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组织中VEGF、IL-17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2020-05-12 09:28刘俊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9期
关键词:乳腺乳腺癌血清

刘俊骥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 422000

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黏液腺癌等。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案,并辅以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1]。因此,如何早期对乳腺癌作出诊断是提升患者生存率的关键。白介素-17(IL-17)是由Th17细胞分泌,其即可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又可在多种肿瘤发病中发挥作用[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细胞的表达及促血管细胞活性中发挥重要作用[3]。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组织中VEGF、IL-17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6.94±5.12)岁;选取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乳腺良性肿瘤组,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7.39±5.26)岁;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2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7.62±5.47)岁。三组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乳腺癌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②就诊前均未行放疗、化疗等治疗;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②合并哮喘、肺炎及其他心肺疾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④无法接受长期随访者。

1.3 方法 乳腺癌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或化疗,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根据不同临床分期选取适宜的术式,无手术指征患者行化疗。

1.3.1 血清检测:乳腺癌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7d抽取患者3ml静脉血测定VEGF、IL-17,乳腺良性肿瘤组患者与对照组均抽取3ml静脉血,测定VEGF、IL-17水平,所有样本均不抗凝,于室温下静置2h,以3 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离上清,置于-70℃下保存待测,均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1.3.2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采用Envision二步法,IL-17兔抗人多克隆抗体、兔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由北京中杉金桥公司提供;CD34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及二抗均由丹麦Dako公司提供;阴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标本于乳腺癌术后取材,利用10%的甲醛固定,利用石蜡包埋,切片厚度5μm,保存于-80℃下。病理切片由2名病理医师观察、判定,选择10个高倍镜(×400)视野,每个视野计数20个细胞,根据细胞染色情况判定。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三组VEGF、IL-17水平;(2)对比乳腺癌组手术前后VEGF、IL-17水平;(3)对比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VEGF、IL-17水平;(4)随访3年,统计乳腺癌复发与未复发患者VEGF、IL-17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VEGF、IL-17水平对比 乳腺癌组VEGF、IL-17水平>乳腺良性肿瘤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VEGF、IL-17水平对比

2.2 乳腺癌组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VEGF、IL-17水平对比 肿瘤组织VEGF、IL-17水平较癌旁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乳腺癌组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VEGF、IL-17水平对比

2.3 乳腺癌组手术前后血清VEGF、IL-17水平对比 术后,乳腺癌组血清VEGF、IL-17水平均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乳腺癌组治疗前后VEGF、IL-17水平对比

2.4 复发与未复发患者血清VEGF、IL-17表达水平对比 随访3年,乳腺癌患者复发34例,未复发26例;复发患者血清VEGF、IL-17表达水平较未复发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复发与未复发患者血清VEGF、IL-17表达水平对比

2.5 相关性分析 血清VEGF、IL-17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术后预后均呈负相关(r=-0.412、-0.787,P=0.000、0.000),即随着VEGF、IL-17表达水平的升高,患者预后越差,复发率越高。

3 讨论

乳腺癌多发于女性,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与遗传、雌激素分泌等因素相关,若不及时做好早期筛查,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癌细胞将发生转移,并侵入多个器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4]。因此,早期对乳腺癌作出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其中VEGF是内皮细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其属于促脉管形成调节细胞,参与多种肿瘤的恶变过程[5]。刘志春等[6]研究指出,VEGF过度表达可能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恶变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法与三阴性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侵袭性强等密切相关。Gao S[7]等研究指出,VEGF被认为是淋巴管生成的主要介质,与肿瘤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IL-17是由T辅助细胞亚群Th17细胞分泌,其促炎作用较强,在多种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8]。赵严冬等[9]研究指出,IL-17可促进人乳腺癌细胞的侵袭;Alinejad V等[10]研究也指出,炎症是引发乳腺癌的重要因素,Th17细胞通过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IL-17)在乳腺癌等多种疾病中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组VEGF、IL-17水平>乳腺良性肿瘤组>对照组,肿瘤组织VEGF、IL-17水平较癌旁组织高,乳腺癌组术后血清VEGF、IL-17水平均较术前低,充分证明VEGF、IL-17的促瘤作用,其可有效促进乳腺癌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成,使血管通透性不断增加,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为乳腺癌细胞生长提供良好环境,进而促进肿瘤发生及发展;而肿瘤切除后,VEGF、IL-17来源消失,使其表达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发患者血清VEGF、IL-17表达水平较未复发患者高,血清VEGF、IL-17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术后预后均呈负相关,表明乳腺癌患者VEGF、IL-17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VEGF、IL-17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且其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相关性较高,可将VEGF、IL-17作为乳腺癌治疗的实验及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乳腺乳腺癌血清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