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一跃少女惶惶:母亲的上海梦啊孩子的留守痛

2020-05-11 06:07心刚微微
知音·上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周明晶晶小丽

心刚 微微

来自江西的叶晶晶,初中毕业就到上海打工。在尝遍了生活的艰辛之后,她终于和丈夫在上海挣下了一席之地。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上海人,给他们最好的教育。

为了全力打拼,他们忍痛把三个孩子留在老家,尽可能给他们提供丰裕的生活条件。

眼看着孩子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生活,眼看着上海梦指日可待,2018年10月,叶晶晶12岁的女儿小丽却突然跳楼自杀,生命垂危……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

本文作者系办案法官,她如实采访了当事人母女,将故事记录如下——

“沪漂”父母的大梦想,在大都市给孩子安个家

2018年10月18日下午5点,叶晶晶打电话回老家询问孩子们情况。电话一直没人接,往常这个时候,电话铃一响,孩子们都会争着抢着和她聊天。叶晶晶只好拨打婆婆邓凤仙的手机,刚接通就听到小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姐姐刚刚从六楼跳下去了,奶奶高血压发作了。”叶晶晶吓得脸色发白跌坐在地。她怎么也想不通,昨天下午还和自己聊天撒嬌的大女儿怎么会跳楼。

叶晶晶1986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市郊一个普通农家,初中刚毕业就到上海打工,做过多份职业,尝尽底层心酸。2004初,叶晶晶在一家大型美容院担任美容师。每次给这些精英女士做护理,叶晶晶耳濡目染了城市里的生活方式,十分向往。2005年,叶晶晶在一次聚会上认识江西老乡周明。小伙子跟叶晶晶同岁,是江西省抚州市郊人,高中毕业后到上海,在徐汇区一家古玩店做佛像雕刻师。两个年轻人都在上海打拼,渴望成为上海人,很快坠入爱河。

2006年初,二人裸婚。当年10月,叶晶晶回老家生下了女儿小丽。2007年,小夫妻俩还是决定返回上海打拼,把小丽留给了婆婆邓凤仙照料。邓凤仙1959年出生,是地道的农民,生有一儿一女。平时除了打理农活做家务,她还要照顾小丽,有点力不从心。

2008年,叶晶晶从上海回家探亲,看着女儿一双脚塞在不合适的布鞋里,十分心酸。为这事,婆媳俩还吵了一架。此后,叶晶晶每个月都抽空回趟家,给小丽捎带奶粉、尿不湿、童装和早教书籍。在她看来,虽然女儿暂时留守,但自己要尽力保证女儿的生活质量。回到上海后,叶晶晶屡次跟丈夫周明商量,以后将女儿接到上海来生活。

2009年,小丽面临上幼儿园了。全家拿出所有积蓄,花了十万元在县城买了一幢二手的二层小楼房。搬到新家后,叶晶晶回家小住。小丽每晚挂在她脖子上睡觉,白天也吵着去游乐场和超市玩耍,生怕她回上海。

原来,婆婆邓凤仙习惯了乡村生活,如今突然变成城里人,但不会讲普通话,也不会用手机,为了避免麻烦尽量不带孙女出门。

叶晶晶心酸不已。女儿虽然年纪小,但她知道和父母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在家时,小丽不停地追问:“妈妈你能带我去上海吗?”这句话从女儿稚嫩的嘴里喊出来,犹如刀子扎着叶晶晶的心。

可他们既没能力接女儿到上海,也不可能回老家,这件事犹如一把利剑悬在叶晶晶心头,让她每天都忧心忡忡,直接导致暴瘦、脱发、月经不规律等症状。周明心疼妻子,提出让妻子回去带孩子,他一个人在上海赚钱,可叶晶晶却抱怨说:“凭你一个人,啥时候才能在上海买得起房,啥时候才能有个上海市户口,彻底改变女儿的命运啊?爱孩子不能只看眼前,要为孩子做长远规划!”

叶晶晶的想法很直接:见惯了上海的繁华,谁愿意再回到抚州那个小城市?他们这么努力,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做个井底之蛙的,只有在上海立足,将女儿接到上海接受教育,才能彻底摆脱农村人的命运。为了这个愿望,叶晶晶只能暂时委屈女儿。作为弥补,叶晶晶在物质上给予小丽补偿。周明知道妻子的心结,嘱咐早年定居市区的姐姐多跟母亲做功课。渐渐地,邓凤仙慢慢适应了县城的生活,这让叶晶晶夫妻俩松了一口气。

小城少女的留守痛,回不去老家到不了上海

叶晶晶在美容院工作,接触到上海很多优秀女性,学到了不少育儿经验。她知道对孩子不仅要文化教育,更要素质教育,尤其是女孩子,应该富养,长大才不至于吃亏。为此,叶晶晶想方设法为女儿小丽创造最好的环境。

2009年6月,叶晶晶特意回到抚州市,托遍关系将女儿送到当地最好的国际双语幼儿园。每个月学杂费花去叶晶晶的大半工资。为了省钱,叶晶晶夫妻俩从合租房搬进了房租更便宜的地下室。

2010年初,叶晶晶从幼儿园老师那里得知,小丽乐感很好,且肢体协调性非常好,是个跳舞的好苗子。为此,叶晶晶特意给邓凤仙汇了5000元,嘱咐她将女儿送到市区最好的舞蹈学校培训。为了让女儿学好舞蹈,叶晶晶还专门托一位经常来往美国的女客户买了一双舞蹈鞋。

叶晶晶听女客户们经常讨论一个观点:穷人其实是思想贫穷。为了富养女儿,她不惜下血本,专门到商场给小丽买了儿童电话手表,还特意给婆婆邓凤仙配了手机,叶晶晶每天雷打不动地打两个电话回家。

2011年1月,叶晶晶把小丽接到上海过寒假。为了方便照顾,白天叶晶晶都会带女儿到美容院。小丽一点也不怯场,看见顾客都甜甜地叫“阿姨”和“姐姐”。叶晶晶的付出有了成效,小丽阳光了,胆子也变得大了起来,人前人后小嘴特别甜,大家都很喜欢她。

寒假过后,叶晶晶将女儿送回抚州。叶晶晶回上海的前天晚上,小丽大哭着要回上海。叶晶晶耐心安抚小丽:“宝贝乖,等你读小学妈妈就接你来上海。”其实,丈夫周明为了挣双倍工资,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

2011春节后,叶晶晶意外怀孕。年底,叶晶晶在抚州生下小女儿洋洋,生活压力陡然剧增。公公周建国为了贴补家用,在偏远乡下承包了一个小型发电站,半年才回来一次。为了减轻丈夫的压力,洋洋满月后,叶晶晶只得狠心返回上海。

邓凤仙本来有高血压,再加上长期熬夜,每天吃降血压药维持血压平衡,有时会在家摔摔打打发发脾气。小丽每天都害怕自己一不小心触动了奶奶敏感的神经,无数个深夜,她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盼望着早日跟父母团聚。

2014年初,叶晶晶举债在上海开了一家工艺品店。周明忙着雕刻事业,叶晶晶为了找到质优价廉的原材料,经常背着双肩包到全国各地工厂找货。经过一年多的打拼,工艺品店生意越来越好。夫妇俩虽然老家有房,但上海的教育条件和医疗水平比老家好,更适合孩子们生活。叶晶晶夫妇在上海做生意,让身边许多亲友都羡慕不已,视他们为准“上海人”。可是,叶晶晶忽略了女儿小丽的情绪。自从洋洋出生后,小丽变得敏感、内向,可她忙于事业和上海梦,根本无暇顾及。

2015年,叶晶晶一家终于在上海贷款买了一间商铺。暑假到了,叶晶晶像往常一样将孩子们接到上海。小丽白天在家做好简单的饭菜,晚上照顾妹妹,很懂事。暑假一晃而过,小丽问妈妈自己何时能够到上海生活。叶晶晶告诉女儿有商铺没用,还是没有学籍的,需要购买商品房落户才能转学。回到抚州后,叶晶晶跟小丽视频,总觉得女儿闷闷不乐。其实,小丽此时已经开始心疼父母、奶奶的不易,根本不敢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2015年年底,叶晶晶的儿子兵兵出生了。兵兵半岁后,也被送回抚州老家由邓凤仙照料。此时,邓凤仙年纪大了,照顾完两个小的,根本无暇顧及小丽。

2016年,叶晶晶将三个孩子接到上海过暑假。有次,叶晶晶抽空带孩子去迪士尼游玩,小女儿闹着买棉花糖和甜甜圈,小儿子在童车上闹腾。只有小丽啥也不要,帮着大人提东西、给妹妹拍照、帮弟弟换尿不湿。

其实,小丽不仅在家乖巧懂事,在同学间的人缘也很好,许多同学有什么烦心事都愿意跟她诉说,讨教“秘方”。2017年,小丽作为留守儿童代表,在班上介绍过经验,拿过奖品。在这个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小丽的“早熟”没有引起父母家人的注意。

2018年9月,小丽换了新的语文老师李强。小丽在电话里对叶晶晶说,李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有时候会体罚做错了的学生。叶晶晶有点不太相信女儿说的,以为小丽想她回家才这样撒娇。

一周后,叶晶晶再次得知李老师会体罚没有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同学,甚至会罚蹲马步,打手心。为这事,叶晶晶也曾向周明提过。丈夫反过来安慰:“没事的,我们小时候也经常被老师体罚。小丽长大了,会变得敏感。”叶晶晶不知道的是,这是女儿在向自己发出求救信号。

高楼一跃惊痛母亲心,原来最好的深爱是陪伴

2018年9月底,小丽突然在电话里号啕大哭,原来她上课时将橡皮擦借给同桌被李老师体罚了。此时周明在广东省佛山市参加一场行业交流会,叶晶晶忙于店铺生意没法管孩子。叶晶晶嘱咐婆婆去学校了解一下情况。邓凤仙爽快答应,但转头将这件事忘掉了。

叶晶晶在家长微信群里看到一张罚站照片,女儿小丽赫然在列,眼里全是泪水,全然没了以前的神采。叶晶晶拨通婆婆微信语音视频,了解到女儿和其他几个同学没有按要求完成作业,李老师让这些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站成一排拍照,然后把照片发到了家长微信群,以儆效尤。

2018年10月初,叶晶晶回到抚州市,她本计划找李老师沟通。可房子面临装修,装修工人进场后面临材料紧缺的问题,叶晶晶只好将女儿的事情往后放。一周很快就过了,这次沟通又泡汤了。

房子装修时,邓凤仙带着三个孙子孙女到女儿家寄宿。小丽看着姑姑姑父表弟一家三口幸福的模样,羡慕不已。悲剧发生后,据小丽自己陈述,自从搬到姑姑家后,她的心事越来越重:有次,李老师当着她这样的“差生”面说,假如你们有谁不听话,不管你们父母在哪,我都会把他们叫回来拉到校长办公室,把你们开除。一想到妈妈刚回上海,又要被喊回来,她心里满是自责。

2018年10月18日下午,小丽和几个同学,没有完成李老师要求的课文背诵,被罚抄课文三遍,次日早晨交。据小丽事后陈述,当时她觉得自己的速度肯定完成不了李老师的作业,非常恐惧绝望,可又无人诉说。小丽越想越难过,课间她在教室里哭着写下“我受不了老师对学生的欺压,我早就不想活了”的纸条。

放学后,小丽看见奶奶带着小弟在校门口接自己和妹妹,想到明天即将到来的罚站、责骂,埋头往前跑。奶奶不知道她是怎么了,在后面一边追一边骂她不听话。想到自己也曾是奶奶的心头肉,小丽心里更是委屈、绝望,她径直跑到姑姑家,扔下书包,从六楼窗口跳了下去……

随后,邻居紧急将小丽送往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小丽跳楼后,抚州市公安局介入调查。叶晶晶夫妇也急忙从上海赶回抚州,在医生建议下,他们将女儿送至江西省人民医院治疗。经抢救,小丽保住了性命,但身上多处伤残,终身瘫痪。

2019年6月11日,该案在广昌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13岁的小丽泣不成声。

庭审中,小丽的代理律师称,小丽曾因字迹潦草被三次没收作业本,且被罚站1次,受罚情况还被老师发到家长微信群里。写字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面对老师罚抄三遍的要求,小丽担心抄完后又会因字不好看而被老师没收作业本、罚站或者蹲马步,并将处罚照片发到家长群,令自己和父母难堪。小丽因此产生巨大的恐惧,跳楼自杀。李老师粗暴的教育方式,与小丽跳楼致残的损害结果之间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学校代理人辩称,事发当天,李老师的教学行为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经过调查和多次走访,并未发现李老师之前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任何不当之处。小丽的坠楼事件和学校有关系,但有关系不代表有责任,关系和责任不可混为一谈。

随后,叶晶晶、周明夫妇将女儿接到上海华山医院做康复训练。同时,他们为小丽聘请了专门的心理医生做疏导。小女儿和儿子受到惊吓,不愿跟妈妈分开。叶晶晶变卖了老家房产,托此前的客户找关系,将两个孩子带到上海租房求学。截至目前,叶晶晶夫妇为了给女儿治疗已花费近80万元,后期康复费用预估300万元,而学校只垫付了5万元。因民事赔偿协议存在争议,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抚州市留守儿童关爱协会积极关注了此事,将提供相应的帮助。

(因涉及未成年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相关情况做了技术性处理。)

[编后] 据儿童心理专家称,2岁-10岁之间的儿童对危险的认知十分有限,天性好动,对监护人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看不到他们,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老人在一起生活,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现状。父母在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小丽的父母应该在弟弟妹妹出生之前,与小丽做好沟通,给她更多的爱,而不是用物质来弥补陪伴的缺失。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陪伴才是最好的精神财富。希望外出务工的父母们,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遇到问题,及时梳理和引导。

编辑/艾 容

猜你喜欢
周明晶晶小丽
红霞
Digging for the past
炎热的夏天
The Impact of Dignity on Design Behavior
提神
银亿股份:于无声处听惊雷
江苏宿迁周明名师工作室简介
小财迷
要笑一整天
武大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