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守护童心,筑爱浇灌成长

2020-05-11 08:28邵登玲
好家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竹平菇西瓜

文 邵登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要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肩负的责任。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爱是教育的核心。

走进我们幼儿园,会发现到处郁郁葱葱,花朵竞相绽放,鱼戏莲叶间……一片生机盎然,这正是“自然角”在演绎着生命的故事。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引导幼儿在自然角里感受生命的力量,以爱为名,让他们从照料动植物开始,学会敬畏、尊重和关爱生命。

一、“变废为宝”的乐趣——布局与创造

3~6 岁幼儿已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独立性,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已有能力参与自然角的创设和管理。因此,教师和幼儿可以一起规划和布置自然角,对废旧的盒子、瓶子进行美化和改造。例如,我们用方形泡沫盒子打造一个小型的“秘密花园”,在盒子底部铺一层泥土或沙子,将多肉植物作为小树,用冰糕棒做一架秋千,用种子粘贴一栋小房子,用油泥围出一个小池塘。幼儿们见此场景,提出疑问:“我们要怎样从秋千这头走进房子呢?”“我们可以用石头铺一条小路呀!”有幼儿立马答道。于是,教师就利用散步时间带幼儿们去草地和林间小路上收集石头。这样,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铺好了,幼儿们在这“秘密花园”里互诉秘密,分享故事,创编情景对话。

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释放天性,激发潜能,感知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从而促进自我成长。例如,幼儿在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展开讨论时提到:“自然角的花草这么好看,平时有人照顾,那放假了它们怎么办?”幼儿们围在一起想办法:“我们轮流做值日生来给花儿浇水。”“我们做一个花儿‘自动喝水器’吧!”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好,于是一起研究“自动浇花神器”。最终,幼儿们想出了在瓶盖上钻两个孔,穿上粗细不同的毛线,然后用筷子做个支架,插在花盆里,毛线自动吸足水就可以渗入泥土给花浇水了。“自动浇水神器”在大家的共同策划和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它解决了假期花儿没水喝的难题,不仅凝聚了幼儿的智慧,而且充满了幼儿对生命的关爱。

二、“云淡风轻”的从容——播种与收获

《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自然角的管理,不应由教师包办代替,而应引导幼儿一起参与管理。例如,大班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可以先调查该季节的时令蔬菜,共同讨论并确定要种植的植物,然后教师向幼儿传授种植的方法,如“栽种法”:用小铲子在地上挖一个小坑,把植物的根放进去,然后盖上泥土并压实,最后浇水。在种植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放手让幼儿自由结伴开展种植活动。幼儿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你松土,我栽种,他填土,再浇水,很快就完成了种植任务,接下来就开始慢慢等待植物的生长了。在播种、浇水、施肥和采摘的过程中,他们了解了种子的生长变化过程,并且在每天的操作观察中不断增长新的经验。

让幼儿服务于自然角,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初步学会观察动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给幼儿布置一定的任务,让他们体验完成任务的喜悦之情。因此,我们可以将照顾自然角的任务交给幼儿,以信任的姿态“袖手旁观”,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合作分工,让幼儿体验播种与收获的快乐。

三、“上善若水”的关怀——倾听与倾诉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在自然角这个角落里,我们要充分发挥引导、架构的作用,帮助幼儿亲近自然、熟悉自然并学会照顾动植物。

班级自然角中有一盆文竹发黄了,幼儿们焦急万分,有的说:“文竹是不是生病了?前几天叶子还是绿绿的,今天怎么就黄了呢?”有的说:“文竹是不是嫌热啊,我们把它搬到空调房里吧!”有的说:“文竹是不是没水喝,所以干死了?”教师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让幼儿认识到植物像人一样也有生命周期。植物有旺盛期和枯萎期,文竹有可能是因为缺水而干死的,有可能是喝太多水而淹死的,也有可能是受不住太阳暴晒而死的,还有可能是到了枯萎期自然枯萎……在不同的生命过程中,幼儿们对生命的不同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慢慢地,在自然角的教育作用下,“爱”也变成了幼儿们的语言。面对矮小的植物,幼儿们会耐心地呵护它们:“你是不是饿了啊,你要好好吃饭哦,像我一样,吃得好才能长高高。”幼儿们在参与自然角管理的过程中,也会慢慢地领悟人生最简单的道理——生命不同,但生命不息。

四、“身体力行”的态度——验证与猜想

幼儿在管理自然角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疑问。面对幼儿们的疑惑,我们要引导他们大胆提问,学会验证猜想。

幼儿们对菌菇的生长方式很好奇,为此我们在大班自然角设置了一组平菇实验。教师准备了两个平菇棒,在实验前期,教师幼儿们一起探讨平菇的生长条件,有的幼儿猜测平菇喜欢阳光,也有幼儿猜平菇喜欢潮湿的环境,于是我们准备了一组对比实验:两个平菇棒均用一个透明塑料袋包裹,左边的常用小喷壶喷水,右边的不喷水,然后将两个袋口扎紧,幼儿们每天都要解开袋口,用小喷壶给左边的平菇补充水分。国庆假期回来后,幼儿们急忙打开袋口,发现左边的平菇光秃秃的头顶上长出了一簇簇白色的“小珊瑚”,幼儿们急坏了,心想:“不会是水浇多了,平菇发霉了吧!”于是连忙跑到老师身边报告这一现象。我和幼儿们一起查阅资料,发现原来这些是刚长出来的小平菇,可是为什么它们会是白色的呢?带着疑惑,我们继续每天坚持给它们“喝水”。过了几天,我们发现原来白白的“小珊瑚”变成了头顶一块块黑色的小木棒,接下来几天,平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大,先前的小黑点也长成了硬币大小,有的甚至有拳头般大小,长开的平菇颜色也慢慢由黑变灰,中间部分稍微凹下去,表面摸起来是光滑的,而右边那袋平菇因为缺少水分,快要蔫了。通过这组对比实验,幼儿们知道了,原来平菇喜爱潮湿的环境,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被照顾。由此可见,生命的成长需要呵护,需要关怀。平菇的生长方式引起幼儿们强烈的关注,幼儿的质疑正是探索科学的起点,而我们需要抓住契机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身体力行中验证与猜想,幼儿在付出的同时,也会收获快乐。

五、“众生平等”的悦纳——捕捉与放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在管理自然角的过程中,幼儿们要学会尊重生命,悦纳生命,让爱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有一次散步时,炎炎惊呼:“快来看,草地里有西瓜虫!”大家听到喊声立刻簇拥上去,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它圆圆的身体好可爱呀!”“我们把它带回自然角养起来吧!”为了满足幼儿们的需求,我们用树叶托起西瓜虫,将它带回了班级自然角。幼儿们用大大小小的树叶为西瓜虫造了一座小房子,并不时地来观察。周末到了,西瓜虫没人照料怎么办?经过一番讨论后,幼儿们决定放生西瓜虫,虽然有些不舍,但是他们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我尊重幼儿们的决定,陪他们把西瓜虫送回了草地,幼儿们还商量着:“星期一我们再到这里来找它吧!”幼儿们的行为透射着人文的关怀,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虽然幼儿看似有所失,但实际上他们已拥有了美好的心灵和尊重生命的心境。

“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和尊重。我们要创造条件,在自然角的方寸之间,让幼儿们感受生命成长的历程,关注生命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收获一颗颗暖暖的爱心。

猜你喜欢
文竹平菇西瓜
文竹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种植记
文竹
文竹
大小西瓜
当夏天遇上西瓜
巧切西瓜
美丽的文竹
江苏:平菇价格上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