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游戏化的实践探索

2020-05-11 08:28颜红琴
好家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诗文国学游戏

文 颜红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部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因此,我园坚持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游戏化和幼儿园诵读日常化、持续化的原则,以丰富有趣的形式在幼儿教育中有效植入国学经典。我园从幼儿生活与学习环境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幼儿经典诗文诵读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适宜的国学经典教育环境

(一)园所环境创设

在引导幼儿探索与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我们重视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我们在公共活动区域悬挂古诗文作者的图像,并在下方注明他们的经典作品;我们也采用幼儿易于接受的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幼儿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展示在活动走廊上;我们还会在活动室里精心布置与国学经典相关联的墙饰,如“古诗天地”“每周一诗”等。国学经典教育与国学经典环境的充分融合,不仅能使幼儿在经典诗文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也激发了幼儿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为国学经典教育游戏化的开展和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区域环境创设

在一日生活中,我园幼儿最喜爱的就是区域游戏。为此,我们在班级中创设了“书吧”,提供幼儿学过的和准备学的古诗文画册,让幼儿能够自主翻阅。例如,教师选择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诗文,通过古圣先贤的感人故事和现代模范人物的道德榜样,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国学经典中的道德内涵。

二、国学经典教育游戏化的方法

(一)巧选经典诗文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作品内容包罗万象……有的富有哲理,有的寄情山水,有的充满诗情画意,但这些内容并不都适合幼儿学习。古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和人物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幼儿理解时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及认知特点,我们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且幼儿感兴趣的诗文作为教材。

(二)丰富植入方式

1.趣味式植入教学活动

我园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运用情境体验、表演游戏等不同的形式诵读国学经典诗文,让课程丰富有趣,实现国学经典教育游戏化。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在故事、情境中学习国学经典中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2.覆盖式植入幼儿生活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我们适时植入国学经典,可以在幼儿园晨间接待时植入,在午睡前植入,在区域活动中植入……让国学经典覆盖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引导幼儿遵守规则,让幼儿学会文明进餐及遵守集体生活的秩序。

3.主题式植入一日活动

《弟子规》共有七章,我们以每月一个主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安排。例如,三月学“孝”——《亲亲我的爸妈》;四月学“文”——《我和书籍做朋友》;五月学“悌”——《兄弟姐妹是一家》;六月学“行”——《我和好习惯相伴》;九月学“亲”——《我爱老师》;十月学“信”——《争做诚信小天使》;十一月学“爱的密码”——《关爱老人》;十二月是机动月,教师根据德育主题对幼儿进行游戏化教学。

在健康领域,我们用《弟子规》中的经典佳句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语言领域,我们将幼儿喜欢的经典国学故事、诗歌等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形式呈现出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经典;在社会领域,我们从《入则孝》中学会感恩父母、尊敬长辈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从《泛爱众》中学会理解他人;在艺术教育领域,我们利用儿歌、故事、乐器表演等形式诠释国学经典内容,并将剪纸、青花、刺绣、扎染等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幼儿的活动中。

(三)探索诵读方法

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激发幼儿诵读兴趣

幼儿年龄小,其思维发展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是枯燥地读书,时间一长难免会失去兴趣。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幼儿的诵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可以采用的方式有:朗诵、或吟或唱、带读、齐读、优生领读、游戏读、评比读、接龙读、默读、当场试背等。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诵读氛围,让诵读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2.利用故事,激发幼儿的诵读兴趣

故事对幼儿来说有独特的吸引力。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经典诗文所表达的意思,教师将经典诗文编成一个个贴近幼儿生活且道理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例如,在诵读《三字经》片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时,教师列举曹操几个儿子的例子来印证“性相近,习相远”的道理。一个个幼儿喜爱的小故事使经典诗文更易于被幼儿所接受。又如,教师通过《统姊助粟》和《完璧归赵》这两个德育故事来诠释“仁爱”的具体表现,展示了三国时期的名将骆统和姐姐扶危济困的感人故事,赞扬了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蔺相如保卫国家、不畏强权的勇气与智慧。我们借助这些故事来传递经典诗文的内涵,让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不只是停留于文字表面,而是通过古代圣贤的榜样作用让德育力量根植于幼儿的心灵。

3.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

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游戏中学习。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在游戏中探索,从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例如,小、中班阶段节选的《弟子规》内容涵盖了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友爱亲朋、自我服务等基本礼仪和行为规范;中、大班阶段节选的《三字经》内容涵盖了勤学故事及趣味自然等内容,引导幼儿从历史兴衰和人物故事中学习做人、做事、求学的道理,并激发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大班阶段节选的《千字文》包含了天文、地理、自然、历史、农耕等知识,以及孝悌、尊师、诚信、改过等德行内容,引导幼儿提升道德修养并拓展知识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与品行基础。

我们国学课程的着力点在于挖掘最能体现思想、精神、价值观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课程既涵盖了古代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华美德,又展现了近代和现代生活中的“友善、谦让、诚信、孝道、宽容”等道德风尚,以古圣先贤的道德风范引导幼儿与圣贤为友,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鼓励教育、榜样教育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三、亲子体验共读经典诗文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我园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了提高幼儿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家长助教”活动,让家长也不遗余力地投入经典诵读活动中。通过亲子互动,我们开阔了幼儿和教师的眼界,领略了不同的经典诗文作品,弥补了教师在专业领域中的不足。同时,我们坚持两周一次面向家长开设 “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家长进行分享”的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与国学经典同行。另外,我们还定期开展国学经典亲子表演活动,通过幼儿与家长、幼儿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表演,给予家长更多的思考时间,给家长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让家长更好地融入国学经典教学活动中,让教师的指导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我们用游戏化方式让幼儿在诵读中亲近国学经典诗文,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语感,让幼儿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雅韵,更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优秀的人格,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礼仪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诗文国学游戏
“垂”改成“掉”,好不好?
走遍万水千山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