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拼搭成功了!
——幼儿魔尺区合作拼搭的观察与分析

2020-05-11 08:28王红永
好家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蒙蒙甲板航母

文 王红永

一、活动背景

魔尺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款高智能、高自由度的智力玩具,它可以灵活地辗转于十指之间,随意扭转变换为不同形状。小小魔尺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无穷的智慧,给幼儿们展现了一个奇妙有趣的游戏领域。

中班时,我发现幼儿们对魔尺非常感兴趣,就把魔尺引入班级,设立了魔尺专柜。幼儿们的积极性很高,经过近一年的玩耍与探索,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许多拼搭技能。幼儿选用的魔尺长度也从24 段、36段、48 段发展到72 段、144 段,造型能力从平面造型发展到立体造型,甚至还能用两个魔尺重叠造型。在玩魔尺的过程中,大多数幼儿还是处于个人完成或两两拼搭的阶段。进入大班后,随着幼儿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利用魔尺让幼儿沟通、交流与合作,达到智慧的碰撞,完成更复杂的造型,满足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祖国建国70 周年之际,我组织幼儿们开展了“祖国成就的照片展”活动,让幼儿们感受伟大祖国70 年来的卓越成就。活动后我将港珠澳大桥、“辽宁号”航空母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照片投放在区域中,期待幼儿们以这些材料为契机,进行魔尺拼搭,以达到预设目标。

二、活动过程

片段一: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了魔尺区,大部分幼儿用魔尺开始拼搭造型。我看到宇博和蒙蒙指着墙上的航空母舰图片在交流,我走过去询问,原来宇博和蒙蒙想拼搭这个航空母舰,但蒙蒙认为有点难,这时我鼓励道:“你们可以想办法试试啊!”随后,我发现蒙蒙和另外三名幼儿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分析:进入大班,幼儿的沟通能力逐渐增强,合作游戏自然成为幼儿最主要的游戏活动方式。教师将在区域投放的图片当作预设材料,为幼儿们提供自主寻求合作、提高拼搭技能的好时机。

片段二:幼儿们拼搭魔尺的积极性很高,能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讨论的结果是:三个人拼甲板,两个人拼舰岛。小鑫自告奋勇,一个人拼甲板上的飞机。游戏进行过程中,我发现小鑫在拼搭一架飞机后就不断地游走于各组之间,我提醒他一会儿航母拼接完成后要放许多飞机,要赶快拼飞机,但并没有效果。随后,我发现他用魔尺拼了一个架子,他说他是测量员,所以在两个组之间走来走去。

分析: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任务意识,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互相沟通,还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完成任务而积极努力。小鑫在拼搭飞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任务没有难度,所以很快就对这项任务失去了兴趣。而“小小测量员”是他介入其他组很好的理由,也是他感兴趣的一种“职业”。但作为大班幼儿,其任务意识还有待发展。

片段三:拼搭甲板的幼儿最先结束“工作”。他们用魔尺搭出舰身,同时找来了大大的纸板作为甲板,并在甲板上画出飞行跑道。在这个过程中,三名幼儿的配合相当默契,宇博作为核心人物,出主意,把技术,欣桐和彤彤找材料,配合搭建。拼搭成功之后,宇博插着腰,围着舰身转来转去,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嘴里自言自语道:“完美!”欣桐则开始拿着小锤子细心地敲击每个接缝使其更加牢固,然后拿着喷壶假装喷水,过了一会儿她满脸兴奋地告诉我:“甲板搭好了,我们把它冲洗干净了,也喷上香香了!”

分析:在甲板工程完成的过程中,幼儿们能根据航母甲板平整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材料。拼搭开始时,幼儿们专注认真地探索。当甲板基本成型之后,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幼儿们俨然成了航母甲板上的工作人员,检修、冲洗、装饰着自己的甲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们处于积极主动的搭建状态中。

片段四:拼搭舰岛的幼儿们要将天线、雷达、指挥系统等都组装在一起,不过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在舰岛塔基上如何让天线平衡让幼儿们绞尽脑汁,二喜和蒙蒙选择用毛根把天线绑在一起,可发现天线仍不平衡。后来,他们一人扶着,一人扭转,将几根魔尺扭转在一起,使高高的天线和雷达系统镶嵌在底座上,天线终于平衡了。

分析:《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舰岛如何做到平衡,既有力学上的知识,又有技能上的难度。教师没有过多地指导,而是让幼儿们反复地讨论、尝试,由于魔尺独特的造型特点,幼儿们选择了用几根魔尺凹凸镶嵌,使结构得以稳固。由此看出,幼儿们爆发出了惊人的拼搭技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是“天才建筑师”,我惊叹于他们的整个合作过程是如此自然、融洽。

片段五:在航空母舰进入最后的组装阶段时,幼儿们有了很多疑问,于是我以“总工程师”的身份进入游戏,就舰岛的位置选择、飞行甲板如何上翘等问题和幼儿们进行讨论。蒙蒙在积塑区找来小人,准备把它放在飞机上当驾驶员,宇博拿走小人说:“我们的飞机是无人驾驶的。”蒙蒙紧接着说:“那我们的指挥系统也是电脑控制的。”另一边,二喜找来五星红旗插在航母上,大家一起将航母命名为“尧都号”,并给它贴上标签。

分析:教师在游戏活动中主要起辅助作用,为幼儿提供场地和材料。此次活动的组装阶段,教师以“总工程师”的身份加入游戏,成为幼儿共同探索的合作者和参谋者,起到了“穿针引线,点拨磨合”的作用。

幼儿的原有经验是活动的源泉,在活动中,幼儿的相互交流了各自已有的知识经验,尤其是高科技知识。大家在合作完成一件作品后体会到了发自内心的喜悦。

片段六:在回顾与分享阶段,参与游戏的幼儿们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拼搭心得。当其他区域的幼儿在甲板上模拟飞机飞行时,二喜发现甲板上放的飞机太多,提出下次要再做一个甲板下有三层储物空间的航母,一层放汽车,一层装飞机,一层住人。

分析:幼儿的总结分享引发了他们对建构活动的后续思考,这既展示出幼儿们对此次活动的全身心投入,也有利于幼儿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三、活动的价值与思考

幼儿能够合作游戏是其社会性发展中的重大进步,它意味着幼儿的目标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纵观幼儿们的整个合作过程,他们自发地选择合作主题、合作伙伴、合作形式,在拼搭过程中利用多种材料解决遇到的问题,展现出了较高的拼搭技能,也推进了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还通过合作发展了探索、反思、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与满足。合作能力是适应未来社会的一项必备能力,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参与者、观察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为幼儿提供多样的交流、合作与游戏的机会,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蒙蒙甲板航母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客滚船车辆甲板结构直接计算模型对比分析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烟雨蒙蒙青西河
科考船木甲板安装工艺
HCA直升机甲板降落证书检验要求剖析
《家》《竹》
航母的“带刀侍卫”
拼航空母舰
蒙蒙小学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