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时语料库的“先生”称谓语用嬗变研究

2020-05-11 05:51卢蓉侯斌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8期

卢蓉 侯斌

[摘 要] 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研制的BCC语料库,通过其历时检索功能,探讨“先生”称谓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经历的起起落落并探究其深层社会原因。从“先生”称谓的语用嬗变可以看出,称谓和政治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键词] “先生”;称谓;历时语料库;中国近现代社会

一、引言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一工具一直是研究语言的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称谓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称谓不僅具有一般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指称功能,还能体现交际双方的某种关系,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身分、地位、年龄、性别、职业等,也能表现交际双方的态度、情感、尊敬程度、亲疏程度等。如“同志”体现的是一种平等、亲切的关系,“先生”体现的是一种尊敬但关系较为疏远的关系。

二、BCC语料库中“先生”称谓的频次变化及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语用嬗变

根据很多学者的考证,“先生”作为一种称谓,其最初的本义应该是“先出生者”,指被尊敬的比自己年老的人,如《战国策·宋卫策》中“乃见梧上先生”。在先秦文献中,“先生”之称,最早见于《论语》,“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先生”的意义慢慢扩大,变得愈来愈丰富。

《辞源》对“先生”的解释有六:一指“始生之子”,意思是头生;二指父兄;三指年长有学问的人,如巴金先生;四指老师,如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五是文人学者自称;六指妻称丈夫,如方蕤女士称“我的先生王蒙”。

《现代汉语词典》各版本中“先生”的释义为:①老师。②对知识分子的称呼。③旧时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都带人称代词作定语):她~出差去了\等我~回来,我让他马上去找您。④<方>医生。⑤旧时称管账的人:在商号当~。⑥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算命~。

以上多种词典的每个释义都投射出某个特定社会历史时期“先生”的具体含义。从这些释义看,“先生”称谓和语言中的其他词语一样,语义指向有时比较模糊,既可指老师,也可指对男性的尊称等,语用泛化的现象也曾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体来说,虽然“先生”也偶有表示身分地位不高的时期,如在光绪年间指妓女,但是,从历时的角度看,“先生”多表示尊敬,被普遍接受为一种尊称,它传递的信息一般是交际场合较为正式、交际双方关系比较疏远、交际双方态度比较恭敬。

通过BCC语料库历时检索系统检索“先生”一词,得到的结果如下: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先生”称谓在社会上扮演了各种不同的角色,曾经风靡一时,也曾跌入谷底。最为明显的几个高峰时间分别是1949年(2203次)、1956年(4403次)、1981年(2763次)和1997年(2770次),而谷底的几个时间则分别是1948年(222次)、1967年(244次)、1968年(110次)和1969年(110次)。

按照中国社会变迁的维度看,“先生”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嬗变。

(一)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之前)

在BCC语料库中,新中国成立的语料只涵盖了1946—1949年。在此期间,“先生”的使用频次也是不均衡的,从1946年的873次,下降到1948年的222次,而后又升至1949年的2203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在这个时期,列强入侵中国,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文化上,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传入并有所发展,即“西学东渐”。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的语言系统也随之受到西方的影响,尤其是在殖民程度较深的地区。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上海、天津、汉口、广州、厦门、九江、杭州、苏州、沙市、青岛、重庆等租界长期受外国势力控制,中国人不仅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西方影响,如西服的兴起、西餐的流行等,而且当地的语言也更多受到外语的侵入,如英语的Mr.在上海曾经风靡一时。Mr.译作汉语中的“先生”,但在上海,当时很多人多用音译“密斯特”,使这种比较洋气的称谓成为上海滩最时髦的称谓。不过,“密斯特”毕竟不是汉语中固有的语言,接受程度和圈子有限。后来,和“密斯特”同义的“先生”逐渐被大众接受,从公司的洋大班到刚刚跨出校门任职的小职员,都互相以“先生”称呼,甚至连溥仪皇帝都称胡适为“先生”。但是,这时的“先生”一般还是用来指称“受过教育的较有身分的男士”,起码一定是知诗通文的,依然保持本义中的尊称的含义。如下面这段某热水瓶厂的女工教育孩子时说的话:

“好好读书,将来与我们厂的王先生一样,一走出来,一副斯文精干样,与他的爷王老板完全不同!”

其实,这段话中的王先生是王老板的儿子,但是大家称呼儿子为“先生”,称父亲为“老板”,为什么呢?在中国人心目中,“老板”就是生意人,地位远没有留洋归来的儿子的地位高。所以,大家都对年轻的儿子恭恭敬敬,称呼其为“王先生”。一声“王先生”道尽了其中的奥妙。

总之,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时间,因为复杂的政治局势,“先生”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基本和Mr对应起来,成为社交场合的很正式的一种称谓,用来称呼有文化、有地位的知识分子。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5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的状态,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党在这个时期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为各种改革如火如荼,“先生”称谓因缺乏革命色彩使用范围开始缩小,专门指外来宾客、著名的民主党派人士。从这以后,“先生”除了用于特定场合特定指称对象外,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逐渐走入衰落期。

但是,在BCC语料库中,“先生”称谓的使用频次在1946年至2015年有一个最高峰,即1956年的4403次,1955和1957年的使用频次也很高,分别达2217和2237次。从上下文的语境来看,“先生”在高峰期的使用主要是对外来宾客和民主党派人士的称呼上:

1920年秋,粤军回粤,中山先生12月又回广东,重整军政府。

我郑重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埃·格伦先生——他是国务院派来跟我们工作的。

增田涉说,一定要将《朝华夕拾》里的《藤野先生》收进去。

西哈努克最后说,怀着对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先生、周恩来先生和我本人之间在万隆所产生的友谊……

(三)“文革”期間(1966—1976年)

1966年5月,一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运动开始了,呼吁全国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那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这场运动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文革”。

BCC语料库历时检索中的“先生”称谓使用的谷底几乎全部出现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分别是1967年(244次)、1968年(110次)和1969年(110次)。这充分说明称谓受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深刻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前,“先生”的应用客体曾一度将下层劳动人民完全排斥在外,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言语社团或者阶级的专用语。尽管“先生”有时也被用来称呼一些以占卜相面为生的人和出家人,但是,以社会主义的理论原则看,这些人不是“封建主义的余孽”就是“和劳动人民对立的不劳而获者”。这一时期,“先生”被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因为“先生”把下层劳动人民排除在外,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言语社团或者阶级的专用语。在交际中,人们对“先生”称谓的感受发生了变化,“先生”作为“资产阶级”的色彩比较浓厚。“文革”中,如果在公开场合被称为“先生”或“小姐”“太太”,反而是一种不祥之兆。

因此,在这样的一个政治氛围异常浓厚的社会背景下,“先生”称谓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使用频率极低,而“同志”则因为其含义中体现的平等、亲切的关系和较为强烈的政治色彩而得到了广泛使用。

(四)改革开放后(1976—1984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分层也开始随之改变。社会分层的变化自然而然反映在语言层面,称谓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政治氛围的宽松以及与西方国家接触日益频繁,在“文革”中大行其道的“同志”逐渐衰落,“先生”的使用在这一历史阶段开始进入上升期,使用频率增加,以前的阶级烙印逐渐淡化,不再具备在“文革”时期被赋予的特殊政治色彩。最主要的表现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先生”称谓开始进入商业界、文艺界和新闻界等,开始用于对企业人士或生意人的称呼,而且开始泛化,多用“先生”来称呼有地位的人或对一般男性的尊称,但不一定指“有文化”的人,只要是在社会上有点地位、身分的人,都被称作“先生”。如上面提到的王老板,在这时很可能会被称作“王先生”。

也就是说,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使得中国人的个人生活出现非政治化趋向,很多人乐意选择不具政治色彩的社会关系称谓。“先生”在改革开放时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通用的称谓语,用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尊重。

反映在历时语料库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时期“先生”称谓的使用是比较均衡的,没有大起大落,整体使用频次比较高,且1981年有一个高峰,达2763次。

(五)网络时代(1984—2015年)

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在中国,信息时代大约是从1984年开始的。全球范围的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变革的方向起着决定作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催生了网络时代的诞生,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更加快速、便捷。由于“信息大爆炸”的出现,各种称谓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各种网络称谓语层出不穷,如最近在网络平台非常流行的“亲”,甚至常见于各大网购网站和网络交流平台中,导致出现“亲不亲都是亲,美不美都是美女”的说法。

由于网络时代信息的发达,各种称谓语更加容易快速被人们熟知、接受,也使人们的交流更加频繁,交际关系更加复杂,人们在网络上更倾向于使用一些能拉近关系的称谓,称谓越来越多元化。称谓的多元化倾向使“先生”的泛化程度降低,进而在平时生活中不大常见,多出现在正式场合、政治领域、商业领域、文艺界等,用来表示对一般男性的尊称。在这个时期,“先生”称呼一些在政治、文化、学术界有成就、地位较高的女性的语用功能依然存在,如“杨绛先生”“冰心先生”等。

同时,中国社会依然受到西方的影响,日韩风也较流行,各种外国影视剧、书籍中出现的称谓语在不同时期影响着汉语本身的一些称谓系统。比如,在公开、正式的场合,“女士们、先生们”是各类讲话的惯用开场语,这是受到西方ladies and gentlemen这一问候语的影响。

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导致中国复杂的称谓系统更加多变、易变,出现了许多随意性的特征。但“先生”从古至今的表示尊称的这一功能并没有在网络时代退化,而是更加强化了它含义中的正式感与距离感。所以,在BCC语料库中,从1984年到2015年的这段时期,“先生”的使用经历了两个高峰阶段,之后便陷入频次较低的阶段。第一个高峰期是延续了改革开放后的高峰期,即从1984年至1996年;另一个高峰期是香港、澳门回归前后,即从1997年至1999年。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时代的推进以及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先生”称谓逐渐陷入低迷,使用频次虽然没有达到“文革”期的低值,但一直不高,且变化浮动不大,一直在300~900次之间。

三、结语

从近现代历史看,“先生”称谓可谓大起大落,语用功能发生了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变迁和政局变化。影响称谓变化的不仅仅是社会、文化等因素,更重要的是政治因素。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词语的历时信息体现了词语在语言社团中的使用,对语言社团中重大事件的发生有着很好的表现作用。语言一方面决定着政治交际双方占据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语言也在政治交际过程中起到了意向表达与理解、认识与解释的中介作用。称谓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交际成分和工具,它和政治是密切相关的。称谓中有政治,政治里有称谓。如何称谓,反映着政治交际中的政治权势和意识形态。

“习马会”中,“先生”称谓的使用,一方面反映了两岸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两岸在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更深入交流。在大数据时代,政治新闻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除了互联网网页、微信、微博等即时通信工具对各种信息的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政治领域出现的称谓也影响着人们对称谓的态度和看法。由此或可推断,“先生”称谓必将在未来中国的政治交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程乃珊.话说“先生”[J].上海文学,2004,(03):97-101.

[3]陈慧.“先生”称谓研究[D].武汉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