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2020-05-13 02:40毛伟良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积液胰腺胰腺炎

毛伟良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300)

急性胰腺炎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是由于胰腺内的胰酶被活化之后酶解自身组织,从而导致胰腺自身出现消化、水肿、出血及坏死等,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均为该症典型的临床表现,重则发生肠麻痹与休克,据疾病严重度,可将其划分水肿、出血坏死两型,后者病情严重,易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意义重大[1]。那么,前提是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我院近年一直采用CT影像诊断急性胰腺炎,发现诊断准确性比较高,总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我院接收的5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所有患者来院时均伴随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就诊原因为突发性腹痛,纳入病例排除:(1)患有其他身体系统严重疾病;(2)心理障碍患者;(3)严重心律失常病人。50例胰腺炎病例中,年龄9~79岁,平均43.5±3.2岁;其中男30例、女20例。

1.2 诊断方法

使用多层螺旋CT影像机做患者的检查,额定电压、电流分别是140 KV、300 MA,检查周期设定在0.5 s/周,额定直径是2.5 mm,检查的厚度与螺距分别设定值为5.0 mm、2.4 mm,检查间隔3 mm。

具体操作流程:自患者膈顶部位开始,向下做平扫检查,直到患者胰腺被清楚、明晰的显示在成像仪上,就此图像展开认真、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包括胰腺形态、回声情况、腹腔积液情况等。另进一步行增强扫描,于胰腺扫描结束之后行门脉期扫描,扫描频率控制在2.5~3.0 ml/S,从膈顶开始,显示患者胰腺特征;扫描全程,对患者炎症变化的范围、胰腺四周组织结构、病理的变化做详细观察与记录。

1.3 诊断指标

1.3.1 诊断分级

参照Balthager CT分级标准,对CT影像诊断急性胰腺炎结果进行分级[2]:(1)A级:患者胰腺状态正常、四周组织形态正常;(2)B级:患者胰腺发生肿大,可见胰腺本身密度不均,胰管伴有程度各不相同的扩张,胰腺外部形态有不规则的表现;(3)C级:患者胰腺除了有B级的表现之外,还发现在胰腺四周组织中有炎症存在;(4)D级:除了有B级的表现,胰腺四周组织有单个积液区;(5)E级:除了有B级的表现,胰腺四周组织有超过2个(包括2个)积液区。

1.3.2 病理结果

根据手术患者的病理分析结果及保守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病理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关于本组试验数据,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和处理,将表达为例数、百分比的计数值资料使用卡方方法检验,检验结果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CT影像诊断结果

本次实验试验的50例患者,37(74.0%)例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13(26.0%)例为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两种类型疾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40,P<0.05);疾病具体分级见下表1数据。

2.2 CT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分析CT影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包括手术病理与实验室检查)差异,发现CT影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0%。见表2。

表1 分析CT影像诊断结果[n(%)]

表2 CT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n(%)]

3 讨 论

在临床各种常见急腹症中,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30%[3]。而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可能会在病情的进展之下,发展成为重症胰腺炎。就此来看,早期、准确的诊断急性胰腺炎,是阻止疾病发展、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CT影像诊断用于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有着良好效果,能清楚的探查到患者胰腺大小、形态、回声、四周组织情况以及腹腔积液的情况,多层螺旋CT检查分辨率高,影像的图像反应数据信息更为准确,从而能够为医生了解患者具体病变情况、下一步诊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使用CT影像诊断能够实现对胰腺肿大情况、胰腺轮廓、胰管状态与四周有无炎性组织的分析,综合患者的病情表现,辅助做出对患者疾病进展情况的确切判断,并进一步实现对患者疾病类型的诊断。

本次研究报道当中,对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影像诊断数据做出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患者37(74.0%)例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13(26.0%)例为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而且通过和最终病理诊断的比较,发现CT影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0%,就此来看,多层螺旋CT影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具有方法简单、操作快捷方便的优势,不仅能够明确的诊断出是否为急性胰腺炎,而且还能依据其影像资料表现,准确判断病变程度、扩散范围。

分析CT影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特点:轻度急性胰腺炎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主要是:胰腺自身体积变大,但是并没有显著的坏死区,密度比较均匀,但是和正常状态相比,轻度仍然降低,胰腺边缘比较毛糙,而且伴有少量的积液;重度急性胰腺炎在影像学上的表现主要是:胰腺本身的体积会有显著性增大,同时可以观察到有片状的出血灶与坏死区,和正常状态下的胰腺进行比较,明显在密度上是不均匀的,出血灶表现为高密度、坏死区多为低密度液化状,胰腺边缘并不规则,可以观察到四周聚集着渗出物;不仅如此,重度急性胰腺炎还会造成对胰腺四周器官、组织的侵及,可以观察到小网膜内积液变多[4]。

通过以上,我们认识到CT检查有以下应用优点:(1)扫描的速度快,主要是做容积扫描;(2)抗干扰的能力强,对于肥胖、气腹或者是呼吸不均匀者也都可以进行检查,不受干扰;(3)敏感度强:能清晰显示出病变胰腺的坏死区域、范围、程度,并显示是否伴出血等现象;(4)有一定的预测性:可以对胰腺四周器官以及组织的侵犯范围、扩展程度进行明晰,有利于预测并发症及预后,并为临床是采取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总而言之,我们通过此次回顾性报道分析,认为:CT影像检查能够对多种类型的急性胰腺炎进行准确诊断,从而为临床早期、准确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为临床医师决策提供指导和借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积液胰腺胰腺炎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胰蛋白酶抑制剂ZCL-8对大鼠胰腺创伤的治疗作用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