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2020-05-11 06:06杨惠刘云朝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分析

杨惠 刘云朝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导致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也产生了更多的需求。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于当前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并探讨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当前社会下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的新变化,培养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社会体育指导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3(b)-0207-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也在不断提升,并且对于体育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受当前开展的众多体育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社会上对于体育产业和体育人才的需求也明显增多,这一需求使我国的体育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国务院针对于此颁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表明体育产业受到了高度的关注,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种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体育专业成为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助力之一。社会体育专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大众体育实施健身指导,并参与到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策划体育赛事等众多与体育相关的内容。并且为了可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需要大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使其成为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

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课程设置与社会的需求存在脱节的情况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并且学生还要拥有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是由于学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与传统体育的课程存在着高度的相似,并且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也没有根据体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课程中设置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内容。另外,还忽略来在专业中开展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例如,户外运动、定向越野、瑜伽等[1]。

1.2 人才实践能力不足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自身需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水平,但是,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是以体育专业的技能学习以及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操作的学习机会相对较少,这直接导致在课堂上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很难有效地应用在实践中。除此之外,在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学校的实践基地单一、缺乏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满足不了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也是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

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规格两者之间即是相互联系的关系,但是与此同时又存在着差异[2]。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倾向于解决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则是侧重于人才培养质量,并且是一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的方式,如果不将培养目标具体化的话,将会使其成为人才培养规格,这将会直接导致院校缺乏可实际操作性,最终致使教育全过程无法掌控。通常情况下,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都会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体现出来。在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相对较为笼统,并且其表现形式主要为段落形式。但是人才培养规格则与其正好相反,该目标更加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采用分点列出[3]。

结合以上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特点,学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无论如何表述,都需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知识面宽广。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教育目标应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人为精神的人才,而不是造就只具有科学技能,但是却缺乏人文素质的“半人”。虽然社会体育指導与管理专业强调学生的专业教育,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略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提升。如果培养人才仅仅只是为了就业,那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就无需上学,只需要去参加体育行业的职业培训即可。学生只有拥有宽广的知识面,才可以在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从事其他行业[4]。其次,具有真实的专业实践能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体育专业,所以该专业需要将自身的体育运动特点凸现出来。当前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这导致学生无法具有核心竞争力。所以,学校需要注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最后,专业理论知识深厚。体育行业的职业培训时间与其他行业相较来说,时间较为短暂,所以,其更加强调技术技能的掌握。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习时间较长,所以,学生在培养运动技能的同时,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这样在未来才可以胜任更多的职业。

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对策

3.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1)精化专业口径,明确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为标准来充当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细化方向,根据体育市场源源不断的需求来制定专业的内容。例如,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中,可以设置健身运动指导、运动技术培训、休闲户外运动以及特殊人群体育指导等多种内容。这样能够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加“学而专,专而精”,从而使得学生在未来就业时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

(2)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企业在学校可以选拔优秀的学生,与高校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而高校则可以在企业中邀请社会体育专业的专家来校对于学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而高校与企业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通过实践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实践操作水平,这将会大大地提升学生在未来就业时的市场竞争力[5]。

3.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增加学生专业实习的时间,建議增加为24周;让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提升自己。其次,开展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实习入职前的培训工作,例如,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希望得到的能力,并为学生详细地讲解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与安全准则;另外,高校需要针对学生所前往实习的部门,来对学生开展相关技能的培训。而且实习基地的实践操作器材设施设备的数量和种类进行适当的增加,还可以增加体育赛事运营、策划,运动康复医疗等众多类型的实习单位,使学生的入职准备更加充分,并且还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也可以针对毕业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对学生开展思想引导和就业指导,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社会体育行业。

3.3 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以《“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为目标,与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开展具有特色的课程,增加该专业的其余课程内容,例如,开设体适能训练(有氧、拉伸、抗阻)户外运动、团体操课(有氧操、普拉提等)、特殊人群体育指导、自由搏击、器械训练等众多类型的专项课程。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中适当的增加体育赛事创意与策划、体育赛事管理与运作、体育赛事宣传与推广等相关的专业课程[6]。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人们对于体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社会上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时,所设定的目标主要取决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与社会上对于该行业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紧紧地围绕其服务领域和服务特性来开展,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定位进行人才培养,并且还需要实时跟进社会需求的改变,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接轨。

参考文献

[1] 左为东,高嵩.湖北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6):96-97.

[2] 刘胜,贾鹏,张先松.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探索——对构建江汉大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1,30(6):712-714.

[3] 张金峰.山东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7.

[4] 舒宗礼,蒲长玲.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中国学校体育,2015,2(6):37-40.

[5] 周建伟,吴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基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J].当代经济,2015(33):134-135.

[6] 郝小刚,高雪梅.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对比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4,36(6):11-13.

猜你喜欢
分析
导数考向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回头潮
一个递推数列问题的类化分析
万有引力易错题分析
三角恒等变换常考点分析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