对于交际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不了解交际方的风俗习惯,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致使交际出现严重的问题。首选,中西方在同一种动物上就有不同的理解,像“狗”这个动物,在中国一般是形容不好的事或人,比如中国词汇中就有“狗屁不通”、“走狗”等词语;而西方“狗”的意义则不同,像“a luck dog”,则充满了褒义;其次,中西方的习俗也不同,像数字来说,中国人比较喜欢偶数,像二、六、八,表示吉利,而西方则喜欢单数,认为单数比较吉利;最后,中西方在饮食上也有差异,像中国人喜欢聚在一起吃饭,重视吃饭的氛围,而西方人则更注重饮食的礼仪与卫生。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注重对方的风俗习惯,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五)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非言语交际上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在非言语交际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简单来说,非言语交际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我们的肢体语言动作,如眼神、表情、手势等;二是我们穿着品味,像服饰、打扮、随身物品等;三是社交距离与隐私。像在隐私方面,中西方就有明显的不同,中国人喜欢向朋友或同事倾诉自己的心事,分享自己的秘密,而西方人则比较注重个人隐私,更愿意自己承担一切而不让他人干预。总的来说,非言语交际给人的感觉更加直观,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要对非言语交际加以重视。

二、跨文化交际中有效缩小中西方社會文化差异的策略

在跨文化交际中,虽然中西方社会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政策和方法来减少这些差异,使中西方社会文化能够得以融合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跨文化交际水平进行强化:第一,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第二,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第三,将平等尊重作为交际的基本要素。

(一)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为了能够有效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差异,我们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重视交际语言的训练,以便加强语言交流能力,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第一,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要学习交际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平常的交流当中,从而使自身的口语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第二,要不断学习其它国家的语言知识,像其它国家的语法、语序、语言习惯等内容,以便增强自身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为了更好的促进中西方社会文化的交流,我们还应该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如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像阅读评阅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杂志、时报等,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加强对西方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还可以不断的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从而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三)将平等尊重作为交际的基本要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平等、尊重是跨国际文化得以开展的关键。在文化交流中,任何文化都是有价值,有意义,且独一无二的。文化没有贵贱之分,在交际双方进行文化沟通时,要相互尊重与学习,包括对方的文化、思想、信仰、生活方式等内容。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来对待对方文化,才能够更好的加强双方的沟通与了解。

综上所述, 要不断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学习,并在基于尊重、平等的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尽可能缩小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使中西方人民能够更好的进行文化交流。除此之外,要根据我国文化发展的情况,学习其它国家优秀的文化,从而使我国的文化能够得到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海燕,杨峰,王卫强,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理论观察,2018,141(03):127-129.

[2] 李景.中西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用语中的表现及研究[J].商情,2017(23):273.

[3] 余国志,张莉.“中西方文化差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66-69.

[4] 钟明华.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文化差异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05):150.

[5] 元志英.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原因分析[J].才智,2017(11):235+237.

作者簡介:刘筱筠(1983.03- ),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中西方文化差异。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跨文化交际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让 巧妇”不再难为“淘”米之炊
有效提高表达能力,拉近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