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危机中现希望

2020-05-11 12:08陈宝文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年4期
关键词:武汉疫情

陈宝文

今年是2020年,又一个庚子年,有人说,历史上的庚子年里,多是命途多舛。但他们没有察觉的是,每一个危机中都孕育着一个新的希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慨然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此中国的有识青年开始了上下求索的漫漫长路……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梁启超写下《少年中国说》鼓励世人“少年强则国强”,从此我们有了竺可桢、梅贻琦、胡适、赵元任……

1960年,全国大饥荒,新疆生产兵团进入塔里木盆地开荒戈壁滩,“五面红旗”率领开展大庆石油会战,从此迎来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转折点……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

1月23日

已经从老家回汉的我喜形于色,毕竟放浪形骸了这么多天,而且明天还要去外婆家吃年夜饭。可“人算不如天算”,妈妈惊讶地对我喊道“外婆家所在的村子封村了”。“啊,不会吧!”我三步并两步地冲到妈妈身边,果见录像中几个大挖掘机把土堆到了村口。“好遗憾啊!”躺在床上的我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月24日

疫情的蔓延已经快得让人无法从春节将至的喜庆气氛中缓过神来,“全国累计确诊830例,各大道路禁止通行,小区禁止出入,春晚临时加入朗诵疫情诗”等一系列现实状况都让我们的心弦陡然绷紧,刷QQ、看微信、逛头条、查百度,什么“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广东省中医院开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方”“武汉上空开始撒消毒液”等消息鱼龙混杂。没办法,我只好“防范于未然”,倡议父母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性,毕竟他们仍然认为这并不严重,而且还摆出SARS暴发时他们依然正常工作的事反驳我。“那是因为SARS暴发时,湖北不是重灾区。”于是,我生拉硬拽地让父母和我一起消毒屋子。

1月28日

我一大早起来,不是为了背书,也不是为了写作业,更不是为了出门晨跑,而是在手机上云监工火神山医院。“24小时无间断施工”,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场地已经垫平,碎石黄沙回填全部完成,首批箱式集装箱板房吊装搭建,预计2月2日完成,2月3日正式收纳确诊患者。其实,我们的监督不是对他们的不信任,相反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肯定与赞赏,赞赏“这就是中国速度,这就是中国力量”。

1月30日

确诊人数仍然处于急剧上升状态,网络上舆情汹涌:有些省市,一些人喊着“加油武汉”的口号,但只要一听到身边有武汉人,就立马变脸,唯恐避之不及,不欢迎武汉人的消息更是层出不穷。做为一名生长在武汉的高中生,我深感痛心,于是我在头条、知乎上发帖,向大家介绍真实的武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工人,传递正能量,我也希望能为战“疫”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2月9日

我家的“粮库”告急,年前的腊肉、腊鱼都被吃完,米也快见底了。无可奈何,只能冒着巨大的风险去超市。可刚一出门,远远一望,那哪里是超市,完全是人山人海,想想政府劝导人们“家有一粒米,不出一趟门”,况且这么多的人,等买到东西天都快黑了。于是,我以坚决的态度阻止父母去超市,那天晚上我们只吃了“三青一白”。第二天,我又想起钟南山院士说过“人群间不要近距离接触,不要到人群聚集处”的警示,像小区超市昨天聚集了那么多人的情况真是太危险了,于是我戴上口罩去向居委会反映情况,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三天,我们去超市,井然有序的排队长龙真可谓是疫情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2月10日

停课不停学,就算是气势汹汹的疫情也抵挡不住我们学习的热情。“历经万般红尘劫,犹如凉风轻拂面”“疫情之重,仍安放得下一张张安静的书桌”是我们的真实写照。一线人员用行动构筑起病毒与外界间坚不可摧的防线。

2月16日

疫情拐点已经到来,但开学仍然遥遥无期,经过一周“非同寻常”的课程,我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学习,从一开始的盲目、新奇已经变得十分习惯和淡然。可以说,这是对我的一次磨炼,是对自我意志力、自主性的考验。同时,也安抚了我四处乱窜、躁动不安的心,管住了我那想迈出大门的腿。

2月23日

疫情人数逐渐下降,这不仅仅归功于一线医生及科研人员,也得益于全国人民为疫情舍弃了与家人的团聚。开学已经两周,随着新知识学习的深入,学习压力陡然增大,学习对我来说又“黑云压城城欲摧”了,但我们既然能够抵挡得住来势汹汹的病毒,又何尝不能将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呢?再严重的疫情也压不垮中华儿女;再漫长的黑夜也代替不了黎明的曙光;再苦涩的知识也打击不了我们上进的心。

纵览时间长河,从伍连德战胜东北大瘟疫到小汤山非典医院七昼夜建成,再到如今“火神”“雷神”双管齐下,多难兴邦,见证的是中国的繁荣、中国的飞跃。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历史既然选择了武汉,那么武汉人也应担起这份重任,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战“疫”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凛冽的寒冬,一定会过去,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聚!

指导老师点评:一、形式独特。主体部分采用日记的形式,以点带面地表现了封城中身边人的抗疫生活。二、立意不凡,立足历史,开篇就提出“每一个危机中都孕育着一个新的希望”,从过去开始,以现实为据,使人警醒,给人力量。三、体会真实。文章真实记录了自己由不以为意到遗憾而已,到心弦紧绷,到积极关注,到主动献策,表现了新一代青少年在特殊时期中的成長,令人宽慰。

猜你喜欢
武汉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疫情中的我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驰援武汉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武汉加油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