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研究

2020-05-11 08:40张玉娜
理论观察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思想教育新时代

张玉娜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青年;思想教育;劳动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Q43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1 — 0044 — 03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青少年作为我国发展的后备力量,其正确的劳动观不仅可以帮助自身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着眼于全球,许多发达国家都比较注重对青少年劳动观的培养,这种在劳动中获得成长、获得分享、获得奋斗、获得自身价值的方式逐渐可以帮助国家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这对于任何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而言都是有利的。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青少年所占基数较大,对此,中国更应该在思想上去引导和教育他们,要让更多中国青年学会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一、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研究现状分析

(一)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

中国的父母自古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父母辛苦劳作一辈子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出人头地,将来不再受自己曾经所受之苦,对此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父母不愿让孩子从事过多的体力劳动,父母的这种思想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影响了孩子的未来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从孩子的潜意识里,他们会过早的确定职业目标,之后在进行劳动时就会“避重就轻”进行选择,更多时候他们会选择相对较为轻松的脑力劳动,而规避传统体力劳动的苦与累。据调查笔者,在我国多地发现一种不好的社会现状,很多青年人错误的认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是低下的,甚至一部分人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丢人的行为,这种人也将平凡一生,这种观念的诞生就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但事实却是相反,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在通过劳动而获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一份职业也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只是劳动分工和种类有所不同而已,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份劳动的投入其实都是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体现方式,对此,加强劳动观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就业观限制

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影响,传统的劳动观和就业观已经深入很多青年人心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学校劳动观教育成为一种理论概述,学生则更多的成为学习的“机器”。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着较大虚荣心的青年人而言,这种一味追求学历而忽视劳动的行为使得我国教育体系出现严重的偏差。近些年,社会压力和人口基数逐渐增大,很多青年人的就业机遇和选择空间就开始变小,最显著的表现有:一部分学生借助高学历来为自己谋求发展机会和适合的岗位,我们不否认这是一种积极的就业观和学习观,但是在实际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注重思想上的“晋升”而忽略了劳动观对自身发展的影响,这也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闯劲逐渐消磨、激情和意志在清闲枯燥的工作中逐渐被懒惰所代替,这些不良的思想现状无疑向我们展示当代中国青年的教育问题和一种社会现状,这种现状代表着我国的劳动教育观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甚至严重情况下导致劳动观和就业观失衡的问题频发。对此,新时代的中国教育部门必须认清现实,要逐渐让青年从传统的就业观中解脱出来,要积极的鼓励青年进行创造,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帮助自己拓宽更广泛的眼界和格局,才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将来谋求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缺乏对新目标的认识

随着世界文化格局的不断变化,各种思潮和价值观逐渐融入中国市场。多元化的文化思潮也导致大部分青年的价值导向逐渐偏离。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很多青年逐渐沉迷网络,导致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逐渐被淡化。渐渐的,这些青年被贴上了“垮掉的一代”这种标签。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思想、文化程度、互联网环境等因素影响,人们身边确实出现了一些“不思进取、颓废悲观、精神迷茫”等不良情绪,很多学生只知道一味的学习或是沉迷网络,从而导致自身不清楚未来自己要奋斗的方向。显然这种长期缺乏正确价值观、劳动观引导的青年,很容易被贴上不良青年的标签。笔者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兩点:一是传统教育格局较小,很多人对劳动观的认识以及对教育目标的认识不清楚而诱发的一些列现实问题;二是传统的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模式与新时代发展下提出的综合素质教育战略目标极为不符等。新时代要求,中国青年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积极的通过劳动力来带动市场经济增长,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劳动观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中国市场经济的强势转型,对此,在教育工作中,国家更应该加大对青年劳动观的教育,只有将青年利益与国际利益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才可以更好的激发青年的进取心,避免大批青年在学习中迷失自我,降低劳动资源的过度浪费和消耗。

二、新时代发展下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研究对策

(一)做好家庭劳动启蒙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建立,因此做好家庭启蒙对于孩子劳动观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家长要对孩子的教育负责,要杜绝过度的保护,要从日常的生活中积极引导孩子进行劳动锻炼,对于那些疏于管教、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要从源头进行扼杀。比如:从小就培养孩子收拾东西的习惯,让小孩将自己玩过的玩具及时归于原位。同时,还可以让孩子加入家长的家务工作当中,学会替家人分担,这样勤于动手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尽早的脱离对家长的依赖,这对于孩子劳动观的启蒙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其次,家长不应该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更不应该将劳动和文化学习对立起来,要知道劳动和学习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将德智体美劳五育结合一起进行,要是只让孩子进行文化学习而忽视劳动教育,那孩子将来自身的动手能力和抗压能力就会变弱,这对于孩子未来发展是不利的。对此,家长在进行孩子劳动启蒙教育时可以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要知道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劳动态度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模范榜样,从而让孩子认识到劳动价值。其二,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及时有效的鼓励和帮助可以调动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久而久之孩子就可以在劳动中获得自我满足,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奠定吃苦耐劳的品质和锻炼孩子自强不息的劳动意志。其三,家长还应明确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之后及时纠正孩子娇生惯养的坏习惯,孩子终有一天是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好的劳动习惯和创新劳动品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此,做好家庭劳动启蒙教育势在必行。

(二)在新时代发展下发掘劳动的价值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我国许多劳动价值文艺作品被流传下来,这些文艺作品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精神和文明。但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形式发生了变化,对于新时代劳动观和劳动价值需要用新的形式进行表达。例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微动漫、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新的符号和题材将劳动精神展现到大众的面前。将劳动价值用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方式有利于吸引青年的劳动兴趣,这样一来青年就有更多的热情参与劳动活动中,从而提升他们获得劳动的成就感。新时代劳动观教育是一种从思想形式和内容上的转变与发展,对于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而言,不论是从学校方面还是从家庭方面都需要增强青年的劳动教育观,这也使得加强劳动价值发掘和创新就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要知道在当前社会中多样化的文学语言、劳动艺术形式,会向人们传达不同的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主要是在时代发展中与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中体现的。因此在进行青年劳动观教育研究中要不断的发掘更多新形式的劳动产品,要让劳动价值在产品中得到创新和升华,这样就能够让青年产生精神与情感上的共鸣。其次,要在传统劳动形式的基础上发掘劳动产品的创新形式价值,比如:在传统经典的艺术作品上进行劳动精神引领,将民族文化经典作品、红色经典作品、历史文化作品中体现劳动价值的文艺作品进行广泛的宣扬和传播,这种承载文化积淀的劳动精神可以更加激励青年进行“思考”,让青年人明白劳动价值发掘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劳动价值观照亮每个青年人的心。最后,可以借助新的传播手段寻找更多表现劳动价值的内容和题材,比如:采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媒体手段以新思路、新语言、多角度、多渠道的方式给我国的青年人增加劳动情怀,这样一来青年人对劳动的热情就会高涨,这种借助文化新形势的劳动价值发掘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劳动观教育活动的开展,这对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是非常有益的。

(三)探索新的劳动教育载体

劳动源于生活,劳动观更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的一种思想表达形式,所以生活中的劳动观教育必须以各类活动为基础。尤其是在当前信息与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创新和探索无处不在,互联网、新媒体等教育手段的普及正在一步步推动劳动观在教育行业的发展形势。青年人作为当前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也是传递劳动价值和推动劳动形式发展的主要人群。在新时代发展下,我国教育部门更应注重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为青年人搭建众多展示自我才华和文化生活的平台。其次,要借助教育载体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青年人才将才华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劳动观融入到一切生活实际活动中。其二,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注重新教育载体的应用和创新,要借助更多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将劳动观逐渐渗透到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同时也要学会迎合新时代下青年人对劳动的新看法和新方式,让多元化的活动来激发青年人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我国更多的青年人成为一个忠劳、乐观、健康、奋进的人。其三,要在传统的教育基础上注重提升“学”与“做”“思”与“行”等实践教育方式的应用力度,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更多的实践活动来转变传统“只学不做”的劳动观念,在这种有效的实践活动中青年人不仅能得到身体上的锻炼,同时也可以得到思想上的升华,从而让青年人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领悟劳动观教育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其四,新时代发展下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新技术逐渐融入劳动观教育中,对此,教育部门应研究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劳动教育新载体。如: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志愿服务等劳育活动,众多的活动体验和劳动教育载体可以让青年人深入社会的各个环节中去,这种在实践中成长和获取知识的方式,要比传统“只学不做”的教育方式更能带来青年人的成就感和自我存在的意义。最后,教育工作者可以开发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作为劳动观教育的新载体。尤其是在新时代发展下,教育工作者进行青年人劳动观教育培训时可以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让现阶段的青年人真正学到如何协调“真学”与“实干”之间的关系,并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融合到一起,这种自我体验的劳动行为和劳动观认知可以有效的巩固我国青年人的思想观念,要知道劳动不是一种口头说法,它是一项自我满足、自我肯定的过程,劳动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开发自身的大脑以及动手能力,从而真正意义上获得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这对于提升中国劳动观教育研究效果有着较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发展下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研究是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在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一种思想变革。不同时期中国所倡导的劳动观是不同的,对此,我国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和青年人的思想教育现状,利用多方面资源来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的劳动观教育方式和载体,因为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创新才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完善我国教育体系,实现劳动教育观的真正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刘镇玮,林美卿.大学生劳动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06):29-32.

〔2〕徐茂华,周梨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加强青年学生劳动教育的历程及其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09):109-117.

〔3〕戴家芳.当代中国青少年劳动观教育研究综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81-85.

〔4〕王海云.新疆职业技术院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新疆大學,2017.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思想教育新时代
从五四运动理性思考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中国青年婚姻观的异化
韦君宜在《中国青年》时期的期刊编辑思想研究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胡耀邦和《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