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2020-05-12 09:28朱春鹰王宣娜徐敬霞肖雪青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9期
关键词:排尿功能前列腺癌根治术

朱春鹰 王宣娜 徐敬霞 肖雪青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院区)1 泌尿外科 2 护理部,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

前列腺癌临床较为常见,为常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日渐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针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目前首选治疗方案为腹腔镜微创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是手术依旧存在应激性刺激,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尿失禁较为常见,临床研究[1]指出其发生率高达30%~80%,如何有效预防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尿失禁发生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关注的重点。以往护理工作以常规护理干预为主,但护理内容未结合患者真实需求,效果不理想,而优质护理近年来应用广泛,可预防尿失禁发生,且针对尿失禁患者可缩短失禁时间,调节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接受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64例进行观察,旨在为患者提供一种优质、有效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2016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64例,对上述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试验组(n=32)。对照组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61.23±4.72)岁,Gleason评分4~8分,平均Gleason评分(6.05±1.21)分,TNM分期:T1a 10例,T2a 8例,T2b 7例,T2c 7例;试验组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60.87±4.64)岁,Gleason评分3~8分,平均Gleason评分(5.92±1.32)分,TNM分期:T1a 9例,T2a 8例,T2b 8例,T2c 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纳入标准:无药物过敏史患者;神志清楚且无语言障碍患者;资料完整患者[3-4]。排除标准:病灶远端转移或骨转移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5-6]。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术前做好准备工作,记录患者情况,做好术前准备,调节患者电解质平衡状态,术前不进行肛提肌训练,术后观察导管情况,按时拔除导管,并指导患者进行肛提肌训练,强度以患者能承受情况为宜。试验组在上述护理工作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完善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与其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根据患者接受和理解能力介绍疾病机制和尿失禁危害,说明尿失禁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帮助患者初步了解尿失禁情况;开展心理疏导,尿失禁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尤其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患者对病情具有恐惧情绪,而且尿失禁患者多伴有羞愧心理,为了避免尿失禁发生,患者会自行减少饮水量,从而诱发尿路感染等问题,护理人员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成功预防案例,并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分享生活中愉快事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强化术后肛提肌训练,医护人员戴一次性手套,在食指处涂抹液体石蜡,插入患者肝门,指导患者收缩肛门,待感到收缩较为强劲时计时,引导患者维持30s左右,100次/组,训练3组/d[7-8];膀胱排尿训练,拔除尿管后,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在如厕紧迫感出现后,站立收缩盆底肌,待紧迫感消失后逐渐放松,再次出现时重复上述动作,到无法忍受时再排尿,通常每隔3h排尿1次[9]。

1.3 观察指标 术后排尿功能比较,具体指标:膀胱顺应性(BC)、初次排尿时膀胱容量(FD)、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波个数、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于护理后2周进行检测,使用我院尿动力仪;尿失禁发生率比较,于护理后2周检测比较;记录比较两组发生尿失禁患者持续时间。

2 结果

2.1 排尿功能 试验组患者术后BC显著低于对照组,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波个数显著少于对照组,FD显著大于对照组,MCC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排尿功能比较

2.2 尿失禁 试验组拔管后尿失禁发生率(31.25%)显著较对照组(56.25%)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4,P=0.044<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尿失禁发生率比较[n(%)]

2.3 尿失禁持续时间 试验组尿失禁发生10例,平均持续时间为(5.22±1.35)d;对照组尿失禁发生18例,平均持续时间(9.76±1.42)d;试验组尿失禁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8.245,P=0.000)。

3 讨论

目前我国前列腺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男性居民健康,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临床日渐提倡开展腹腔镜微创治疗,大部分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精神层面需求得到更多关注,已不再满足生存周期的延长,而是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对疾病康复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对于接受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多出现尿失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很多患者甚至出现羞耻感,为了缓解上述问题,临床日渐重视完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其中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10-11]。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BC显著低于对照组,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波个数显著少于对照组,FD显著大于对照组,MCC显著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拔管后尿失禁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试验组尿失禁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优质护理是一种高效护理模式,旨在通过使用临床实践证实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或缓解并发症程度、缩短持续时间[12]。针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优质护理从心理护理着手,护理人员表达对患者的同理心,消除患者羞耻感,并提高其自信心,随后指导进行提肛训练和膀胱排尿训练,其中提肛训练可提升盆底肌自主收缩能力,提高尿道括约肌张力,并稳定逼尿肌,进而预防尿失禁发生,而排尿训练则可延长患者排尿间隔,通过反复憋尿训练提高膀胱容量,进而恢复正常排尿频率,促使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正常水平,较常规护理干预更为专业且针对性更强,可为患者提供专业指导,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利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抑制尿失禁发生,且针对尿失禁患者可缩短失禁时间,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排尿功能前列腺癌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广泛子宫切除对排尿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35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治排尿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