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三周批次管理要点

2020-05-11 06:55吴俊辉郑兵寿陈学敏谢显泰
猪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哺乳期后备断奶

吴俊辉;郑兵寿;陈学敏;谢显泰

(1.广州威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730;2.南昌合盛牧业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96)

猪场批次化生产体系是一种高效的生产管理体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批次化生产在欧美等国家被广泛应用[1]。最近几年引入我国后,已被国内很多养殖企业陆续采用,也取得显著成果[2]。批次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场内生物安全,提高生产效率[3],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批次化生产的优势更加突显。如何才能做到批次化生产,目前有很多资料可以参考[4-5],每个猪场可根据不同情况和硬件设施等选择适合本场的批次化方案。文章主要介绍三周批次在规模猪场的应用以及操作要点,以期帮助我国规模猪场实现批次化生产,提高猪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1 高感染风险下的猪场内部管理策略

2018 年8月份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在中国出现,随后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非洲猪瘟防控的巨大压力下,我国当前的连续式生产模式不能够做到真正的全进全出,难以切断病原的垂直传播,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提高生物安全。批次化生产体系是一种高效生产管理体系,大量的生产实践表明,我国有些猪场由连续式生产改为批次化生产后,产仔数、PSY会显著提高[6],PMWS显著改善[7],还能节省大量劳动力[8]。一项数据调查显示,在猪蓝耳病暴发的情况下,实施批次化生产管理的猪场内保育猪死亡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日增重会显著提高(图1)。由此可见,规模化猪场实施批次化能够有效减少疾病传播,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2 批次化方案的选择

图1 保育猪在猪蓝耳病暴发前后仔猪死亡率和日增重的比较

每个批次化管理方案对应的繁殖周期、哺乳期和年胎次都略有不同,根据繁殖周期可将批次化生产方案分为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表1)。方案一的繁殖周期为140 d,对应的哺乳期为21 d、年胎次可以达到2.4胎以上,采用这个方案的批次可以为1周批次、4周批次和5周批次,此方案的优点是生产非常高效,产房、定位栏等硬件设施周转快。方案二的繁殖周期为144 d,对应的哺乳期为25 d,年胎数可以达到2.35胎以上,适用于12 d批、16 d批和18 d批等的特殊批次,此方案的优点是哺乳期25 d,无需改变猪场原有的断奶习惯,适合一些自繁自养的猪场。方案三的繁殖周期为147 d,对应的哺乳期为28 d、年胎次可以达到2.3胎以上,采用这个方案的批次可以为1周批次和3周批次,此方案的优点是哺乳期比较长,适用于放猪苗到农户的企业,缺点是年胎次会有所下降,但是仔猪存活率高,猪场效益可能更好。

3 3周批次的特点和优点

3周批次管理是最常见的方案[9],比较符合母猪21 d发情周期,因此,对于返情母猪比较好处理,上一批正常返情的母猪可调整至下一批进行配种。此方案的特点是哺乳期28 d,产床周转时间为42 d,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断奶仔猪的存活率以及有足够的时间对产房进行清洗空栏消毒,减少疾病的垂直传播(表2)。此外,3周批次有利于安排断奶、配种、分娩,不会导致工作重复和串岗,所有工作以周为单位进行安排,利于公司员工轮休和非洲猪瘟疫情时期的严格防疫,减少和外界的接触,是很多养猪户的选择。

3周批次生产产房的周转时间为42 d,因此需要准备两个区的产房。第1批母猪提前7 d上产床后,在产床上需要哺乳28 d,而第2批母猪在间隔21 d后也要上产床,而此时,第一批母猪还未断奶,因此需要上产床二区,等到第3批母猪要上产床的时候,产床一区的第1批母猪已经断奶且清洗空栏消毒完毕,所以,第3批母猪上产床一区,以此类推(图2)。

综合以上,3周批次产床的设计可分两区,第1、3、5、7批母猪进入产床一区,第2、4、6批母猪进入产床二区,同时保育也分为两个区,产床一区断奶的母猪进入保育A区,产床二区母猪进入保育B区,以此轮流生产。

4 3周批次的导入及操作要点

4.1 经产母猪批次导入方案

经产母猪的入群可以通过同期断奶、定时输精方案导入,在断奶后24 h注射PMSG,间隔72 h注射GnRH,随后分别间隔24 h和16 h配种,此方案的效果与猪群的健康度有关。具体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

4.2 后备母猪批次导入方案

后备母猪入群一直是批次化生产的难点,也是各个企业面临的挑战。后备母猪由于个体不一样,发情时间不统一,因此需要借助烯丙孕素进行调控,烯丙孕素的作用是通过统一延长后备母猪黄体期,使后备母猪性周期达到同步状态。具体方案如图4所示:

表1 批次化生产方案

表2 三周批次的特点

图2 三周批次生产模式

在后备母猪的导入过程中,精准地饲喂烯丙孕素是其成功入群的关键。饲喂前需要对母猪进行多次调教,使母猪主动咬饲喂枪、抬头、喂料前饲喂,如果在大栏饲养,则需要通过饲喂枪直接喂到嘴里,但是目前非洲猪瘟疫情下,这种操作会大大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建议改至定位栏饲喂,可以将烯丙孕素添加到饲料中,确保每天5 ml/头的剂量,不漏喂、定时定量是成功的关键。

4.3 经产和后备母猪同步入群方案

如果猪场目前使用的是连续式生产模式,需要对哺乳期的母猪进行相应的调整。早断奶的,哺乳期安排在18~27 d,同1 d断奶后,断奶前1 d开始喂烯丙孕素 12 d,到下一批断奶前1 d结束,解决10 d的差异化;迟断奶的,哺乳期安排在18~28 d,通过哺乳期长短调整差解决11 d的差异化。后备母猪的补充方法,根据确定的3周1批经产的配种数,来补充后备母猪数,二者相加等于所需要的头数,提前计划引进,可6周引1批,日龄差3周(图5)。例如:1 000头母猪场,如果按3周批次计算,则每批需要配种150头,如果这周共有断奶母猪50头,那么则需要补充100头后备母猪,依次类推。这样经过7批次的周转,猪场可转化为3周批次生产。

图3 经产母猪定时输精程序

图4 后备母猪导入方案

图5 经产和后备母猪同步入群方案示例

5 总结

规模猪场批次化生产是养猪业的一个趋势,尤其是在高感染风险的情况下,批次化生产管理可以真正做到全进全出,更好地控制场内疾病,阻断疾病在猪只间的传播,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减少饲料及兽药、疫苗等浪费。而3周批次生产管理应用相对较普遍,因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清洗空栏和消毒,这对于猪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三周批次涉及数量较多的母猪在集中时间配种,同时需要准备充分的精液,以及人员分工、协调到位,确保按质按量配种。

猜你喜欢
哺乳期后备断奶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
给孩子断奶 该怎样断奶才更好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